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耳鼻喉颌面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群体的性别差异、年龄分布、主要致伤原因,探讨二者伤情之间的关系,统计颅脑损伤情况与伤情判断、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总结 30例喉颌面损伤合并有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加以统计学研究。结果: 30耳鼻喉颌面损伤部位在鼻听线平面及以上者 12例( 40%),损伤部位在鼻听线平面以下者 18例( 60%),并颅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耳鼻喉颌面伤合并颅脑损伤 30中,男女比例 4:1,高峰年龄为 20 ~ 49 岁间计 22例( 73.33%) ; 交通事故居致伤原因首位 14例( 46.67%) ; 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分别占 59. 40% 、 11. 80% 、 6. 20% ; 按 GCS 伤情评分,轻型 88. 40% ; 按 GOS预后评分,良好 95.4% 。结论:耳鼻喉颌面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是现代创伤中常见复合伤,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患者群以青壮年为主,交通事故为致病主要原因,鼻听线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患者损伤程度比较轻,只要及时诊断,正确救治,治疗效果好,致残率、死亡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每组34例,采用ISS评分方法对患者损伤程度进行评定,并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分别采用一期肢体手术、四肢手术内固定;一期肢体手术,二期脊柱手术;先脊柱手术,二期肢体手术等;术后随访,采用ASIA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术前、术后评定。结果术后6周前路手术患者的伤锥高度、运动评分、Cobb角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46周,平均(18.22±2.30)周。结论对于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治疗方案的确定,应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一味界定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简介:当听说贺俊民要来看我时,我心中升起的是一种欢快的感情。一九四六年第一次见他。是在孙逸仙大学好吃街的一家小店里。那晚上进步同学要开一个有关选举学生自治会的座谈会。我拉着室友小胖陪我去参加。去得早了点儿,店里人很少,一张方桌摆了茶壶和茶杯。我正考虑是落座呢还是先去转转,只见靠墙的凳子上一个半躺着的人欠起身来。风雨摇晃着顶棚上裸露的灯泡,使他半埋着的脸光影斑驳,像一张没完成的素描肖像。从年龄看,他是同学;但从穿着看,他上身却是一件唐装对襟衫子,敞开着好几粒扣子,和当时男同学的普遍穿着——衬衫长裤或者是中山装完全不一样。他似乎和我们打了一个招呼,我们也略略颔首致意。正在这时,有熟悉的同学过来了,给我们介绍了一下,知道他是法学院社会系的贺俊民,刚回校复学。他坐端正以后,才看清他五官凹凸分明,是典型的广东客家人的面貌。浓眉下一双大眼又黑又亮,使得他即使罕言寡语,也觉气韵生动。整个座谈会下来。他几乎没有发言,给人几分神秘的感觉。
简介:1例54岁女性患者,因发现血小板增多症使用干扰素近40d。约1个月后患者出现高热,体温最高40℃,咳嗽剧烈,伴咯粉红色黏痰,上午较重,伴前臂疼痛,周身不适,肢体感觉异常,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稍有改善,但出院后仍有低热、咳嗽。之后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肺部CT提示:双肺散在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给予抗炎、祛痰及对症治疗,住院期间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患者自觉乏力,体质量下降10kg,后就诊于我院呼吸科门诊,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0d,患者咳嗽减轻,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入院后考虑为干扰素导致的药源性肺损伤及神经损伤,给予泼尼松治疗3d后,患者乏力、指端麻木感减轻;8d后患者无乏力,指端麻木感明显减轻,复查胸部影像较之前吸收明显,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