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后出现回退的原因,并使用ICL植入术矫正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抽取方式获取样本资料,数据自2018年1月-12月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回退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盲选法下对样本数据中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实验组/n=45,给予参照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给予实验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治疗,指标对比选择视力、屈光度、疗效。结果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指标比较,在治疗前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改善效果更加理想,P<0.05;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之后出现回退的问题,采用ICL植入术进行矫正,对于视力和屈光度进行治疗,整体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ICL植入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屈光回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L植入术在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回退患者矫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治疗后出现回退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屈光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度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屈光度明显更低(P<0.05);结论:ICL植入术能有效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回退,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屈光度明显降低,具有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ICL手术 屈光回退 屈光度 临床疗效
  • 作者: 何明光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战略事项。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全球范围内眼健康服务的使用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全民健康覆盖总体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建议将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eCSC)和有效不正矫正覆盖率(eREC)作为新的眼健康指标,并通过决议将指标的目标设定为2030年各国的eCSC增加30%,eREC增加40%。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将这2个指标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中。本文将解读这2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考量因素以及实际收集和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助力眼健康服务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散光性不正与注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非老视患者近距离矫正的必要性,并寻求可行的矫正方法。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序贯选取近视性散光受试者166例(右眼),检查各受试者注视不同距离(视远眼前5m、眼前40cm、眼前20cm)的散光性不正度、配戴静态矫正眼镜时的近视力(distance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DCNVA)及散光修正后的近视力(accommodativeastigmatism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ACNVA)。视近状态下的散光在视远单眼全矫基础上采用交叉柱镜进行修正,受检眼水平向前注视近视力表中其最佳视力的视标。对三个注视距离下(视远5m、视近40cm、视近20cm)两两之间的散光度及轴位的差异、DCNVA与ACNVA的差异分别采用两两配对检验,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否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视近40cm与视远5m:Z=-5.316,P<0.0167;视近20cm与视远5m:Z=-5.672,P<0.0167;视近20cm与视近40cm:Z=-2.463,P<0.0167),且视近20cm散光度(0.83DC±0.52D)>视近40cm散光度(0.78DC±0.43D)>视远5m散光度(0.63DC±0.47D);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轴位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CNVA与ACNV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散光修正后视力呈提高的趋势(Z=-5.741,P<0.01;Z=-6.848,P<0.01)。结论:随注视距离移近,散光度呈增大的趋势且散光轴位朝着顺规散光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改变对于个体来讲是随机的、个性化的,在散光改变量最大的距离处发生视疲劳的可能性较大,在该距离下进行矫正可能是治疗该类视疲劳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调节 近视性散光 近距离工作 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斜视儿童开展矫正的过程中,采取整体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斜视儿童共10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n=54)和常规组(n=54),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整体优质护理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三方面进行评价。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斜视 矫正手术 整体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拇外翻角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拇趾-跖趾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本研究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提高关节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切口 拇外翻 综合护理 负性情绪评分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质量护理对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集96名在我医院做过选择性斜视矫正的儿童。对照组的患者按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对照组的患者按全质量护理实施。比较两组儿童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均无复视症状,轻度复视,中度复视;与普通组比较,两组中重度复视较差(P

  • 标签: 整体优质护理 儿童斜视 矫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行Smart全激光手术矫正不正患者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筛选我院在2019.2-2021.2期间收治的前往我院接受Smart全激光手术矫正不正的患者共计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筛选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在普通组患者护理上,采取的是一般常规临床护理方案,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上,采取的是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就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案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在进行具体评价的过程中,对患者经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后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患者的视觉质量以及夜视力满意度等指标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结果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不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相应的评价指标比对上,存在P>0.05。通过为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观察组相较于普通组患者而言,在心理状况的改善、视觉质量评分以及夜视力满意度表现等方面均有较为出色的结果,两组患者比对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Smart全激光手术 屈光不正 矫正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角膜正手患者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影响护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76例行角膜正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在正确用药、护眼意识、定期复查等方面,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3.1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角膜正手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作为主要的护理模式推广。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 角膜屈光不正手术 遵医行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总结了30例鼻内镜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认为鼻内镜鼻中隔手术治疗创伤小,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术后合理护理对患者恢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矫正术 鼻内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的术期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28例男56例、女72例,年龄1~8.5岁,平均(5.50.72)岁。单眼38例,双眼90例,手术历时6~30分钟。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的术期,进行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的护理配合、眼心反射的观察与处理、静脉补液。结论良好的护理保障了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的顺利完成及患儿的术期安全。

  • 标签: 儿童 全身麻醉 斜视矫正术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反向法”在上睑下垂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共 43例 67眼,其中男 17例 ,女 26例,为研究对象,不论双侧是否存在上睑下垂,为保持术后重睑形态的对称性,双侧均进行手术。。结果 本次 43例 67眼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矫正良好的 39眼,中等的 26眼,不佳的 2眼。术后跟踪 6-12个月, 1例复发,不佳和术后复发 1例经修复后双眼下垂矫治良好。结论 “反向法”矫正上睑下垂,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便于术中调整,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易于把握。

  • 标签: 反向法 上睑下垂 矫正手术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反向法”在上睑下垂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共43例67眼,其中男17例,女26例,为研究对象,不论双侧是否存在上睑下垂,为保持术后重睑形态的对称性,双侧均进行手术。。结果本次43例67眼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矫正良好的39眼,中等的26眼,不佳的2眼。术后跟踪6-12个月,1例复发,不佳和术后复发1例经修复后双眼下垂矫治良好。结论“反向法”矫正上睑下垂,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便于术中调整,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易于把握。

  • 标签: 反向法 上睑下垂 矫正手术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本文全面科普不正相关知识,涵盖定义、类型、成因、症状,详细阐述常见矫正方法如眼镜、隐形眼镜、手术等,并深入剖析白内障对不正矫正的影响。通过系统介绍,助力读者深入理解并有效应对不正问题,做出适宜的矫正选择,同时强调眼部健康维护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儿童青少年不正性弱视采用单纯矫正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8-2019.12内82例儿童青少年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训练)和观察组(42例,单纯矫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7.6%,明显比80.0%的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用时较短,P<0.05。结论:单纯矫正治疗儿童青少年不正性弱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 儿童 青少年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改善拇外翻矫正患者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2.12区间本院收治30例拇外翻矫正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15例患者)、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的15例患者),以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作为本次研究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并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项目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拇外翻矫正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其护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拇外翻 矫正手术 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优质护理在儿童斜视矫正护理中的作用与实施对策。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0例斜视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共25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优质护理,共250例。对比两组患儿术后VAS疼痛程度、复视程度、迷走神经反射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①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2±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0.2±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复视程度评价:观察组无症状比例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迷走神经反射程度评价:观察组迷走神经反射轻度比例72.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优质护理在儿童斜视矫正护理中的作用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优质护理 斜视矫正手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脊柱侧弯矫正的长期疗效及其伴随的并发症。通过回顾性分析一定时期内接受脊柱侧弯矫正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数据,详细探讨了手术对患者脊柱形态、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并系统分析了手术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脊柱侧弯矫正在改善脊柱形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长期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针对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管理策略,以期为未来脊柱侧弯矫正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脊柱侧弯 矫正手术 长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近穹窿部结膜(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斜视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改良Parks组30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改良Parks组采用改良Parks切口。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斜视角度,并进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16±1.74)s、(7.51±1.36)mm/5 min,对照组分别为(7.57±1.45)s、(6.05±1.14)mm/5 min,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缩短,泪液分泌量均减少,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5、4.506,均P<0.05)。术前,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分别为(5.14±1.51)分、(10.68±1.75)PD,对照组分别为(6.25±1.73)分、(15.95±2.14)PD,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上升,斜视角度均下降,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及斜视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8、10442,均P<0.05)。改良Parks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80.0%(24/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30)]、不适率[53.3%(16/30)]均低于对照组[13.3%(4/30)、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286、4.800,均P<0.05)。结论改良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具有更好的斜视角度改善效果,同时有利于保护泪膜功能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不适率。

  • 标签: 斜视 眼外科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形成结构 泪器 眼泪 显微镜检查,荧光 随机对照试验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