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GPS无线电掩星技术能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电离层和中性层大气剖面。它具有全天候、低费用、无系统长期漂移等优点。从1995年4月至1997年3月,首次GPS/MET试验的成功显示了GPS掩星技术对监测全球大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当前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叙述了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了美国UCAR的掩星数据处理系统CDAAC的概况,可作为我国开展无线电掩星计划有关工作的借鉴。
简介: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作为MKⅢ终端的部件与HP1000F计算机连接。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在VLBI观测时可自动采集有关气象数据。该系统也可脱机运行。气压测量范围82000pa-105000pa,分辨率10pa,精度40pa。温度测量范围-40℃-+40℃,分辨率0.1℃,精度0.3℃。湿度测量范围20%RH-99%RH,分辨率0.1%RH,精度3%RH。工作环境-40℃-+40℃。
简介:本文简单回顾了上海天文台VLBI数据采集(简称终端)系统建立的过程。着重叙述了佘山25米站VLBI终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性能,以及自1987年以来运动情况和对该系统改进与完善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
简介: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急剧增加,同步轨道资源已变得十分稀缺。为此人们采用了多星共位技术,来充分挖掘同步轨道资源。多星共位中,由于卫星存在位置漂移的情况,安全问题成为维护卫星正常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同步卫星的轨道特性,常采用三程测距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测轨,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轨弧段。连线干涉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差分相位时延,这对卫星在垂直视线方向上构成了很强的约束。给出了连线干涉测量系统设计及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特性、测量数据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R-C系统(Rithey-Chrétien)望远镜的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的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在圆项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望远镜R-C系统的主光路装校。
简介:精密测距测速系统可以精确测量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在介绍该测距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报道了该系统地面跟踪站在上海天文台的安装、建立和运行情况。本站在第20周共获得31圈卫星通过资料,16523个观测点,测距精度为263cm,列全球所有地面跟踪站第四名。
简介:介绍了TMS320VC5402外挂程序存储器的在线编程技术,给出创建系统引导表的具体步骤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16位并行引导装载方法,并在以DSP为核心的氢钟自动调谐系统中得以仿真实现。
简介:本文介绍了上海VLBI站自行研制的实验环境监控系统。同时指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电网电压等参是影响实验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简介:本文叙述了40cm望远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简介:介绍了安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上的新CCD照相机系统,内容涉及CCD的量子效率、增益、控制器、观测程序以及滤光片等情况,为使用该1.56m望远镜的天文学家提供了所需的参数。
简介:望远镜监控系统可以用来监控诸如机场上空的鸟群、低空云层以及跑道和停机坪上的异常物体等机场远距离目标。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为光学与机械、望远镜控制、以及监控成像与图像处理三个子系统。在光学与机械部分,着重论述望远镜的光学特性和电机驱动方式下的机械结构改进;在望远镜控制部分,分析了控制电机的选择、单片机的控制方式、以及计算机控制软件的功能设计;最后概述了监控成像与图像处理部分的初步实现方式。
简介: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第三代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的PC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实际使用效果。
简介:磁屏蔽系统是被动型氢原子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理系统输出信号的具体数值,表现为氢钟抵御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通过仿真较为直观地展示并分析了特定磁屏蔽系统在特定外界磁场环境中的工作情况,并且通过原理分析,仿真了在使用特定退磁工艺时磁场在磁屏蔽上的分布情况。根据仿真结果建立了模型,探索了适应于被动型氢原子钟的退磁方法,及相应的结构设计。该方法贴合被动型氢钟磁屏蔽材料的特性,使得退磁工艺的设计有针对性。
简介: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统内OH源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简介: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长铯束管束光学系统改进后,扫描得到7条拉比台曲线和7条莱姆赛曲线。
简介:本文用两种方法:Hermite多项式、Legendre多项式和Fourier级数表示的地和无限圆法推导了FK4相对于FK5的系统差,并指出由两种方法推算的这种系统差的差值在30年内明显地随时间而变化。最后,讨论了这种星表系统差对我国综合时间系统内世界时和极点坐标的影响。
简介:本文介绍了我国运行在IBMPC386的PCFS软件,该软件用于控制MK-3VLBI数据采集系统。
简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重要的射电天文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深空探测器高精度测量手段。硬件相关处理机则是VLBI数据预处理的核心设备。随着以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为实现平台的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用FPGA和嵌入式系统作为实现方式成为硬件相关处理机研究的一个方向。研究了如何利用嵌入式千兆以太网传输系统对硬件相关处理机的长期累加子系统(LTA)进行改进。
简介:1984年开始,天文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文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文论述基本星表和天文常数变动后,对1953-1961年期间中国地极坐标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表系统差对地极坐标最大影响约0.″02,章动系列变动的最大影响约为0.″02,光行差常数变动的最大影响为0.″1。
简介: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φ1.56米望远镜观测室圆项风帘随动系统的计算机控制过程,包括软件设计思想和硬件接口,并着重介绍了A、Z指令位置求解的捷经判别、tg^-10/0型的处理及软件自恢复功能等。
GPS无线电掩星数据处理系统
上海天文台MKⅢ终端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
上海天文台VLBI数据采集系统的运行和改进
连线干涉系统测量共位双星宽带信号处理与分析
R—C系统望远镜的一种装校方法
精密测距测速系统地面跟踪站在上海天文台建立
DSP并行引导方法在氢钟自动调谐系统中的应用
上海天文台VLBI站主测观室实验环境监控系统
40cm望远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上海台1.56m望远镜新CCD照相机系统
机场远距离目标望远镜监控系统的初步设计
上海天文台人卫激光测距的PC机控制系统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被动型氢钟磁屏蔽系统磁场分析
哈雷彗星和晚型星系统内羟基源观测特性的探讨
上海天文台铯钟改进束光学系统后的微波谱
用两种方法推算星表系统差及其对地球自转参数的影响
用IBM PC386控制上海天文台MK—3 VLBI数据采集系统
嵌入式千兆以太网传输系统在VLBI硬件相关处理机中的应用
1953—1961年期间以FK5为参考的中国地极坐标系统
φ1.56米望远镜观测室圆顶风帘随动系统的计算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