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高时空密度自动气象站地面观测网等实况资料,对2017年8月7日呼和浩特地区一次飑线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常规观测站资料时空分辨率低,数值预报难以准确描述中小尺度系统,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很难在短时预报中给出飑线的发生发展预报;(2)常规探空资料计算的CAPE值对于飑线发生潜势的指示性是非常有限的;(3)目前业务中,对飑线的预报只能通过大尺度环流背景结合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短时临近雷达监测来实现;(4)高空槽前和东北冷涡后部的西北和偏北气流汇合南下,以及低空切变线带来的偏南气流北送,是这次飑线形成的环流背景。

  • 标签: 飑线 东北冷涡 切变线 基本反射率
  • 简介:大多数气象台站都配备了自动站备份计算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自动站数据也进行了必要的备份。但是,由于备份计算机管理不到位,一旦遇自动站值班机故障,备份往往无法短时恢复替换值班计算机。利用两次同步备份,实现自动气象站备份业务系统和资料与值班机同步。当自动站值班机故障时,可快速启用备份进行自动站测报业务应急工作。

  • 标签: 自动站 业务系统 同步备份 应急替换
  • 简介:接收是雷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其任务是通过滤波将天线上所接收到的微弱的高频回波信号从伴随的干扰电波中选择出来,并经过放大和解调之后,送给显示器或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而中放则是接收中的关键设备.它的功用是将混频器送来的微弱的中频信号进行充分放大后,再经检波变成视频信号送至视频放大器.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对回波的探测质量.由于中放的精确性要求极高,因此,在雷达出厂时,工厂曾明确要求台站:中放在一般情况下,应送工厂检修.事实上,一般台站也确实没有检修中放所必需的设备.本站这次中放自激,发生在台风警报发出以后,修复后,雷达在这次测台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本文对这次修复过程作一技术上的小结.

  • 标签: 雷达接收机 自激 中频信号 视频信号 台风警报 调谐放大器
  • 简介:1[例1]故障现象示波管内无y轴扫描波形,且调节y轴幅度电位器无效,其它一切正常。1.1原理分析工作原理简图见下图。y轴扫描波形的产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1.1.1示波管⑥、⑦脚即垂直偏转板有正常的工作点;1.1.2前级送给该偏转板的信号必须正确。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示波管才

  • 标签: 示波管 原理分析 扫描波形 显示异常 传真机 故障现象
  • 简介:为了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可用性,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青岛站和济南站的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数据进行相关、误差及有效样本比率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站和青岛站绝大多数高度层00:00和12:00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的水平风速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及以上信度检验;(2)济南站00:00和12:00,晴天1.5km以上及雨天0.64km以上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约2m·s^-1,且当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基本在70%以上,资料质量很高;(3)青岛站00:00和12:00,6.48km以下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2-4m·s^-1,水平风速资料可用,但当2部雷达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仅为20%,海陆风及2种仪器的布设距离是水平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L波段探空雷达 误差分析 有效样本比率
  • 简介: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模式,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值,较好地模拟了1993年“5.5”.黑风暴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中尺度飑线的主要特征,即近地面风场切变线,与切变线相伴的风核、狭窄强对流带、强水平温度、气压梯度带以及上述特征带(线)的形成、迅速增强的时间和移动方向,并模拟出这是一条基本无降水的“干”飑线。飑线垂直结构的初步模拟揭示,飑线温度水平剧烈变化及垂直上升速度中心都在对流层低层的700hPa(地形高度在850hPa),垂直环流随高度向后倾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模拟与沙尘暴相联系的中尺度系统,大气湿过程也许不十分重要。

  • 标签: 黑风暴 中尺度飑线 模拟
  • 简介:利用40a(1961—2000年)的海温资料和同期NCEP资料以及高原5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平均海温增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这种相关影响下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暖(SSTA≥0.5℃)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相关关系,这种滞后性相关不但影响到高原高度场,还影响到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使高原500hPa气象场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与高原东部地区表征旱涝状况的Z指数的时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增大及气流动能减小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涝(多雨)的几率较大;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减小及气流动能增大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旱(少雨)的几率较大。

  • 标签: 赤道 东太平洋 海温增暖 降水资料 青藏高原 500hPa月平均高度
  • 简介:四通打字的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除李素玲(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掌握和了解四通打字的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的排除,对延长机器寿命,减少故障率、不影响正常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根据本人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四通打字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1环境要...

  • 标签: 常见故障 打字机 打印头 软质塑料 器件及其结构 故障的排除
  • 简介:大气加热率强度与结构是驱动全球大气环流的关键因素,实际加热率分布与云三维结构密切相关。作者使用三维蒙特卡洛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了云分辨模式所得3个典型三维云场的加热率廓线及通量;定义了两个参数来同时描述加热率廓线的垂直分布和强度,通过与独立像素近似算法对比,定量统计分析了高分辨率下云三维结构对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分辨率条件下云三维结构对加热率廓线和通量影响十分显著,且不同结构云场所体现的影响各具特点,提出需要考察现有大气模式中云三维结构对当前所用加热率计算方案的订正方向。

  • 标签: 云三维结构 加热率廓线 辐射传输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面对非常之灾,做非常之应,民航局紧急决定调用民航系统所属直升飞机,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机场为基地,从16日起加入救援活动。为此,民航局空管局气象处立即决定组成临时气象台,支持广汉机场气象台,保障民航直升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截止至6月22日,共保障各类直升飞行1千多架次。

  • 标签: 民航系统 气象保障 救援活动 直升机 四川省 抗震救灾
  • 简介:随着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气象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复杂系统,故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日益增多,这与发射机长期处于高功率、大电流的工作状态有关。为了更好地维护天气雷达,提高维修时效,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介绍常用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并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 标签: 新一代天气雷达 检测结果 发射机 维修 常见故障 机电一体化
  • 简介:目前我省有嘉兴、丽水、平阳等九个台站组成省级产量预报纵向信息网。要求各台站在发地面气象旬(月)报中增编地方补充段(即444××段)、并且规定前五组电码要由观测员编报。而现用的DMCX程序中无此编功能,观测员在每次编发旬(月)报时,只能将这五组用手工编报。这样做既不便又容易造成人为的电码错情,对于一些已用PC-T接口自动传报

  • 标签: 地面气象 DMCX 产量预报 观测组 员在 计算机才能
  • 简介:IBM—PC的BASICA语言功能较强,字符串语句、命令比较丰富,对于处理气象电报来说,较之汇编语言要方便得多。但是它也有一些弱点,如:IBM—PC系统允许同时可有两个异步通讯口工作,一般的通讯接口卡硬件也是双路的,而BASICA

  • 标签: 异步通讯 气象电报 接口卡 中断服务程序 BASICA IBM
  • 简介:本文在以滞后时间为权重的经典尺度化时间滞后法(SLAF)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将滞后预报与控制预报之间差值场的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尺度化因子,构成集合预报成员,对比分析经典SLAF和改进SLAF方法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地区一次飑线过程集合预报试验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改进SLAF方法预报的各变量RMSE值有所降低,成员间离散度普遍增加;改进SLAF方法对强降水中心位置及降水强度的预报均优于经典SLAF方法。另外,多组加扰变量试验结果表明,对位温进行扰动的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变量;不同的扰动变量对预报结果的影响不同,正确地选择扰动变量可明显提高预报效果。

  • 标签: 飑线 SLAF 中尺度系统 集合预报
  • 简介:以近期发表的《1962—2014年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积雪变化和成因分析》为例,结合已发表的其它科技论文,从论文选题、资料整理、分析方法、论文撰写、图表设计选择、期刊选择和申请科研项目几个方面,总结个人撰写科技论文的一点体会,供业务服务一线科技工作者参考。

  • 标签: 论文选题 论文写作 项目申请 太白山 积雪变化 成因分析
  • 简介:利用宜春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4年6月19-22日江西省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1-2.5km高度的西南急流增强或减弱与下游降水的增强或减弱有较好相关性,其中,较低层1-1.5km高度的西南急流增强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更为密切;-3.5km高度的西南急流增强且风速大于12m/s的较强急流向下层传递,与下游降水增强有较好对应关系,且对降水加强指示提前量约为2h.2)1km高度以下的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的风切变(AV)增大为8m/s以上有利于下游降水增强,当AV为12-20m/s时,降水明显增强,且△V增大较降水增强提前1-3h;1km或0.7km高度以下△V的增大与下游降水的增强关系较为密切,而1km或0.7km高度以上△V增大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并不明显.3)指数M、J的大小与下游区域降水量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当指数M、J增大至峰值,且急流指数脉动增强、频率增大时,下游区域降水也将出现峰值,且指数峰值出现较降水峰值提前1-3h.4)0.5-2.5km高度的暖平流增强,暖平流的厚度越大,且暖平流之上伴有冷平流加强,越有利于下游区域降水增强;km高度以下暖平流逐渐减弱,对应下游区域降水也逐渐减弱;km高度以下由冷平流控制,降水则减弱停止.

  • 标签: 暴雨 风廓线雷达资料 西南急流 风垂直切变 温度平流
  • 简介:l概况为了解和学习国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改装和设备集成等技术,促进国内相关工作的发展,中国气象局人T影响天气中心陈跃和卢广献等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团,于2013年3月3lFt至4月6日赴泰国执行增雨技术及人丁影响天气技术考察任务。

  • 标签: 技术考察报告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 泰国 中国气象局 设备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