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栓塞综合征(PES)是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PES的研究现状、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及处理PES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综述 肝肿瘤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栓塞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5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1例,女49例,年龄(59.38±5.95)岁,年龄范围为23~78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胆道支架组(n=60)与联合治疗组(n=90)。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支架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胆道支架组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99.12±20.05)μmol/L]、DBIL[(75.17±15.08)μmol/L]、ALT水平[(205.20±42.11)U/L]低于术前[(128.93±25.23)μmol/L、(105.24±21.47)μmol/L、(330.58±83.56)U/L],γ-GT水平[(33.83±3.03)U/L]高于术前[(30.54±2.0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80.11±15.06)μmol/L]、DBIL[(58.13±12.09)μmol/L]、ALT水平[(135.13±30.08)U/L]低于术前[(127.91±24.25)μmol/L、(104.93±20.27)μmol/L、(331.25±85.56)U/L],γ-GT水平[(37.26±3.09)U/L]高于术前[(30.85±2.1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DBIL、ALT水平低于胆道支架组,γ-GT水平高于胆道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支架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9个月时支架通畅率[92.2%(83/90)]高于胆道支架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胆道支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后期支架通畅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恶性胆道梗阻 射频消融 胆道支架 肝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脾切除术后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脾切除术后静脉曲张再出血而接受了TIPS治疗的患者33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33例患者TIPS手术成功31例(93.9%),失败2例。成功的患者其门体压力梯度(PPG)从分流前平均23.5±5.9 mmHg下降至分流后平均12.1±3.3 mmHg(P<0.05)。除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于围手术期死亡外,对手术成功的30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5个月)。10例发生分流道失功,其中4例再发消化道出血伴1例死亡、1例再发大量腹水、1例并发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肠梗阻。10例出现显性性脑病,其中4例轻度发作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反复发生3期性脑病行分流道限流术、5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随访期间除上述6例死亡以外,另有2例因肺部疾病及1例因肝细胞癌死亡。余患者随访期间分流道通畅且未再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术后第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0例患者的平均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TIPS是治疗脾切除术后静脉曲张再出血安全且有效的方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门体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期胆道造瘘(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one-step biliary fistulation,PTOBF)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PTOBF取石术+ LC手术,24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手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一期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TOBF取石术+LC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LCBDE+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OBF取石术+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2/20),观察期复发率10.0%(2/20),LCBDE+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2/24),观察期复发率12.5%(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TOBF取石联合LC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入路行椎体强化术的适应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影像科数据库2019年1—12月100例患者的胸椎CT影像资料,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0~70岁。利用CT影像模拟肋骨入路沿通道中心轴插入直径4 mm穿刺针,观察穿刺针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可到达椎体内的位置。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和武威市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应用肋骨入路椎体强化术治疗的胸椎疾病患者26例共35个胸椎节段,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41~88岁,包括胸椎压缩骨折18例、血管瘤5例、转移性肿瘤3例。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影像解剖学观察:横断面上仅T5~10节段模拟穿刺针100%能够到达椎体中矢线中央,但矢状面上模拟穿刺针均不能到达椎体下部。(2)临床应用:26例患者单侧穿刺9个节段、双侧穿刺26个节段,骨水泥注射剂量3.0~8.0 mL,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8.0 ± 1.6)、(2.4 ± 0.8)和(1.2 ± 0.7)分,ODI分别为85.1%±10.2%、13.4%±5.9%和12.4%±5.8%,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52.4%±12.4%、82.2%±13.7%和80.7% ± 12.0%,椎体后缘相对高度分别为58.8% ± 15.5%、86.3% ± 13.2%和84.6% ± 10.7%;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ODI均下降,椎体前、后缘相对高度增加,且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较术后1周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椎旁静脉、邻近软组织内或椎间隙内骨水泥渗漏共5例7个节段,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和神经损伤。结论肋骨入路椎体强化术适用于T5~10椎体中、上部压缩骨折或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患者,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尤其适合局部麻醉手术的特点。

  • 标签: 胸椎 椎体强化术 骨折,压缩性 经肋骨入路 适应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Sa)对门静脉高压(PHT)患者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1例接受TIPS治疗的PHT患者,并分为Sa组[腰大肌最大横径/身高(TPMT/H)≤16.8 mm/m,n=60]和对照组(TPMT/H>16.8 mm/m,n=71)。对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PHT患者TIPS术后性脑发生率、PHT相关并发症复发率及生存率,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Sa组TIPS术后6个月内性脑病发生率[36.7%(95%CI 24.5%~48.8%)]和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性脑病发生率[15.0%(95%CI 6.0%~24.0%)]均高于对照组[15.7%(95%CI 7.3%~24.1%)和2.8%(95%CI 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43、16.442,P=0.005、0.001)。Sa组分流道修复治疗后PHT相关并发症5年总体复发率[15.8%(95%CI 6.4%~25.2%)]高于对照组[5.7%(95%CI 0.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431,P=0.035)。Sa组1、3及5年生存率[88.3%(95%CI 80.3%~96.3%)、86.7%(95%CI 78.1%~95.3%)和77.8%(95%CI 65.1%~90.5%)]均低于对照组[97.2%(95%CI 93.3%~100%)、95.8%(95%CI 91.1%~100.0%)和93.7%(95%CI 87.6%~9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055,P=0.025)。结论Sa在PHT的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Sa可增加PHT患者TIPS术后性脑病发生率和PHT相关并发症复发率,降低患者术后生存率,是PHT患者TIPS预后不良的指标。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肌肉减少症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预后
  • 简介:摘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失代偿时常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将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尤其是TIPS 专用可扩展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Viatorr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得其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门静脉通畅率显著升高。尽管如此,性脑病、衰竭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仍是阻碍TIPS发展的主要原因,甚至多数学者认为TIPS是肝硬化或门脉高压尤其是伴有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患者的禁忌。因此在TIPS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合适的支架植入方式至关重要。将对TIPS支架的种类、植入方式、优缺点以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Viatorr覆膜支架 组合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空肠引流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采用皮空肠引流术治疗的24例胆肠吻合术后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0.46±10.89)岁,年龄范围28~68岁。对胆肠吻合术后诊断为内胆管结石患者,局麻下行超声及X线引导下皮空肠造影术,成功后直接扩张瘘道并留置16.0Fr引流管,3 d后实施空肠胆道镜,统计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取净率等。结果24例患者行经皮空肠造影术治疗,成功率79.2%(19/24),其中结肠前胆肠吻合19例,成功率94.7%(18/19),结肠后胆肠吻合5例,成功率20.0%(1/5),未发生出血、肠漏、胆漏等并发症。19例皮空肠造影术成功者,瘘道扩张成功率100%(19/19),无并发症;5例皮空肠造影术失败者,行开腹胆肠吻合空肠襻胆道探查取石术,术后发生胆漏1例。24例行胆道镜检查及选择性胆道造影,诊断为吻合口狭窄13例、内胆管狭窄5例、吻合口并内胆管狭窄6例;胆道镜下电切、柱形球囊扩张、取石、支架支撑等治疗,狭窄解除率100%(24/24),内胆管结石取净率91.7%(22/24)。结论皮空肠引流术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结肠前胆肠吻合患者。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胆结石 胆管肠吻合术,肝 超声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二级防护下和常规无菌操作下急诊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成功率、病人在室时间和术后2周医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完成急诊穿刺胆管引流术43例。其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二级防护下完成了7例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范围在42~79岁,平均年龄为76.3岁。常规无菌操作下完成了36例患者,男23例,女13例,年龄范围在40~92岁,平均年龄为73.7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病人在室时间和术后2周医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中,35例顺利完成穿刺,观察组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对照组平均在室时间64.2 min,观察组平均在室时间为60.0 min。术后2周7例患者及参与的医务人员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急诊穿刺胆管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科学防护下不增加医患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手术风险,可使病人获得最大收益。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在室时间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术后内外胆管结石经皮肝胆道镜(PTCS)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什邡市人民医院行PTCS治疗的26例消化道重建术后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TCS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例术中扩张瘘管时误操作导致瘘管断裂后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11.54%(3/26)。23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8.46%(23/26),其中1次取净结石9例(39.13%),2次6例(26.09%),3次6例(26.09%),4次2例(8.70%)。术后患者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41(19.03±4.06)个月,结石复发率为26.92%(7/26),再次行PTCS取石治疗,随访期间未再次复发。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其中1例术中胆道壁损伤后大量出血,2例术后发生胆管炎,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后好转。结论PTCS是治疗消化道重建术后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胆结石 消化道重建 经皮经肝胆道镜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1例肝癌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纳入32例,单纯介入治疗组按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Child-Pugh分级等与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匹配后纳入29例。观察TIPS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12、24个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r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和单纯介入治疗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Child-Pugh分级、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巴塞罗那分期、介入治疗方式、肝硬化原因、门静脉高压症相关症状、伴门静脉癌栓、ALT、T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32/32),TIPS术后门静脉高压症相关症状均缓解,缓解率为100%(32/32)。与TIPS术前相比,TIPS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降低[(36.5±6.9) cmH2O比(25.5±5.6) cmH2O(1 cmH2O=0.098 kPa)],门静脉直径缩小[(15.9±3.5) mm比(13.7±2.7) mm],腹水量减少[腹围(105.6±13.9) cm比(88.0±9.8) cm],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分别为(2.6±0.8)×1012/L比(3.3±1.3)×1012/L、(78.9±15.5) g/L比(108.4±14.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3.105、10.769、-3.548、-3.869,P均<0.01)。TIPS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为100%(32/32),术后12个月通畅率为94%(30/32),术后24个月通畅率为84%(27/32)。治疗后6、12、24个月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患者的腹水发生率分别为0、3.1%(1/32)、9.4%(3/32),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1/32)、9.4%(3/32)、15.6%(5/32),均低于单纯介入治疗组[分别为13.8%(4/29)、27.6%(8/29)、65.5%(19/29)和20.7%(6/29)、34.5%(10/29)、62.1%(1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24、20.80和4.62、5.72、13.97,P均<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性脑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4个月单纯介入治疗组性脑病发生率[48.3%(14/29)]高于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21.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30)。Kaplan-Merier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12、24个月TIPS联合介入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4%(27/32)、53.1%(17/32)]均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分别为41.4%(12/29)、13.8%(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5.06,P均<0.05)。联合介入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长于单纯介入治疗组的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1,P=0.001)。结论TIPS联合介入治疗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

  • 标签: 肝肿瘤 高血压,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存活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穿胆道引流(PTCD)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BBE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因23例,恶性病因10例;15例狭窄位于门部,18例狭窄位于门外。所有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或增强MRI或增强CT中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临床资料提示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首先行经皮穿胆道引流并留置外引流管,10例(恶性病因)患者在术前完善肿瘤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良性狭窄,并在PTCD术中经胆道钳活检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狭窄。术后间隔1~4周引流途径行球囊扩张治疗,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变化、术前术后胆红素及肝功能指标变化,随访术后患者的吻合口长期通畅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PTCD联合球囊扩张手术顺利,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程度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胆红素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所有患者吻合口通畅率分别为90.9%(30/33)、72.7%(24/33)、63.6%(21/33)、63.6%(21/33)、60.6%(20/33)。随访期间共1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良性狭窄复发,其中9例的吻合口良性狭窄部位为门部,4例位于门外,再次球囊扩张后保持吻合口长期通畅。联合治疗后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位于门部复发率(60.0%,9/15)比位于门外(22.2%,4/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BBES复发者中4例为因恶性病因行胆肠吻合术,9例为良性病因,第一次球囊扩张术后复发率分别为40.0%(4/10)与39.1%(9/23),复发时间平均分别为5.8个月与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D持续引流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BBES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且创伤性小,手术并发症少且可重复性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扩张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对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肿瘤体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体积、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3.8%比48.7%,P<0.05);研究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2.13±0.11)cm3比(3.35±0.21)cm3、(0.13±0.01)cm3比(1.33±0.03)cm3,均P<0.05];研究组预后效果好于对照组(82.1%比74.4%、59.0%比51.3%、17.9%比10.3%,均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肿瘤体积,增加疗效,改善预后,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 肝癌 肿瘤体积 预后 疗效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下腔静脉下段缺如畸形患者,采用颈静脉-上腔静脉途径构建轨道,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后1、3个月时复查结果良好。房间隔缺损合并下腔静脉下段缺如患者可选择介入封堵治疗,推荐颈静脉途径进行操作,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下腔静脉肝下段缺如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关节炎肾气虚寒患者早期软骨破坏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6及软骨寡聚糖蛋白(COMP)、β-链蛋白(β-catenin)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为65.6%(21/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39)。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舌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1、3.11、2.41,P<0.01或P<0.05);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4、4.56,P值均<0.01);血清COMP[(12.37±1.68)μg/L比(14.24±1.88)μg/L,t=4.20]、β-catenin[(1.35±0.24)μg/L比(1.68±0.31)μg/L,t=4.7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8/32)、对照组为18.8%(6/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546)。结论独活寄生汤可明显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早期软骨破坏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独活寄生汤 肝肾阴虚 软骨破坏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循穴位雷火灸灸治疗脾肾亏虚血瘀慢性肾脏病3期的足太阳膀胱腰背部及任脉经腹部腧穴,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脾肾亏虚血瘀的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控制血脂、口服中药、改善营养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雷火灸灸治足太阳膀胱腰背部及任脉经腹部腧穴,每日灸治1次,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研究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中医候积分、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并比较评价2组疗效。结果研究后4周,研究组患者中医候积分[8(4,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06,P=0.000);研究组患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中腰膝酸软[0(0,2)分]、畏寒肢冷[0(0,2)分]、体倦乏力[0(0,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腰膝酸软[2(0,2)分]、畏寒肢冷[2(2,2)分]、体倦乏力[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25、-3.593、-4.609,P<0.01),研究组患者夜尿频多[2(0,2)分]较对照组[2(2,2)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9,P<0.05),而研究组食少纳呆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9,P=0.000)。结论雷火灸循穴位灸治可有效改善脾肾亏虚血瘀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体倦乏力、夜尿频多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不适,并不同程度改善其肾功能。

  • 标签: 雷火灸 慢性肾脏病3期 脾肾亏虚血瘀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王有鹏教授认为,寒地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寒邪肆虐,易伤肌表肺卫,同时寒地居民多肌肤致密,腠理紧闭,感邪之后由表而解较为困难,多向内发生传变,变生郁热,多犯肺系,形成郁热闭肺的候。郁热病机贯穿于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始终,治疗可将开肺郁、清肺热作为基本治法,以抗支糖浆为基础方宣肺启闭、清热止咳,并根据外寒、食积、伏风所化郁热之病机差异,相应侧重解表散寒、运脾消滞、搜风润燥,治疗中还可灵活将抗支糖浆与大青龙汤、枳术丸、泻白散合方应用,常获佳效。

  • 标签: 中医儿科疾病 寒地 郁热 咳嗽变异性哮喘 王有鹏 抗支糖浆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级图像显示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A)的TIPS术后患者29例。通过重建获得混合迭代图像(常规组)及单能级图像(40 keV组、50 keV组、60 keV组和70 keV组)。在横断面重建图像的支架内和同层面竖脊肌内分别放置圆形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平均CT值、噪声,通过计算得到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由2名医师以4分制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组间整体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或Dunn-Bonforoni检验。结果5组间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图像的CN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8、56.45,P<0.001)。40 keV组图像的CNR、SNR最高,分别为50.4±15.7、59.3±18.4,与其他组图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组间整体主观评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01.61,P<0.001),40 keV组主观评分高于60 keV组、70 keV组及常规组(P<0.001),与50 keV组的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40 keV单能级图像是观察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图像。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造影CT(CTHA)引导下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44例,其中33例为初治患者、8例为消融术后复发患者、3例为外科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术前增强MRI测量的肝细胞癌长径为5~44(17±8)mm。所有患者均先在DSA手术室右股动脉置入5 F眼镜蛇导管或5 F管,插管至总动脉或固有动脉,随后将患者转运至CT手术室。动脉留置导管高压注射对比剂,行CTHA引导下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靶病灶及周边至少5 mm的安全边缘在CTHA显示为无强化的消融坏死区域作为消融终点。消融结束后拔针时消融针道,最后拔除动脉导管及导管鞘。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术前MRI和消融前CTHA发现的病灶数量,统计CTHA引导射频消融技术成功率及CHTA对比剂用量。结果44例患者在消融前CTHA扫描时有13例患者发现术前MRI未能显示的额外病灶。44例患者术前MRI和CTHA显示的病灶数量分别为64和91个,差异具有统计意义(Z=-3.24,P=0.001)。1例患者因消融术中CTHA扫描显示病灶数量大于5枚改为姑息性消融后退出研究,转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余43例患CTHA即时验证为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CTH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对比剂用量为30~80(42±14)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CTHA引导下射频消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CTHA可发现消融术前增强MRI未能发现的肝细胞癌额外病灶,提高病灶的醒目性,并使病灶重复强化,准确部署射频消融电极的位置。病灶完全消融可通过消融后即刻CTHA来确认。

  • 标签: 癌,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射频消融 肝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网篮取石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操作,因结石较大而嵌顿于乳头口者时有发生。本文报道1例取石网篮嵌顿于内胆管的ERCP病例,以期引起内镜医师对这种罕见情况的关注。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取石网篮 肝内胆管 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