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孜州高原藏族地区0~6儿童血清维生素A(Vit A)、维生素D(Vit D)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E(Vit E)水平情况,为政府有关部门对高原地区儿童健康体检,四病(小儿腹泻、营养性贫血、佝偻病、小儿肺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12个乡镇和稻城县14个乡镇参与体检的2 122名0~6儿童,现场填写完成相关问卷、体格测量、静脉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Vit A、Vit E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季节变化、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 122名0~6儿童血清Vit A水平为(1.05±0.27) μmol/L、亚临床缺乏率为8.15%(173/2 122例)、可疑亚临床缺乏率为45.99%(976/2 122例);不同年龄、季度和海拔血清Vit A水平、亚临床缺乏率和可疑亚临床缺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为(24.65±6.45) ng/L,缺乏率为6.03%(128/2 122例),不足率为16.59%(352/2 122例);不同年龄、季度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和不足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Vit E水平为(7.81±1.74) mg/L,缺乏率为2.78%(59/2 122例),不足率为29.59%(628/2 122例);不同年龄、季度血清Vit E平均水平、缺乏率和不足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it A和25-(OH)D在1以前水平最低,缺乏率最明显。Vit E在>1~2最低,缺乏率和不足率最高。Vit A、25-(OH)D、Vit E水平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明显,夏季水平显著高于春、秋、冬季。Vit A、25-(OH)D受海拔影响显著,在4 km以上海拔高度其水平最低。结论甘孜州高原藏族地区0~6儿童Vit A、25-(OH)D、Vit E整体水平低于平原地区,不同年龄段、季节、海拔Vit A、25-(OH)D、Vit E差异显著,与当地资源缺乏、母亲孕期营养和出生后摄入不足,当地季节和海拔变化造成的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需要在孕期开始做好合理补充,预防维生素缺乏。

  • 标签: 儿童 高原藏族 维生素A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E 海拔高度 季节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母乳喂养与智商、入学率和收入有关。尽管母乳喂养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但全球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仍很低。我们研究了短期母乳喂养对长期智商的影响。方法在这项前瞻性科克基线出生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中,婴儿在2个月时被分为主要母乳喂养(n=288)和完全配方喂养(n=254)。排除接受混合喂养的婴儿(n=404)。在5时使用KBIT-II进行结局评估,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排除一些混杂因素的干扰。结果在排除了混杂因素的干扰后,与从未母乳喂养的儿童相比,2个月时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儿童5时的综合智商提高了2.00分(95%CI:0.35~3.65),P=0.018;非语言智商提高了1.88分(95%CI:0.22~3.54),P=0.027。语言智商无明显影响(P=0.154)。结论5时综合智商和非语言智商的显著增加与短期母乳喂养有关。这项研究为短期母乳喂养促进健康认知发展提供了证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子代由于受到母体高血糖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发生近、远期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0~3是婴幼儿早期健康干预的关键窗口期,在此期对GDM母亲子代进行有效的养育照护,可明显降低其近、远期疾病的发生。本文阐述了GDM母亲子代0~3的养育照护现状、内容及效果,并总结了养育照护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 0~3岁婴幼儿 养育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苏省苏州地区<5儿童流感相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儿童流感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2011年4月至201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持续开展的前瞻性流感监测的相关数据,χ2检验比较流感相关流感样疾病(ILI)和流感相关SARI之间的临床特征,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相关SAR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流感相关ILI 786例,流感相关SARI 413例。咳嗽、流涕、气促、哮喘/喘息等临床症状在流感相关SARI中出现的比例显著高于流感相关ILI(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月龄(OR=3.6)、6~23月龄(aOR=2.5)、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史(aOR=4.5)、慢性肺部疾病史(OR=3.4)、发热热峰39.0~39.9 ℃(aOR=2.4)、≥40 ℃(aOR=6.0)、甲型(H1N1)(aOR=2.3)和甲型(H3N2)(aOR=1.9)流感病毒感染是流感相关SARI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2、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有3个月内呼吸系统感染史以及发热热峰≥39.0 ℃的儿童应尽早就医,或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流感相关严重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流感 住院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2018年我国≤5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针对性措施,减少死亡病例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08-2018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人群特征、空间分布、诊断和报告情况及病原构成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08-2018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儿童死亡病例3 646例,男性多于女性(1.82∶1),以≤2儿童为主(87.71%)。2010年之后全国≤5儿童报告手足口病调整后的死亡率由0.8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0.11/10万(APC=-23.20%)。2 523例实验室确诊的死亡病例中,2 323例(92.07%)为肠道病毒71型(EV-A71)感染,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呈现增加趋势。死亡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M=2(P25~P75:2~4)d,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M=3(P25~P75:2~4)d。0~1、EV-A71感染、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长和居住地为农村是手足口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2010年后,我国手足口病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死亡病例中优势病原仍为EV-A71,应加强死亡病例中非EV-A71和非CV-A16肠道病毒基因分型;西部省份、农村地区和小年龄组病例应当加强EV 71灭活疫苗接种宣传,提高诊断、救治及时性,降低死亡风险。

  • 标签: 手足口病 死亡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多光谱视网膜屈光地形图(MRT)测量4~12儿童不同区域周边视网膜的离焦量(RPRE),探讨RPRE与近视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4~12儿童170例,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轻度近视组78例,轻度远视组49例,正视组43例。所有儿童在充分散瞳后,运用带状检影镜检测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SE)记录;运用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度数(K1、K2)和散光(AST=K2-K1);采用MRT测量儿童不同区域的RPRE并汇总得出其平均值,记录如下:周边视网膜总RPRE的平均值(TRVD)、0°~15°周边视网膜的离焦量平均值(RDV-15°)、周边视网膜15°~30°方向的RPRE平均值(RDV-30°)、周边视网膜30°~45°方向的RPRE平均值(RDV-45°),所有检测结果均取右眼。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偏心度RPRE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屈光度与RPRE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不同偏心度RPRE与眼球生物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偏心度15°~45°范围,低度近视儿童RPRE为远视性离焦,且RPRE随着偏心度增大而增加;相反,低度远视儿童RPRE为近视性离焦,且RPRE随着偏心度增大而减少;正视儿童偏心度30°以内的屈光状态与黄斑中心凹处的屈光状态基本相同,而偏心度30°~45°时,RPRE随着离黄斑中心凹距离增大而增加,且为远视性离焦;偏心度0°~15°时,RPRE与AL均无相关性(P>0.05)。偏心度15°~30°和30°~45°时,RPRE与AL呈正相关(r=0.33、0.40,均P<0.001)。偏心度0°~15°时,RPRE与眼生物学参数无相关性(P>0.05);偏心度15°~30°和30°~45°时,AL是RPR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4~12低度近视和正视儿童RPRE为远视性离焦,低度远视儿童RPRE为近视性离焦,且在偏心度15°~45°范围内RPRE可能与儿童轴性近视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近视 周边视网膜离焦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眼生物学参数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7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日至2019年9月2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就诊的2~7功能性便秘儿童及同期同年龄健康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研究对象收集一般情况、排便情况及可能影响便秘产生的因素,包括0.5内抗生素使用、乳儿期喂养情况、饮食偏好、运动、过敏相关病史、父母病史、家庭收入、主要看护人等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03例,其中便秘组儿童81例,健康对照组122例。粪便粗大、粪便干结、排便疼痛和排便次数减少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症状。添加辅食及上幼儿园是该年龄段儿童出现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诱因。单因素分析发现,6月龄内应用抗生素史、挑食偏食习惯、运动量及变应性疾病、便秘相关家族史及父亲变应性疾病背景、主要看护人是否为父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有变应性疾病病史(OR=2.302,95%CI:1.109~4.780)、0.5内应用抗生素(OR=2.300,95%CI:1.053~5.022)、父母有便秘病史(OR=2.151,95%CI:1.106~4.128)及偏好主食的饮食习惯(OR=3.526,95%CI:1.402~8.867)是2~7儿童发生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结论父母有便秘病史、父亲有变应性疾病病史及偏好主食的饮食习惯可能是功能性便秘发生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影响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14HIV感染儿童全阶段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国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库及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内的HIV感染儿童,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究HIV感染儿童生存情况,采取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HIV感染儿童8 029例,中位生存时间179.75个月,确诊阳性后1、2、5、10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99.13%、97.95%、90.11%、78.6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儿童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抗病毒治疗儿童的12.81倍(95%CI:11.40~14.27);男童的死亡风险是女童的1.20倍(95%CI:1.10~1.32);确诊阳性年龄在3~5HIV感染的儿童死亡风险是确诊阳性年龄在<2儿童的0.67倍(95%CI:0.60~0.76)。西北地区儿童的死亡风险是东北地区儿童的0.52倍(95%CI:0.29~0.95),本地治疗儿童的死亡风险是异地治疗儿童的1.96倍(95%CI:1.48~2.61),未获得关怀服务儿童死亡风险是获得关怀服务儿童的2.07倍(95%CI:1.88~2.29)。结论我国≤14HIV感染儿童中位生存时间179.75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女童、异地治疗、西北地区,获得关怀服务和确诊时年龄较大是HIV感染儿童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儿童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生长受限(FGR)儿童发生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但目前尚无关于其叙事能力方面的研究。该文对比出生于24~40周的FGR儿童与适于胎龄儿(AGA)在8~10时的叙事能力。方法在1998~2001年,前瞻性收集了芬兰一家三级医院的36例FGR儿童作为病例组,31例AGA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测试评估叙事能力,并分析叙事、沟通、阅读和拼写技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GA组相比,FGR儿童在叙述的信息量和词汇量明显减少。与早产AGA组相比,早产FGR儿童在叙述方面表现更差。叙述能力差与沟通、阅读和拼写能力差有关。结论与AGA同龄儿相比,FGR儿童在8~10时的叙事能力较差,且叙事能力与其他语言技能相关。这说明早期发现和预防措施对优化FGR儿童的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 标签:
  • 作者: 郭志良 萨如拉 赵光远 张瑜 曾和松 朱兰 陈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供肾给儿童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5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89例儿童供肾给儿童肾移植受者随访过程中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29个月内共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5例(5.6%)。5儿童供者、受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9个月和11,2例为双供肾移植,3例为单供肾移植,肾动脉均采用端侧吻合。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0个月(3~60个月),除1例3受者发生时间较早外,余4例均发生在儿童受者肾移植后的快速生长期,身高最大增幅为30 cm。5例中3例有移植部位的再次手术史,包括同侧再次肾移植手术1例和移植肾尿路重建术2例。5儿童受者均表现为高血压、2例伴血肌酐升高。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移植肾动脉流速>300 cm/s,5例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均示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95%。结果4例行球囊扩张后2例显著缓解,1例复发后经支架置入好转,1例效果不明显而最终移植肾功能丧失。1例观察6个月后狭窄自行部分缓解而暂未做特殊处理。结论儿童供肾给儿童肾移植术后的移植肾动脉狭窄是一个并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供肾过小和受者的快速生长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确诊后首选球囊扩张,慎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肾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估计苏州市区<5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4年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儿童的病历资料及细菌学检测结果,描述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情况,并通过苏州市CDC免疫接种平台获取市区儿童人口数,估计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率。结果2010-2014年共纳入28 04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病例,19 526例(69.63%)进行了细菌学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总阳性率为11.06%(2 160/19 526),其中12~23月龄组阳性率最高(14.29%,550/3 850),冬、春季高于夏、秋季(χ2=455.11,P<0.01);<5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年均住院率为760.36/10万(95%CI:733.70/10万~787.01/10万),冬、春季(898.79/10万、1 249.52/10万)高于夏、秋季(514.35/10万、359.04/10万),男性(942.12/10万)高于女性(563.76/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月龄组年均住院率最高(2 478.31/10万),随年龄增长住院率逐渐下降(χ2=2 129.80,P<0.01)。结论苏州市区<5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率较高,<6月龄组住院率最高。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住院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地区0~18患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在成都市及周边地区接诊的贫血患儿中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的568例患儿,其中男308例,女260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分析纳入研究患儿的α、β各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等。结果568例初筛阳性地中海贫血的患儿中,基因检出地中海贫血356例,总阳性率为62.68%,其中α地中海贫血140例,阳性率为24.65%,β地中海贫血202例,阳性率为35.56%,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4例,阳性率为2.46%。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以αα/--sea(79.29%,111/140)、α/-α3(7.86%,11/140)、-α3.7/--sea(7.14%,10/140)基因型较多,占全部类型的94.29%;在202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单纯杂合子199例,以cd17(A➝T)(36.13%,73/202)、cd41-42(-TCTT)(32.68%,64/202)、IVS-2-654(C➝T)(20.79%,42/202)基因型较多,占全部基因突变类型的88.61%(179/202),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3例(1.48%,3/202),未检出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占14例,其中cd41-42(-TCTT)/-α3.7、VS-2-654(C➝T)/--sea、cd17(A➝T)/-α3.7、cd41-42(-TCTT)/--sea各2例。男性、女性患α、β地中海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则以男性较多(13/14比1/14,χ²=8.532,P=0.003)。结论成都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以αα/--sea为主,β地中海贫血以cd17(A➝T)突变多见,男性的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较常见,为成都地区制定地中海贫血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基因突变
  • 作者: 翁泽林 刘传合 尹小梅 王红 董丽 王维 王慧敏 陈育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2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5101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020,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 102218,北京民航总医院儿科 10012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北京 100853,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100045,鲁西南医院儿科,聊城 2523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幼儿确诊哮喘3年后至学龄期疾病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6年至2017年北京市5家医院诊断的2~5哮喘患儿共494例进行电话随访,收集并分析其近3年哮喘发作情况、症状控制水平以及伴发过敏性疾病情况等资料。结果完成电话随访并纳入本研究387例,男261例(67.4%),女126例(32.6%)。3年内哮喘无发作(临床缓解)246例(63.6%),3年内有哮喘发作(临床未缓解)141例(36.4%)。3年内有哮喘发作患儿,其症状表现为喘息116例(82.3%)、反复咳嗽59例(41.8%)、气促45例(31.9%)、胸闷或夜间憋醒22例(15.6%)。其哮喘发作诱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80例(56.7%)、变应原暴露46例(32.6%)、气候改变或寒冷空气刺激59例(41.8%)、剧烈运动36例(25.5%)、刺激性气味3例(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时年龄、出生后烟草暴露史、哮喘起病前反复呼吸道感染、个人过敏史、打鼾、过敏性鼻炎、近1年存在过敏性鼻炎、近1年存在过敏性结膜炎等在近3年临床缓解组和近3年临床未缓解组患儿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后烟草环境暴露、近1年存在过敏性鼻炎、近1年存在过敏性结膜炎为哮喘症状持续至学龄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幼儿哮喘至学龄期,仍有1/3以上的患儿临床症状未缓解;出生后烟草环境暴露、近1年存在过敏性鼻炎、近1年存在过敏性结膜炎是哮喘未缓解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哮喘 转归 影响因素 年幼儿
  • 简介:摘要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增加,儿童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其中0~12月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和剂次较多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其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使用联合疫苗或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可以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率,给儿童提供更多的保护,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在对国内外最新文献、免疫程序和疫苗说明书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汇总我国0~12月龄儿童免疫策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解决路径,以期为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合理安排接种提供参考。

  • 标签: 联合疫苗 同时接种 免疫策略 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增加,儿童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其中0~12月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和剂次较多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其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使用联合疫苗或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可以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率,给儿童提供更多的保护,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在对国内外最新文献、免疫程序和疫苗说明书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汇总我国0~12月龄儿童免疫策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解决路径,以期为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合理安排接种提供参考。

  • 标签: 联合疫苗 同时接种 免疫策略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3~17儿童青少年体成分(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的发育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南方和北方共计7个城市,包括长春、北京、天津、济南、上海、银川、重庆的3~17城市汉族儿童青少年10 867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身体脂肪组织质量、非脂肪组织质量等。计算BMI、体脂含量百分比(FMP)、脂肪质量指数(FMI)、非脂肪组织质量指数(FFMI)。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逻辑核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10 867例3~17儿童青少年数据,其中男生5 512人(50.7%)。男生FMP在10~15组随年龄增长迅速下降[β=-1.811(95%CI:-1.987~-1.635)],15以后变化不明显;女生FMP在3~7组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β=-0.896(95%CI:-1.100~-0.691)],7~12变化不明显,12~15随年龄增长增速明显[β=0.989(95%CI:0.753~1.224)],15以后变化不明显。除9组和10组以外,女生FMP高于男生(均P<0.05)。男生FFMI在3~17各个年龄段均明显高于女生(均P<0.05),11以后,女生和男生的FFMI差异变大。男生和女生的FMI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曲线有交叉,略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男生:β=0.033(95%CI:0.018~0.048);女生:β=0.192(95%CI:0.181~0.204)]。脂肪重聚年龄肥胖组小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男生不同体重状态组BMI、FFMI随年龄变化情况类似;男生正常体重组FMI随年龄增长略有降低,一直保持在5 kg/m2以下,超重组[β=0.114(95%CI:0.091~0.136)]和肥胖组[β=0.211(95%CI:0.176~0.245)]的FMI有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不同体重状态组男生FMP在10以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正常体重:β=-0.836(95%CI:-0.924~-0.748);超重:β=-1.090(95%CI:-1.269~-0.910);肥胖:β=-1.144(95%CI:-1.321~-0.967)];不同体重状态组女生的BMI、FFMI、FMI随年龄变化情况类似,在8以后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正常体重组:β=0.174(95%CI:0.165~0.182);超重组:β=0.325(95%CI:0.304~0.346);肥胖组:β=0.447(95%CI:0.406~0.488)];女生FMP的变化12以后随年龄增长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正常体重组:β=0.963(95%CI:0.851~1.074);超重组:β=0.910(95%CI:0.695~1.125);肥胖组:β=0.895(95%CI:0.569~1.221)]。总体上来看,BMI和FMI的相关性很强(男生:r=0.767;女生:r=0.873),不同体重状态儿童青少年BMI和FMI的r不同。结论儿童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发育特征不同,且存在性别差异。BMI生长曲线和体脂肪的发育特征不完全一致,且存在性别差异,有必要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进行更精准的体成分评估。

  • 标签: 体脂肪组织 非脂肪组织 体成分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对武汉市学龄儿童的适用性,探索适宜武汉市学龄儿童的甲状腺容积的校正方法。方法2019年5 - 8月,在武汉市洪山、汉阳、汉南、江夏、东西湖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非寄宿学生40人(性别均衡)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随机1次尿样、家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盐碘含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甲状腺容积。同时,采用身高容积指数1(HVI1)、体重身高容积指数(WHVI)、体质容积指数(BMIV)、体表面积容积指数(BSAV)和身高容积指数2(HVI2)对甲状腺容积进行校正。结果共调查8 ~ 10儿童1 000人,其中男生499人、女生501人;8、9、10儿童各269、321、410人。尿碘中位数为247.50 μg/L;盐碘中位数为23.20 mg/kg;身高、体重、甲状腺容积分别为140.00(133.00,146.00)cm、31.00(27.00,37.00)kg、2.56(2.13,3.21)ml。共检出甲状腺肿大儿童30人,甲状腺肿大率为3%(30/1 000)。男、女生甲状腺容积分别为2.57(2.16,3.28)、2.56(2.10,3.16)ml,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 - 0.981,P > 0.05)。8、9、10儿童甲状腺容积分别为2.31(1.98,2.81)、2.68(2.13,3.30)、2.74(2.28,3.35)ml,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47.585,P < 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8、9、10儿童原始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均< 0.01)。经HVI1校正后,8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未见相关性(P > 0.05),与体重呈正相关(P < 0.01);9、10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均< 0.01)。经WHVI校正后,8、9、10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负相关(P均< 0.01)。经BMIV校正后,8、9、10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均呈正相关(P均< 0.01);10儿童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负相关(P < 0.05)。经BSAV校正后,9儿童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正相关(P < 0.05)。经HVI2校正后,9儿童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正相关(P < 0.01)。5种校正方法得出的甲状腺容积均小于原始甲状腺容积,其中BSAV校正后的甲状腺容积最接近原始甲状腺容积,差异在0.87% ~ 13.87%。结论武汉市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受年龄、身高、体重因素影响,甲状腺肿大的判定应对这些因素加以校正。BSAV校正方法相对独立,较为稳定,可消除身高、体重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初步认为其适用于武汉市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的校正。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容积 校正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5例均为女童,年龄7个月~4。肿瘤左侧3例,右侧2例;肿瘤直径4.5~8.5 cm。结果5例患儿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癌,本组患儿均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达到完整肉眼切除瘤体4例,与周围组织、血管黏连重,有肿瘤包膜破溃1例;本组患儿术后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5例患儿均未接受术前化疗;1例术后行米托坦治疗,3例仅观察随访,1例患儿术后失访。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完整的肿瘤切除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癌 儿童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2018年0~19人群哮喘死亡情况及2008年至2018年哮喘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以期指导我国哮喘控制管理和预防策略的研究,降低我国儿童哮喘死亡率。方法应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Ps)的数据。计算我国0~19人群2008年至2018年不同年龄组、性别、居住地、地理区域人群哮喘死亡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的全国人口数估算全国的哮喘死亡人数,计算哮喘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哮喘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我国2018年0~19哮喘人群死亡情况及2008年至2018年哮喘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2018年中国0~19人群哮喘死亡率在不同年龄、居住地、地理区域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8年至2018年我国0~19哮喘死亡率为0.023/10万~0.046/10万,2009年、2012年哮喘死亡率最高,2018年最低。估算全国范围内0~19哮喘人群死亡人数,2009年最高(148例),2018年最低(70例)。估算全国2008年至2018年0~19哮喘死亡人数为1 158例。2008年至2018年中国0~19人群哮喘合计死亡率明显下降(AAPC=-7.6%,95%CI:-10.4%~-4.7%)。各组别中,男性组(AAPC=-7.4%,95%CI:-12.5%~-2.0%)、女性组(AAPC =-7.5%,95%CI:-12.7%~-2.0%)、1~<5组(AAPC=-11.4%,95%CI:-17.9%~-4.5%)、15~19组(AAPC=-14.4%,95%CI:-24.8%~-2.6%)、农村(AAPC=-9.0%,95%CI:-13.1%~-4.8%)及中部地区(AAPC=-13.1%,95%CI:-24.0%~-0.5%)人群哮喘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国0~19人群哮喘合计死亡率在2008年至2018年间明显下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

  • 标签: 哮喘 死亡率 变化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