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腘绳肌慢性损伤的广西短跑运动员是否存在特定的不良动作模式。[方法]将33名广西短跑运动员分为腘绳肌慢性损伤、其他损伤及无损伤三组,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广西田径队损伤发生率为63.64%,其中腘绳肌拉伤为42.9%;广西短跑运动员中FMS总评分低于14分的有29人,占87.9%,且没有1例得满分的运动员;腘绳肌慢性损伤组、其他损伤及无损伤组FMS的平均总评分依次为10.89±1.69、11.58±1.68、13.75±1.96,且有损伤运动员和无损伤运动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腘绳肌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的平均最终评分分别为1.00±0.71和1.00±0.00,远低于无损伤组的1.92±0.67和1.50±0.52(P〈0.05);从对称性动作来看,腘绳肌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双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主动直腿上抬失分原因调查发现,腘绳肌慢性损伤运动员失分首要原因是对侧足外展,约占55.6%,其次是抬腿未达到要求的角度,约占22.2%。[结论]FMS中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动作不好,以及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左右两侧不对称可能是腘绳肌损伤运动员不良动作模式的特征性表现;从动作模式的角度看,腘绳肌柔韧性差可能并非腘绳肌损伤的主要因素,而骨盆和核心稳定性差、对侧腿髋伸展灵活性不足以及左右两侧动作模式不对称才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简介:以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Williams&Andersen,1998)为依据,以高校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艾森克人格问卷为人格测量工具,以经过翻译并修订的《运动员生活事件量表》为应激经历的测量工具,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法,考察了人格特征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内外向、消极事件、消极事件与内外向的交互作用3个变量的OR值分别为5.020(P<0.05)、3.035(P<0.05)、0.925(P<0.05)。这表明运动员越趋外向、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越大,则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运动员在内外向的物质与所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产生了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