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杨东明从阳明学理气合一的观点出发阐释他的生生之仁,主张亲民爱物,以生名仁,生生之仁从'里面'生发出来。推此心于天下,父天母地,民胞物与,通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一体既植根于天道的生机畅达,也依赖于人世的养心劝善,更立足于性命主体的存仁存生和赞天地化育的积极参与。'广仁'落实于救民众所急的生存关怀和'以遂吾大同之愿'的博爱实践。人能全仁,则生机所畅,泽及后裔,行善会带来更大的福报。杨东明倡导'同善'不回避利益的计度和报偿,但重点在宣扬克私为公,力求避免人世间的冷漠。从一体流行之气到内在生发之仁再到出以公心的善举,合力推动着他的同善呼唤。

  • 标签: 理气 生生 博爱 同善
  • 简介:作为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重要奠基人与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与王国维、蔡元培同处于19、20世纪之交中西古今文化撞击交汇的历史交叉点上,处于中国美学、文论与文化由古典向现代拓进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梯之上。但是,由于社会的政治的种种复杂因素,也由于梁启超本人的极大复杂性,长期以来,梁启超美学与文论的研究相对滞后,其整体面貌及其相关的特点、价值、局限、启思等方面问题未能得到全面的清理。本组文章中,王元骧《梁启超“趣味”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理论“趣味”进行了集中探讨,尤其是就“趣味”的反功利主义倾向和抵御物化、异化的现实意义作了阐发。聂振斌《梁启超的“美文”研究及其开创意义》以梁启超独创的“美文”范畴及其相关研究为对象,揭示了梁启超以美与情感为核心的中国古典韵文和古代诗人研究的贡献与意义。杜书瀛《梁启超:中国现代文艺学的起点》主要探讨总结了梁启超在中国文艺学的学术对象、思维结构(方式、方法等)、理论命题及学术语码、哲学基础与价值取向等方面所作出的拓展与新创。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局限》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尤其是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独特性予以了探讨,并就其贡献与局限两方面研讨了给予今天的启示。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将梁启超的美学思想定位为人生论美学,对其整体面貌、理论特征、学术贡献、精神启思等方面作了相对系统的梳理概括,尤其强调了梁启超以“趣味主义”和“生活的艺术化”为核心的人生美学精神及其开放融合、坚守民族立场、面对现实提问的方法原则的影响与意义。本组文章有微观有宏观,涉及了梁启超美学与文�

  • 标签: “趣味” 梁启超 构架 中国现代美学 反功利主义 美育思想
  • 简介: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我一直自称是杨扇子,事实上我只看过杨的两部片,一是《一一》,另外一部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时候,喜欢就只是直觉的事。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本文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诗歌本体论,应当从这一性质来认识其重要意义。文章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的成熟、古代政教制度建立、伦理体系的确立三方面来探讨这一诗歌本体论产生的历史条件。论文认为“诗言志”作为一种古老的经典理论,为春秋时代的士大夫赋诗行为所继承,并被诸子论诗所引述与发展。在与其他经典并存的体系中,“志”成为《诗》的经典属性。论文还对由“诗言志”到《周礼·春官》的六种“乐语”、“六诗”、《毛诗大序》的“六义”这一对“言志”方法的展开历史做了探讨,并指出了《乐记》对“诗言志”的发展。

  • 标签: 诗言志 诗歌本体论 先秦诗学 诸子诗学
  • 简介:2015年是《宋元戏曲史》首个单行本发行的第100个年头。1913年初,王国维完成了《宋元戏曲史》的撰写,并于当年在《东方杂志》上连载,直至1915年,商务印书馆才首次将其结集出版。书中,王国维引入“意境”来探析元曲之美,历来颇受赞誉。一百多年以来,王氏所建构的“戏曲意境”理论也已深入人心,且影响深远,但也曾一度在特殊时期遭受忽视,甚至被批判、被利用,直到新时期之后,才得到重新认识和公正评价。在这一百年的研究过程中,学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王国维“戏曲意境”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不断丰富和延展,但依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空白,许多问题依然值得继续深入。兹将百年来学界关于王国维“戏曲意境”的研究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梳理,分三个时间段——回顾、评述,以期对近百年的王国维“戏曲意境”研究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把握。

  • 标签: 戏曲意境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述评 《东方杂志》 时间线索
  • 简介:<正>现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潮涌推进,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文艺创作当然会各色各样,异彩纷呈。但是,我却认为,就中还必然存在三个“没有”:现实主义——包括批判现实主义——没有过时;现代主义没有真正兴起;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和谐宁静没有失去价值。这三个“没有”,各个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牵涉广泛,关系复杂,一言难尽,不能详,因而只好“长话短”。

  • 标签: 文艺创作 批判现实主义 “没有” 中国古典美学 现代主义 社会生活
  • 简介: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观念的形象化载体,深受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精神。民间艺术形式作为民间文化观念的物化形态,是民间文化观念重要的传承方式和传播手段,二者的关系相当密切。民间文化观念是中国庶民百姓传统的认知方式,对人们现实生活的思想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着重要的、难以摆脱的影响与作用。

  • 标签: 民间文化观念 民间艺术 审美探寻
  • 简介:我是认定一个热情奔放的诗人的形象同壮国交往的,他的《望月的狐》,《庞壮国诗选》我都精心地读过,还专门为他的《雪原安魂曲》一诗写过一篇评论,认定那是“一曲死亡爱情的悲壮挽歌”。1998年10月,一天我到他的家里去,他竟然送给一本他的散

  • 标签: 心路历程 诗选 挽歌 诗人 真实 情感
  • 简介: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一大公案,从唐代孔颖达对孔子“删《诗》”与否提出质疑后,争论至今不绝。本文不直接分析孔子是否“删《诗》”,而是论述司马迁“孔子删《诗》”这一说法的形成过程,特别论述了孔子逐渐被“王”化的这一过程与司马迁之“孔子删《诗》”形成的关系。

  • 标签: 《诗》 司马迁 “王” 孔子 《诗经》 孔颖达
  • 简介:心识四蕴即受、想、行、识。心识四蕴音声相合,与色蕴和鸣。心识四蕴犹如四只鸟儿带着自己的色身鸣叫——“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标签: 心识 《心经》 音声 解读 漂移
  • 简介:朱熹的"良知"说是由其"格物致知"论生发开来的。就朱熹的"良知"说来看,"良知"乃"出于天",是一种"不待学"而能的灵明昭觉之知。而朱熹的"致知"论就是在穷极事物之理的过程中,推极吾之本具之知识。而"格物"与"致知"在朱熹看来是同一个过程,"格物致知"即是知觉之知与物之理的映照、对应。同时,朱熹又从心性论以及人道与天道相贯通的角度来阐发其"良知"以及"致知"的思想理境。正是朱熹"良知"以及"致知"论的如上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使得其"良知"与王阳明的"良知"在思想上、理论上有着鲜明的差异。

  • 标签: 朱熹 王阳明 良知说 致知论
  • 简介:在中国经学与古典诗学观念中,“作”与“述”之间有着明显的等级序列关系,“作”被赋予了起源与创生的权威地位,对“作”的推崇和保护关联着经学话语的内在矛盾性.既决定了“作”必然召唤“述”,又标举着对增殖与多义的压抑。与此吊诡过程相伴随的便是一方面对孔子“述而不作”不断重提与强调.而另一方面却潜在策动着“明述实作”的话语实践。然而,由于“作”从根本被维系于天道这一终极起源,从来不曾完满在场。现世所涌现之“述”对其的遵循和显明就成为一种实质上更为本源的替补运动。在经学话语场中.正是“述”生产出了其所声称要补充之“作”的可能性。“孔子作《春秋》”与“孔子述而不作”两项经学声明聚焦出两种话语管控机制,即作者原则与注释原则.两者紧密互动。在控制话语的同时也催化了经学话语实践的流变与多样。

  • 标签: 起源 替补 经学 话语
  • 简介:对我来说,黄德海是一个让人身心振拔的朋友,他善于体贴你在烦琐世事中的无奈。不过在他看来,这无奈显然只能是个起点,接下来应该是反省、决断、担当的领地,从当下的生活里抬起头来,催促自己往更好的地方去,才是生活的大义。当然,这些意思他首先是行之于己的,表现出来,就有了他在人群中行色匆匆又坚定果决的身影。不大见面时,偶尔想起他急匆匆的样子,也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不至于太过偷懒或颓唐。

  • 标签: 文学批评 生活 无奈
  • 简介:艾青是在对西方现代城市生活的感知与体验中建立起自己的诗艺世界,并确立了自己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视角。而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乡村叙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以强势的姿态占据着主导地位,于是压抑的城市经验与服务于现实的乡村经验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本土化的诗歌内容被赋予了体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虽然乡村经验在社会现实的语境中被不断强调,但潜在地支撑着诗人心灵世界的力量之源却仍然是城市经验。

  • 标签: 艾青 城市经验 影响向度
  • 简介:<正>一、不可“一以意造”,应“神与万物交”苏轼曾以酿酒、烹饪等力例,指出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制作出来的东西其“美恶不齐”却可以相差很远。这是为什么?他此中有是否掌握了规律的问题,还

  • 标签: 个性特征 客观事物 苏轼论 吴道子 创作态度 精神面貌
  • 简介:对学生进行“、写、听”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人格品质,健康的心理,从而从自身修养自身气质上提升自己。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伴随着十分强的能力的,他们也是通过后天学习而逐渐养成的。一个人的素养它包括很多方面,它既包括着人们怎样认识和理解人生的意义,同时还包括着人们怎样对待某一种事物。所以,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听、、写”是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达到了这个培养目标,那么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会逐步的提升。

  • 标签: 小学教育 听、说、写 良好习惯 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 简介:廖平先生是晚清至民国年间的经学家、学问家、思想家,由研经治学演进到建立学术理论、传扬中华文化和审视世界人生、追求寰宇真理的道路。其学术和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六次重大变化,而在廖先生取用的名字号中,深刻地蕴涵和体现了这一变革开新的演进历程、特色主张和人生学问的境界追求。廖平先生之"斋轩堂舍馆"的取用与称名,象征而深邃地表达其高标卓立与通达汇和的治学理念。不断进取开拓、层升广远的学问历程,合取古今中外、世界人类优秀文化的学品胸怀。敢于拷问今古、否定更革主张、求实求真求新的治学特色与学者良心;明示其建构"素王改制、空言待后","共球一统、天人圆融"之斑斓宏广的学问体系。专意阐经发微,振兴国势学统,张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意气雄心,追探人类宇寰生命真谛的境界精神。

  • 标签: 廖平 斋轩堂舍馆 理念境界
  • 简介: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是要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国民信仰的重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形式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使信仰的审美化建构表现出在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徘徊的张力特质,而最终结果往往以牺牲信仰的超越精神为代价,这是与知识分子纠缠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现代性心境紧密关联的。

  • 标签: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信仰 超越 世俗性
  • 简介:编者按韩国长期处于东西方冷战的前沿,特殊的地缘政治使其左翼理论界获得了独特的思想性格.本期刊发白池云先生的这篇文章,娴熟地运用当代后殖民主义等理论,剖析中国乃至东亚现代思想史的若干重大问题,见解独到,视野阔大,或许可作为中国理论界的一种参照.

  • 标签: 当代 左翼 思想性格 新民说 独特 东方主义
  • 简介: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批评那种“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的倾向。显然,在“励德树声”方面师圣而不在“建言修辞”方面宗经是过于看重五经的“说什么”而过于看轻五经的“怎么”,是完全忽略“五经之含文也”。刘勰所批评的这种倾向,在我们今天的文学评论中依然存在:读者或者评论家所关注的中心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说什么”(言说方式),人们通常都认为是“说什么”决定了作品的成与败,决定了作品生命力的长与短,至于“怎么”(言说内容)则是无关宏旨的。

  • 标签: 文学批评 经典作品 言说方式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