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王云杉:您能否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历程?席华:1999年,在桂林进行城市大拆迁之后,我开始从事当代艺术创作。我之前有过国画、水墨画方面的创作尝试。1999年以后,我渐渐感受到,国画不太符合自己的心理状态。创作不仅涉及到艺术技巧方面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艺术家应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我没有生活在古代,
简介:如果说农业文明的艺术从深层看包含对农业文明的礼赞,传达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席华作品表达的显然不是对工业文明的赞美,而是工业文明给人类留下的巨大烦恼。这些烦恼有的表现为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伤害,有的表现为对人类身体的伤害,有的表现为对生命本身的伤害。在席华作品中,伤害几乎无处不在。不要以为席华是工业文明的逆子,恰恰相反,席华对工业文明充满深情。
简介:湖北小曲原称汉滩小曲、汉滩丝弦,后更名为湖北小曲。流行于荆州、宜昌地区及沿长江各市(镇)码头。清咸丰、光绪年间,已有小曲艺人进入武汉唱曲谋生。民国初年以后有所发展,部分文娱茶楼有小曲固定演唱,也有业余爱好者,演唱小曲自娱自乐。1938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武汉,大部分艺人逃散,少数艺人处于生活无着、艰难困苦之中,曲唱艺术遭到严重打击。直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武汉光复,曲
简介:仪器与心理科学与艺术───与李武华同志商榷罗复常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使用的音律测试仪器已经日渐精密,现在能测出百分之一个半音的差别来,已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了。这些先进的仪器陆续由全国许多地方的音律测试工作者掌握,...
简介:抗战时期,陆华柏创作的群众歌曲灵活运用各种创作手法,易懂易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抗日与鼓舞人心作用。本文选取了陆华柏较有代表性的四首群众歌曲,对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在当时的流传情况以及各自的艺术特点进行回顾和研究,总结其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陆华柏是新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在群众歌曲方面取得的成就推动了广西乃至全国抗日救亡音乐活动的开展,为抗战音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简介:明李日华《南西厢记》传奇是当今昆曲舞台上《西厢记》演出的主要剧本来源。在李日华《南西厢记》的现存诸版本中,南京图书馆所藏梁辰鱼批订《仇池洞天李西厢藏本》(简称"梁批本《李西厢》")具有独特的戏
简介:2007年4月25日,山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办的梁宁琵琶硕士毕业音乐会圆满成功。
简介:1985年元月的一天中午,七八四厂职工医院的骨科医生李枝华收到成都市京剧团派人送来的戏票,送票者还口头转达说:“这是张世麟老师请你去看他演出的《走麦
简介:高雅堂皇的演奏厅,柔和细腻的霓光灯,精心布置的小舞台,一位瘦高身材、温文尔雅年过半百的演奏者,正带领着四个年青人,演奏德国作曲家布汀的《e小调长笛五重奏》。随着舞台上五支银白色长笛发出的悠悠旋律,全场观众个个向前倾身,双双眼睛凝视着舞台,人们为这配合默契的演奏暗暗叫好,更为坐在舞台中间这位老练沉着、胸有成竹的长者的精湛技艺而折服。不言而喻,他就是这台音乐会的艺术指导——张志华副教授。
简介:文化认同是各种认同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经常随着各种认同变迁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它是各个认同变迁的最直接反映。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在国家、民族、历史等认同变迁的作用下,和现代科技及时代精神的冲击下发生不断变化,引导华乐创作风格发生变迁。
简介:上世纪60年代,他的一首《赞歌》唱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共和国60华诞之际,已年近八旬的他以新歌《再举金杯》为祖国献礼,他自筹资金,行程十余万里,走遍祖国边疆村寨,录制了电视艺术片《长歌万里情》。他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被“嫦娥一号”飞船带到了广袤的太空。
简介:瞿安华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二胡教育家,当代二胡艺术的杰出代表。2015年时值瞿安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南京艺术学院于10月28日晚与29日上午举办了"瞿安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这次活动既是对瞿安华先生从教多年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对瞿安华先生缅怀与回顾,旨在进一步深入总结瞿安华教授的二胡艺术成就和教学,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江苏二胡教学发展,造就更多更出色的艺术人才,把中国胡琴艺术推向更高的水平。
简介:音乐是心灵的声音,大凡真正的艺术家一定都是拥有赤子之心的人,都用一双孩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贝多芬曾说过:“只有发自心灵的才能真正进入心灵。”而《梁雷的钢琴小曲选集》正是儿童时代他纯真心灵自然感受的涓涓流淌。
简介:<正>听说今天我要写的是一个帅哥之后,请容我先在心中默念一百遍"我不是花痴,我不是花痴……"好,默念完毕,翻开答案——乔任梁。呃,乔任梁……什
简介:通过对现代桂剧《校长爸爸》主演梁小曲的访谈,从演员塑造艺术形象的角度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和探讨表演者艺术经历、艺术创作、艺术追求与舞台艺术成功之间的关系。
简介: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音色各异,独奏乐灵动鲜活、合奏乐恢弘瑰艳。民族器乐呈现出的流畅清逸的旋律线条、雅致蕴藉的意境氛围,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特有韵味与审美情趣。笔者在聆听了来自新加坡华乐团的盛大演出后,有感于民族乐器所带来的独特听觉享受,并反思中国民族乐器与器乐在当代的发展、传承与创新。
简介:林华先生不仅是作曲家,也是音乐学家;同时,他既是音乐审美心理学的开创者,又是复调音乐及其研究的大师。作曲家论音乐比比皆是,但作曲家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讨论音乐,并且以学贯中西的知识和智慧探讨古今中外的音乐现象,鲜有所知。其意义在于以审美心理学的方式论述音乐思维,包括心理思维、结构思维、聆听思维、传感思维--这是构成整个音乐创作、传达和接受,也即表达与感悟的过程与系统。
简介:“富丽华·科曼”杯国际少儿钢琴大赛自1998年开始,固定每年的1月1日在大连富丽华大酒店举办,是国内唯一坚持定时、定点每年一度的钢琴赛事。它的连续性、公正严谨的规范性,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钢琴赛事。大赛发现了诸多音乐人才,扩大了钢琴教学成果,相信这样的活动能够给钢琴学子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简介:梁素珍是广东汉剧当代旦角表演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生于1938年,广东省梅县松口人,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52年进入福建上杭木偶汉剧团,1954年参加梅县艺光汉剧团,拜师钟熙懿,主攻青衣、花旦。
简介:田仲一成教授系日本著名的中国戏曲史研究专家,有多部中国戏曲与宗族祭祀方面的著作出版。近著《中国演剧史》是作者一部具总结性的学术著作,日文版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中文译本不久亦问世。本文系该书中文翻译之一于允女士对田仲一成与北京广播学院周华斌教授的学术专访,因原文篇幅较长,发表时有删减。
在自己的艺术园地中遨游——席华先生访谈
工业文明的儿子——席华作品展评论小辑
小曲皇后何忠华——从黄鹤楼唱到奥地利
仪器与心理 科学与艺术───与李武华同志商榷
简论陆华柏抗战时期的群众歌曲创作
梁批本《李西厢》的文献与理论价值
梁宁琵琶硕士毕业音乐会圆满成功
戏曲演员的保护神——记骨科名医李枝华
用心血浇灌花朵的园丁——长笛副教授张志华剪影
文化认同与马来西亚华乐创作风格的变迁
胡松华:万里长歌 万里情
“瞿安华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综述
童年的心语——《梁雷的钢琴小曲选集》评析(上)
乔任梁:把我的“私生活”都给你看
桂剧心 校长情——现代桂剧《校长爸爸》主演梁小曲侧记
狮城名团响金陵·全民共享乐——赏新加坡华乐团首次访宁演出
“复调结构”的思维、书写与生涯--评林华《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
第十五届“富丽华·科曼”杯国际少儿钢琴大赛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中国演剧史》与戏曲源流——访田仲一成、周华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