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影视欣赏心理论陈晓云杭州大学影视戏剧研究所一在影视欣赏过程中,观众的整个心理机制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态度进入特殊的期待状态,其典型特征是实用、功利的日常意识的中断。对此,各国理论家有种种不同的称谓,格特沙克称之为“留心”,贾莱特称之为...

  • 标签: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影视作品 欣赏心理 观众 叙事角度
  • 简介:11月20日晚,备受关注的好莱坞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在UME北京双井国际影城举行了隆重的GDC临境音专题首映场,影片导演、科幻电影大师雷德利·斯科特携主演马特·达、人气影星塞巴斯蒂安·斯坦、中国演员陈数等悉数抵达现场。电影在GDC公司等主创研发的具有DTS:X解码功能的GDCSX-2000X临境音媒体服务器的支持下,以精彩完美的音效获得了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映后几位主创与嘉宾进行了亲密的互动,引发众多影迷的阵阵尖叫。

  • 标签: 马特 科幻电影 媒体服务器 陈数 好莱坞电影 解码功能
  • 简介:三宅喜重:电视剧导演出身,今年春季大热的《我的恐怖妻子》便由其执导,三度执导有川浩的作品(《阪急电车》《雨树之国》与剧集《县厅招待课》)。讨论作品:《阪急电车》(2011),有川浩小说电影化的首部作品,描绘全程15分钟的电车上平凡人的离合悲欢。冈田惠和改编剧本,中谷美纪、户田惠梨香、宫本信子主演。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看起来似乎都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但这也刚好构成了这部作品的特点。

  • 标签: 电车 改编剧本 电影化 作品 电视剧 故事性
  • 简介:这影片仿佛撩开了藏区生活面纱的一角,宛如一曲青藏高原的田园牧歌。故事很简单:小喇嘛回家过年,看到电视剧《西游记》,搬家里的机器回寺院给师傅放。时间四天:大年三十到初三下午。空间三个:寺院、路上、村里。观众能从影片中比较全面地接触到藏族同胞的生活。

  • 标签: 喇嘛 西游记 嘛呢 电视剧 藏族 电视机
  • 简介: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位多产导演.他一生历经坎坷,艰难沉重的生命体验造就了他前期影片中一贯的浅淡、温和的风格.60年代之后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左"转又使他偏离了自己的风格.他一生致力于让观众"看得懂"的美学追求,表现家庭伦常、对国外作品进行本土化改造、温馨的轻喜剧风格、注重影片艺术质量等都是他实现既定美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在注重艺术创作的同时,朱麟还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有诸多贡献.

  • 标签: 朱石麟 中国 电影导演 艺术观念 电影美学
  • 简介:由上海电影集团、上海海象文化、上海智尊影视联合投拍的电视剧《儿女情更长》于3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儿女情更长》延续了《儿女情长》的亲情主题,同时紧扣时代脉搏,情节一波三折、环环相牵,细述童家6兄妹15年后各自面临的家庭悲喜,传递出"风雨再大,家不能"的感人信条。在传统家庭观念日渐式微的当下,

  • 标签: 儿女情 电视剧 亲情 讴歌 家庭观念 中央电视台
  • 简介:黄健中,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人物.他执导的15部影片延续了从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正好伴随着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新时期发轫于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电影创作的新时期滥觞于第四代导演或以第四代导演为基干拍摄的等几部影片的出现.这些小花引来了整个电影的春天.

  • 标签: 影片 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 99年 拍摄 人物
  • 简介:让其人: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在长达二十年的傲人音乐生涯中,他担任作曲、制作、编曲和演奏等多项工作,但他最著名的身份还是电影配乐,堪称大师。他与姜文早在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就有过合作,《让子弹飞》则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

  • 标签: 音乐生涯 日本 《太阳照常升起》 第二次合作 传奇 北洋
  • 简介:这是一部高纯度的电影。它极大地颠覆了人们对原著改编作品的印象。这部影片的灵感来自于最果塔希的诗集《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井裕也导演的个性在片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暗涌的激情,清新的画风。影片中井作品一贯的特色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又充满了当下特有的崭新的闪光点。

  • 标签: 改编作品 闪光点 影片 电影 导演 画风
  • 简介:对新闻人物的挖掘深度是电视访谈节目能否成功的重要思考维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则是对新闻人物所代表的群体的考察和关注,并由此引发观众的进一步思考。在叙事进程中,主持人是节目的叙述者,而被访者是节目中的二重叙述者,两者相互作用,将访谈的层次引向深入。

  • 标签: 访谈节目 议程设置《面对面》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沧海桑田。纵观这30年,中国广电取得长足发展:覆盖城乡,辐射全国,事业做大,产业增强;横观中外,广电发展改革问题多多,从节目源、频道制到集团化,从机制到体制,滞后于时代,落伍于潮流。本期主题策划分别从制度反思、观念检讨等多个角度,观照历史,审视今天,谋划未来”……

  • 标签: 产业发展战略 广电传媒 思想大解放 思辨 广东 改革开放
  • 简介: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呼唤新的英雄。28集电视连续剧《走出硝烟的男人》以艺术的手法,演绎了钟楚国、钟玉坤、钟山三代铁血军人的英雄传奇故事,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时期军人的超凡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为革命胜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展现了不同时代军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情观。该剧新英雄传奇的叙事视角,“家国同构”的文化理念,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相互渗透,使其成为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的又一力作。

  • 标签: 电视连续剧 男人 新英雄传奇 传奇故事 和平时期 战争年代
  • 简介:编者按:北京电影学院长期开设《电影艺术家挥研究》专题课,为了进一步把这门课上好,为了广大学生和热爱挥的人进一步了解挥,舒晓鸣教授就挥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成就,挥的魅力所在以及挥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等问题专程到上海,采访了众多老电影艺术家.此次先将表演艺术家白穆、电影剧作家沈寂二位的谈话内容根据采访录音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艺术史 沈寂 石挥 电影艺术家 民族文化 表演艺术
  • 简介:继2018年3月份荣获夕张国际奇幻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及巴西奇幻电影节①最佳影片奖之后,影片《摄影机不要停!》在夕张叛逆电影节、意大利远东电影节、德国汉堡日本电影节等众多海内外电影节上席卷各大奖项。影片的英文标题《ONECUTOFTHEDEAD》以及印在海报上的宣传语“千万不要中途退场。本片将会开始两次。”准确地传递出本片特色。这不是一部会在各大影院掀起观影狂潮的商业大片,但是我敢断言,它为观众带来的笑声与震撼在2018年的日本电影界绝对首屈一指。

  • 标签: 最佳影片 电影节 英文标题 DEAD 摄影机 意大利
  • 简介:电影《白色栀子花》在2005年一年的时间里游走于柏林电影节、意大利远东电影节、哥伦比亚波哥大电影节和台湾金马电影节。影片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师姜丽芬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由第四代著名导演谢飞做艺术顾问,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做监制。影片继承了中国传统电影的美感,很多专家赞叹是费穆先生《小城之春》的美学延续,浓重的山水画的诗意。把我们带入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爱情故事当中。

  • 标签: 《白色栀子花》 北京电影学院 青年教师 导演 柏林电影节 《小城之春》
  • 简介:林兆华是北京人艺著名的"大导",从《绝对信号》开始,林兆华坚持先锋戏剧实验,为中国话剧舞台开拓了一条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交织的道路。林兆华擅长排演著名剧作,我们也注意到了他1990年导演的《哈姆雷特1990》和2007年导演的《大将军寇流兰》这两部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改编莎剧永远是戏剧导演的终极梦想和终极难题。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无数剧团排演,如何结合本国的戏剧特性,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本国的,当代的价值观念与莎士比亚作品中蕴含的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普遍价值结合起来。是所有排演莎士比亚作品的剧团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 标签: 林兆华 舞美设计 莎士比亚作品 话剧舞台 北京人艺 戏剧特性
  • 简介:麟电影是独树一帜并最具民族特性的中国电影之一.在他编剧、导演和编导的一系列早期影片里,大都能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在心理出发,在情感与理智相互冲突的叙事格局中,在悲剧与喜剧相互调和的情绪总谱下,将独出心裁的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联结在一起.通过苦心经营、独辟蹊径的电影创作,朱麟成功地表达着正在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强力摧败得奄奄一息的家庭价值观,并在对西方思潮的适度接纳和中国文化的深情回望中建立起一种不无理想主义色彩的国族认同.尽管从本质上分析,朱麟电影里的伦理精神面临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文化困境,但仍以其特有的家国叙事和影音魅力征服了不止一代中国观众的心灵,并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史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 标签: 朱石麟 早期电影 中国 电影导演 伦理学 家庭价值观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朱麟"联华时期"的电影创作,认为其创作既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立场的坚持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同时艺术和传统又是他的影片吸引观众、提高票房的商业策略;这种将艺术、传统来做商业经营的电影创作正是"联华精神"的典型表现.

  • 标签: 传统文化立场 朱石麟 电影创作 经营意识 “联华时期” 中国
  • 简介:无论以后的电影史怎样书写。2005年由北京博纳百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民营机构联合摄制的35毫米彩色故事片《静静的嘛呢》都将会在业界成为一个可以夸耀的事件:入围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NewCurrents”单元并获第一特别提名奖。

  • 标签: 文化自觉 电影史 策划运作 产业 国际电影节 彩色故事片
  • 简介:客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自秦汉之始直至形成于宋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1]宋代以后,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然而客家人正是由于历史上的战乱而南迁至赣闽粤大本营一带的移民,在宋代形成了统一的稳定的族

  • 标签: 上村割 仪式例 割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