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电影民族化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中心在于,对于电影要不要提“民族化”的口号?什么是电影的“民族化”?“民族化”指的是内容,还是形式?或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民族化”?等等。《电影艺术》今年第5期发表了读者晓肖的来信,信中建议:“为了使电影民族化问题的讨论在一个更科学、更严谨的水平上进行,应该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并提醒参加讨论的同志注意这些基本问题,不要忘记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以为信中提的意见很好。为此,我将近几年来我国关于电影民族化的探讨与争论,做一个概略的整理,供大家参考。一、要不要提倡电影民族化?1980年第7期《文艺报》发表了题为《关于电影民族化问题的探讨》一文。这是那年召开的一次座谈会的报道。在这次座谈会上,郭维说:“电影民族化问题,
简介:美国芝加哥是个国际大都会,号称“风城”,以冒险之都闻名.好莱坞的大手笔们对这个城市似乎格外地宠爱,他们把《嘉莉妹妹》的车衣厂、《蒂芙尼的早餐》珠宝店,还有《芝加哥》的酒吧放进这座城中.让全球观众敞开视野,看贪婪伴着金钱的铜臭是怎样和人类的天良叫板.这个城市似乎是个取之不竭的矿藏,能让艺术家们挖出讲不尽的故事.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它几乎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坐标.如何能够破茧而出给这个城市的题材锦上添花而不落俗套?能否让风城的华裔也走上芝加哥的舞台一展风采?旅居芝加哥的中国剧作家关守中先生把目光投向一个抓人眼球、动人心魄的角落——芝加哥佳士得拍卖会!他以自己对题材特有的敏感和多年侨居海外的独特感受,着眼于中国圆明园的珍贵文物被国际市场肆无忌惮地拍卖这样一个事件,用他纵横驰骋六十多年的笔尖,又卷起了一股中国人的“芝加哥旋风”①.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英译片名乱象丛生,不仅影响了国际观众的理解和接受,也影响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对外传播。"语言顺应论"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英语片名的语言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英译片名的语言选择应该顺应语境关系,选择恰当的译文来彰显故事内容,传递民族文化,以方便目的语观众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讲好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故事。其次,译文的语言选择要顺语言结构,以符合目的语观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促进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对外传播。
简介:2015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时间节点,一部气势恢弘、场面壮观的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隆重献映。该剧以教科书式的历史高度和纵览全局的叙事维度,为我们全景展现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长达14年的光辉历程。该剧历史人物众多、战争局势复杂、时间跨度较长,地域纵横东北三省,表现的大小战役数十起,是一部具有史诗质感和家国情怀的力作。驾驭如此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足文章。第一,创作者要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形势能够深入、透彻地分析和把握。第二,创作者要对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大地怀着深厚的情感和敬畏。针对东北的山川河岳、民风民俗要有深入的田野调查,并且能将地域文化顺畅地植入故事情节。
简介:根据印度工商联合会和安永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印度电影产业总产值增长27%,高达到1550亿卢比,其中宝莱坞(BOLLYWOOD)为印度电影净票房贡献了近40%的收入。2017年,在印度共有9部影片取得了高额票房,其中票房收入排在前50名的影片,为印度电影净票房贡献了97.75%的收入,相比于2016年增长11.6%。与印度本土电影的强势表现相反,好莱坞影片在印度电影市场的发展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17年票房收入仅为80.1亿卢比,占印度国内电影的13%的市场份额,2016年为79.5亿卢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