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为什么我们对书籍如此一往情深?为什么我们一生大量聚书,毫无节制?我们的藏书除了用作求知,还有更多象征意义——书籍便于携带,价钱适中,又赏心悦目.把我们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相连。我们对书的那种难舍难分之情,似乎是与生俱来,即使是信息革命和电脑光盘的侵入也未能取而代之。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与书为伴》
  • 简介:1951年艾德领导的英国工党政府在大选中失利。当时工党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经济困顿时期,且在内外政策上有诸多失误不当之处、而保守党则趁此时机进行改革和政策调整,此外,工党失去执政党地位也与时机不好.运气欠佳有关。

  • 标签: 艾德礼政府 1951年 英国大选 英国工党 经济因素 内外政策
  • 简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春,永定县知县徐印祖要求本县官民推荐一位居于乡间又年高德劭、子孙满堂的男性,把他树为乡民的楷模,对他“施行乡”。“施行乡”即接见并宴请年高德劭者以示敬意。此议一出,知情的人都认为非阙凤起莫属。徐知县听闻后,立刻派人邀请阙凤起及其子孙到县城来做客。

  • 标签: 康熙 清朝 知县 历史
  • 简介:一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的著录~①,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查到了戴震亲手批校的《水经注》。校底本为项絪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刻本,另有何焯、无名氏、沈大成的校。可惜的是,此四家合校本已佚第一、二及三十一至三十六卷。考古所识语曰:'一九五五年三月十四日,由钟凤年先生把他自己的一套拆开补配',以成全帙。钟先生的《水经注》也是项氏刻本,且有'雅雨堂珍藏印'。'雅雨堂'是卢见曾的室名。卢为清代康乾间著名的刻书家和藏书家。钟先生所收藏的这部《水经注》亦为当然的善本。关于八卷之佚,钟先生说:'抗战时经某书估送一日人处求

  • 标签: 水经注 钟先生 东原 雅雨堂 何焯 济水
  • 简介:黄山的奇峰、奇石、奇云、奇松,已风传天下,可黄山还有一奇,却鲜为人知,你听说过手撕“书法”吗?就是用两只撕字。那撕出来的字挺漂亮,可以跟毛笔书法比美。

  • 标签: 蒋劲华 生平 中国 书法作品 艺术手法
  • 简介:朱子《家》中的最后一部分为祭礼,内容包括四时祭、祭初祖、祭先祖、祭祢、忌日祭、墓祭等:"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贫则称家之有无,疾则量筋力而行之。财力可及者,自当如仪。"据汪银辉在《朱子〈家〉在徽州的普及与影响》一文中称,"徽州是‘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祭祀,加上徽商财力的支撑。

  • 标签: 《家礼》 祭礼 朱子 实践 黄龙 祁门
  • 简介:满族是以女真为主体经过几个历史时期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满族形成过程中,女真礼仪文化不断发展并传承,其中宾中的座次礼仪一直延续到努尔哈赤早期。后金时期满族宾中的座次礼节在吸收中原汉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满族礼仪文化。

  • 标签: 座次尊卑 堂上之礼 尚右之制
  • 简介:秦蕙田味经窝初印《五通考》,版刻甚佳,深受赞许,《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一部,上有乾嘉经师批校,弥足珍贵。然其刊印年代,学界尚无定论。本文钩稽该书编纂史事,分析味经窝“初印本”与“通行修订本”异同,推断《五通考》初刻于乾隆廿六年冬,修订本之刊行则在乾隆廿九年后,以秦氏病逝,耒竟其事。今存味经窝本多为此修订本。而该书又收入《四库》,复增讹谬,因讨论其刊印经过,故附论及之。

  • 标签: 五礼通考 味经窝初印本 通行修订本 四库全书本
  • 简介:中古的皇帝即位之仪在五(吉、军、宾、嘉、凶)制度中应属嘉礼,作为确认皇权正当性的初始之仪,是皇帝礼仪和国家礼仪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关於遣方面,中国学者已有一些论述①,但是相关即位的具体程序讨论不多。而涉及这一点,有一个问题则无法回避:

  • 标签: 唐宋变革 皇帝 中古 中国学者 礼仪
  • 简介:在器以藏的先秦社会,弓矢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礼仪活动,衍生出兵器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属性,内化了辨尊卑、别贵贱、表祈祷、达礼敬、明约信、示敬奉、喻征伐、彰德行、抗天命、蕴威仪等丰富的礼仪内涵.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可以窥见,弓矢成为了表达差的物化载体,具有明显的等差性;同时,因其本身的自然与文化属性,弓矢也成为了时人表达思想观念、社会情感的具象化载体.可以说,弓矢藏现象是反映先秦礼乐社会特性的一个重要窗口.

  • 标签: 先秦社会 弓矢藏礼 文化意蕴 礼意 尊卑
  • 简介:笔者新近发现的太平天国水陆路凭,原由美国驻华外交官弥俄收藏。路凭颁发给5位美国人,用于他们由无锡向苏州解送军装。这张标准化的经过实际使用的路凭,有助于了解太平天国的人员通行管理制度和对外贸易情况。

  • 标签: 太平天国 路凭 弥俄礼
  • 简介:陈裕时(1877-1940),原名陈裕大,字元伯,皈依佛门后,法号元白,湖北宜昌三斗坪人。陈在汉阳兵工厂工防营当兵时,被送到湖北武备学堂读书,因读《鉴略》颖悟过人,受到张之洞的重视,被送往日本深造。1903年8月,26岁的陈裕时到达东京,进入振武陆军士官学堂学习,因在校阅读、宣传革命书刊被开除学籍,继而转学法政。后结识孙中山与黄兴,与同为宜昌人的黄恺元、高冈、全敬存、陈吉甫、杨征祥等一道入同盟会。32岁回国,与蔡锷、赵恒惕、唐继尧去广西,担任龙州讲武堂监督兼龙州新军邑龙统带一职。

  • 标签: 先革命 礼佛老人 老人陈裕时
  • 简介:中国有一个名词叫"书山",其实经、史、子、集已是浩如烟海,非一山能够填满的。所以在中国,"读书"自古就是一件大事……根据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要求,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乐趣,笔者在班级中坚持做"书香为"读书活动,引领学生勤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取得了很好效果。确定书目,丰富阅读资源确定书目确定每学期小学生必读书目以及个

  • 标签: 必读书目 读书习惯 读书活动 阅读情况 课外书籍 活动课
  • 简介:宋代学者聂崇义在中以'轭'释'衡',将'轭'与'衡'看作同一物件.其误当是承源于汉儒包咸.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考证,指出了聂氏与包氏的疏误,说明在古代车制中'衡'与'轭'虽有联系,但更有区别,二者并非同一物件.

  • 标签: 车制 《新定三礼图》
  • 简介:皮锡瑞赞同以《仪礼》十七篇为孔子所定之说;认为《周礼》当出自六国时人,非必出于周公,亦非刘歆伪作;《礼记》中如《王制》和《运》这样有着完整意义的篇目,当可分篇别出,《王制》为孔门弟子所作。在重视经学家法的观念下,皮氏对《周礼》、《王制》给予了很多关注,力图通过对《周礼》、《王制》的解析以明今古文之分。皮锡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多从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 标签: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 简介:明代"三元宰辅"商辂的祀观念与信仰立场,可谓当时江南儒家士大夫的典型:职在庙堂则坚决维护儒学思想及其礼法体系的正统地位,斥佛老之教为"邪道""异端";退居乡野却与僧道关系密切,似乎能包容、接纳甚至主动亲近佛老之教。本文从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信仰现象入手,将商辂的祀观念置于"庙堂—乡野""官—绅"的身份退阶模式中进行考察与分析,力图揭示此类"前后不一致"的儒者知识精英在信仰观念上的内在转变及其"一以贯之"的、不变的人文教化价值立场——儒家""的根本精神在适应具体的地方信仰环境中得以维持与实现。

  • 标签: 商辂 明代 江南士大夫 信仰
  • 简介:一年之计在于春。2005年2月4日,农历立春,广州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书画会、东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东山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东山区豪贤路小学、东山区大塘街拔萃中英文幼儿园、东山区豪贤路幼儿园、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等单位在番禺学宫共同举办“开笔”迎新年活动.举行2005年番禺学宫第一场开笔,同时还对外展出12名2004年参加开笔活动学童的书法展。

  • 标签: 学宫 番禺 工作委员会 2005年 东山区 2004年
  • 简介:关于俞正燮批《书集传》,王立中在《俞理初先生年谱》中曾提到过,但未见其书,不知其详。这次整理《俞正燮全集》,在安徽省博物馆发现,喜出望外。《书集传》宋蔡沈作俞正燮批本系康熙癸丑崇道堂刻本,行楷朱批(仅有两处墨笔,注字句。似后来所加)溢于眉上。字迹端正秀丽,无有涂改。全批共三百馀处,长短不一,引用先秦、汉代典籍五百馀通,洋洋乎大

  • 标签: 书集传 俞正燮手批 手批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