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元代典籍《陇右王汪氏世家勋德录》,只有虞集的一篇序文保留至今,至于本著则仅见明清目录学载录,从不见刻本或抄本流传。此书的名称,钱大昕与倪灿的记载颇不一致。钱氏甚至把该书析为两部,分别编入《补元史艺文志》,一作传记看待,一作谱牒看待。他们二人可能都没有见到该书的面目,本著在清代以前即已失传。
简介:本文利用周原遗址2014年发掘的凤雏三号基址(F3)和以前的凤雏甲组建筑、云塘—齐镇建筑群、召陈建筑群,从建筑组合的类型学分析,三大建筑群在周原遗址聚落变迁中的位置,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角度出发,论证凤雏甲组的始建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指出周人的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凤雏建筑群)应是对商代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学习。结合西周铜器铸造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可发现大型建筑也遵循着同样的过程,即西周早期的凤雏建筑群秉承商代建筑特征,中期的召陈建筑群体现周文化特征,晚期的云塘—齐镇建筑群,此后秦马家庄宗庙建筑延续其风格。最终推测凤雏建筑群的设计者的族属为商人,而其使用者身份的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人。
简介: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也是第一个中国猿人头盖骨发现65周年.在纪念这位考古学界巨匠的今天,本刊重新发表了他在60年前撰写的《周口店洞穴层位采掘记》(1934)这部记载中国猿人发现、研究的记录,就更有特殊的意义.为了同样的目的,本刊同期还发表了裴文中先生的学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森水先生撰写的《裴文中传略与浅析》一文.此文全面、科学、细致地介绍了这位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裴文中先生襟怀坦白、刚直不阿、生活俭朴、平易近人的一生,以及刻苦勤奋、富于独创、严谨进取的治学精神.裴文中先生所走的做人治学之路.正是我们年青学者们应走的路.他对待科学的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攀登的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简介: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周原遗址姚西居址H3、H4中出土的鹿角原料、鹿角铁半成品、成品的加工和使用痕迹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并结合动物骨骼鉴定、测量,着重分析了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取材、原料加工、制坯成形等阶段的加工技术方法、流程以及加工工具等,初步总结了鹿角镞制作工艺的三大工序,原料加工的三个步骤,半成品加工至成品的七个步骤。通过从动物骨骼角度和灰坑堆积状况两方面的论证,初步认为H3、H4尚不具备专业生产鹿角镞作坊的条件,可能为一般的废弃堆积坑。而且,这批极具关联性的、能够反映鹿角镞制作整个流程的角料遗存,因数量太少,尚不具备一定规模,缺乏专门化生产的条件。因而,仅能代表周原姚西居址H3、H4中存在着制作鹿角镞的活动,且该活动更有可能是家庭式自给自足,而非专门提供给整个聚落或流向聚落外部的鹿角镞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