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孝道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传统的心理概念,它调节和支配着中国人的家庭活动方式与行为,反映出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社会心理状态。文章通过初步理论建构与实证检测,将孝道观念细分为"权威性孝道"与"相互性孝道",关联检验了双元孝道观念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权威性孝道与相互性孝道运作机制有异,二者关系不显著;(2)在带父母的家庭旅游活动中,相互性孝道显著影响着子女的旅游决策行为,而权威性孝道对子女旅游决策行为影响不明显。该结论在理论上拓展了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分析的本土化视域,明晰了孝道观念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关键影响,也为企业开发家庭旅游产品提供了应用参照。
简介:幸福不仅是个人的心愿,也是城市管理者的执政目标之一,因此,对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通勤时间过长所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通勤时间对于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通勤时间对于个人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个人通勤时间的增加,个人幸福感也随之降低。通勤时间与生活满意度也同样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也证明了结论的稳健性。通过进一步考察通勤时间负面影响的异质性发现,通勤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存在差异,对于个人收入高、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高的居民而言,通勤时间所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更大。因此,政府应重视通勤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交通效率。
简介:全球化竞争促使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上住房市场的持续去管制化,欧美国家多数大学城镇出现“学生化”的现象,与此相应的城市地理学研究逐渐展开。从学生化概念的提出入手,回顾了西方尤其是英国学生化研究的简要历程,从学生化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后果影响、应对策略和学生化与中产阶层化关系等方面分析当前学生化研究的新特征。结合研究回顾,认为学生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尚处在探索阶段,且主要在中产阶层化的理论框架体系中进行。中国学生化研究应当结合自身背景进行概念界定与实证、理论研究。未来学生化研究将集中于四个方面: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在学生化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生化效应评估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及学生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简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各方学者对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也可谓成果显著。而对乡村自助旅游者的深层期望研究却较为缺乏,但旅游者的期望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本文采用新一代消费者倾听工具中的隐喻抽取技术(ZMET)结合方法-目的链(MEC)调查乡村自助旅行者中的大学生群体发展乡村旅游之观点,通过构建受访者的心智地图与共识地图,得以了解乡村自助旅游者的深层期望。研究发现,乡村自助旅游者的最终期望集中在休闲、体验、情感、生态、产业五个方面。本研究亦根据研究结果为旅游从业者提供相关建议,作为其在产品设计策略、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参考。
简介: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今天,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笔者提出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来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路,并于2017年10月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部分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高职旅游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思想现状和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结果,笔者深入了解了学生们的现实思想情况,详细分析了高职旅游学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调研中,绝大多数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及剖析,提出希望开展“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提升自身“匠”的精神品质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够认同体育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互通有无.由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利用体育课程“知行合一”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以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更好的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