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质量反馈理论在应用于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实施质量反馈理论进行护理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情况。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根据相关数据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质量反馈理论护理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下床及出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胆囊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筛选,从180例胆囊炎患者中选取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使用的是中医治疗方式,并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率统计为62%,治疗有效率统计为9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0%,治疗有效率是72%。经过对比分析,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西医组优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中的效果突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中医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到2012年9月手术室接收患者2845例,1527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为实验组,1318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医生满意度、护理缺陷、两组患者入室前后收缩压、心率及SAS评分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加强了护医之间的合作,促进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实验组为97.18%,对照组为8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心率、收缩压明显高于入室前(P<0.05),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入室前后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入室前(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建立规范的护理模式,促进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焦虑心,是必要开展项目。
简介: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14.86%-55.71%之间,且7-8月龄阳性率显著低于5。6月龄(x^2=11.69,P〈0.01);新生儿阳性率及GMT远高于5—8月龄婴儿,不同月龄的婴儿,阳性率及GMT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278名5—8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89%,GMT平均为1:1154.8,6-8月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5月龄的婴儿(x^2=8.55、14、64、25.73,P〈0.01),尤其以8月龄婴儿免疫应答为好。另外,初免麻疹疫苗前IgG抗体滴度对免疫应答结果有明显的影响:180名IgG抗体≤1:200的婴儿,其免疫成功率为86,11%,19名IgG抗体滴度为≥1:800的婴儿,有10名免疫成功。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预防我市出现麻疹发病向低年龄组转化的趋势,在同时考虑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胎传麻疹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干预措施,第一种是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还是定为8月龄为宜,从联合免疫等方面考虑也比较科学合理,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中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将会有效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进而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第二种是建议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从而可为更多的婴儿提供保护性抗体。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泉州市的胎传梅毒发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流行病学波动和变化的因素,为预防控制胎传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泉州市2005-2009年发现的胎传梅毒的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和分析。结果5年间泉州市共发现胎传梅毒258例,男性164例,女性94例,男女性比例为1.741;<1岁组的病例最多占81.08%;泉州本地病例占86.43%;年平均发病率较高的为沿海经济较好的惠安县、丰泽区、石狮市和晋江市。结论泉州市目前胎传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监控,特别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梅毒筛选监测工作。
简介:〔目的〕掌握中越河口—老街边境地区鼠携带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的情况。〔方法〕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在云南省河口县和越南老街市的居民区用鼠笼捕鼠,取鼠肺、肝和肾脏组织。从鼠肺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扩增汉坦病毒核酸;从鼠肝和肾脏中提取DNA,用PCR方法分别扩增鼠疫杆菌和钩端螺旋体核酸。〔结果〕在河口—老街边境地区捕获黄胸鼠、褐家鼠、大足鼠、小家鼠、臭鼳鼱和斯氏家鼠共198只,黄胸鼠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9.8%;从老街黄胸鼠鼠肺中检测到3份汉坦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41%;从河口黄胸鼠、褐家鼠和大足鼠鼠肾中共检测到7份钩端螺旋体核酸,河口黄胸鼠钩端螺旋体核酸阳性率为11.36%;未检测到鼠疫杆菌核酸。〔结论〕中越河口—老街边境地区鼠传疾病病原有汉坦病毒和钩端螺旋体,应加强当地鼠传疾病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