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筛选肺经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方法:应用鸡胚培养法研究肺经草3个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肺经草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有一定的作用。结论:肺经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急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 2009年 12月 -2013年 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各 4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以 28天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发作时持续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可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期间,血清尿酸是其重要指标,分析氯沙坦钾药物对血清尿酸的改善情况。方法: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时氯沙坦钾药物有效性,本院特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入组分析。为分析氯沙坦钾对血清尿酸的影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缬沙坦、氯沙坦钾治疗,分析两组24 h尿蛋白、血尿酸。结果:治疗后,对照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观察组降更低,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氯沙坦钾药物会对血清尿酸产生明显影响,可降低尿蛋白,同时减少血清尿酸含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急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 2009年 12月 -2013年 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各 4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以 28天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发作时持续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可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心痛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梗面积和血浆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炎症反应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心痛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组,冠脉结扎法造模;处死动物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心梗面积;酶联免疫法检测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术后血浆中ICAM-1、V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心痛方及欣康给药后均能抑制血浆ICAM-1、VCAM-1的表达(P〈0.01),心痛方及欣康给药后均能缩小心梗面积(P〈0.01),且心痛方较欣康组更具优势;ICAM-1、VCAM-1与心肌梗死面积存在线性关系,ICAM-1水平与梗死面积相关性更高。结论:黏附分子ICAM-1、VCAM-1参与ACS的炎症反应过程,心痛方能抑制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缩小急性心梗大鼠心梗面积。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消脂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Rb1及三七皂苷R。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LunaC18(2)(4.6mm×250mm,5μ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柱温:27℃(70min时降为20℃);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1。结果:三七中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1.88~11.28μg/mL,回收率为100.26%,RSD为1.56%;人参皂苷Re线性范围为0.294~1.764μg/mL,回收率为100.68%,RSD为0.64%;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为1.76~10.56μg/mL,回收率为100.53%,RSD为0.58%;三七皂苷R。线性范围为0.376~2.256μg/mL,回收率为99.21%,RSD为1.38%。人参皂苷Rg1、Re、Rb1及三七皂苷R1四种成分均达到良好分离,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均在99%~101%之间。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消脂胶囊的质量监控。
简介:为研究乳宁Ⅱ号方(主药:生黄芪、太子参、当归、枸杞、天门冬、淫羊藿、鹿角片、米仁、莪术、八月札、露蜂房、山慈菇)的作用机理,将体外培养的MA891细胞接种在小鼠右腋皮下,然后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A)、环磷酰胺(CTX)组(B)、CTX+乳宁Ⅱ号组(C)、乳宁Ⅱ号组(D)、扶正组(E)、祛邪组(F).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2倍的上述各种药物治疗.21天后处死小鼠,运用免疫组化和PT-PCR方法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1K-1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B、D、C、E、F组都能减少VEGF、f1K-1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中C组效果最好,D组次之.提示:抑制VEGF、f1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能是乳宁Ⅱ号的作用机理之一;乳宁Ⅱ号与化疗药CTX有协同作用.
简介:目的:了解居民的中药煎煮知识以及对中药代煎的需求,分析并提出改善居民中药煎煮知识匮乏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永州市城区26个社区的1268名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25份。结果:社区居民中药煎煮知识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家人、朋友或邻居。居民对中药煎煮的煎药器具、煎药用水量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分别为70.5%和75.3%;对浸泡时间、煎干处理和服药食忌了解的正确率分别为29.1%、22.8%和29.9%。1225名调查对象中,40.6%的居民基本掌握中药煎煮知识。性别、服药频率不同的居民中药煎煮知识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学历不同者的煎煮知识差异不显著。77.9%的社区居民选择代煎;对于中药代煎,主要焦点集中在卫生状况、信誉口碑和服务态度三个方面。结论:社区居民的中药煎煮知识有待提高,应加强中药煎煮方法的指导和药学服务,完善并推广代煎服务,从而提高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观察蜂刺联合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39),治疗组采用蜂刺联合氯雷他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胶囊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有效率随着疗程的累加而增高,两组比较,治疗后8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蜂刺后当时针刺部位疼痛,起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无需处理,3天内自然消退,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差异。结论蜂刺联合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优于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胶囊,且副反应小,天然生物治疗,经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