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起霍乱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时间为5-10月,每月采集水产品1次,每个监测点每月采集40份标本,合计全年240份标本。结果240份标本,检出率0.42%。结论仍然存在水产品污染风险,应注意食用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水镇重性精神病人的基本现状,为社区管理和救治救助提供依据。方法对分水镇目前登记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的个案调查和随访服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病人一般人口学特征、文化、经济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情况等。结果分水镇登记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病例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单身和独居比例较高,服药率较低,呼吁社会关注重性精神病群体的生活现状,加强对学生和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家庭和单位配合的综合管理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完善相关检查、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抗血小板聚集、维持电解质平衡、降血糖及护胃等支持对症治疗,且使用纤溶酶改善脑代谢,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为期14天的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4.245,P<0.05),且2组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纤溶酶 血栓通 分水岭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丁基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为基础治疗;B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C组加用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4次/d)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三组均治疗二周。结果与A组、B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三组经两周治疗后,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丁基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分水岭梗死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丁基苯酞阿司匹林脑分水岭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温经活血法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治疗脑分水岭梗死,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益气温经活血法 脑分水岭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研究希森美康血液分析流水线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复检规则的建立,得出结论检验医学实验室提高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效率,保证血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并降低复检率,实现血液分析的实验室自动化,需要检验医学人员提高素质,制定合适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复检规则。

  • 标签: 实验室 血液分析流水线 复检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岭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5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皮质脑分水岭梗死,对照组为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均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的方法,以DSA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100%,对照组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形态、颅内血管异常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岭梗死中诊断率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的诊断技术,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头颈血管造影 脑分水岭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3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6例)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接受了联合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时,可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探索更有效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依达拉奉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且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7±4.22VS16.42±6.38)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依达拉奉单一治疗对比,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神经缺损改善明显,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依达拉奉 脑分水岭梗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