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使用0.1%、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特应性皮炎临床成人病患171例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1%、0.03%他克莫司软膏和0.05%地奈德乳膏(对照组)进行治疗,用药品率相同,疗程为3周。结果0.1%他克莫司软膏总体治疗率、临床评价和患者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果统计学差异性显著,无严重副作用。结论使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因素对包含倍他乐克的多药联合高血压治疗方案的降压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所有入组患者D-CCB+倍他乐克治疗,将其分为A(≤27kg/m2)、B(>27kg/m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动态监测血压并分别比较收缩/舒张压的变化幅度。结果D-CCB联用倍他乐克后,仅在治疗2周,肥胖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高于非肥胖患者,但治疗后4、8周两者则无统计学差异;体重因素对舒张压的变化幅度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两组未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使用包括倍他乐克在内的多药联合降压治疗中,体重因素对降压效果并无明显差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帕金森患者,均为Hoehn—YahrⅡ~Ⅲ级,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0天以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90例作为研究组(P组),P组患者在原有左旋多巴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治疗,开始剂量普拉克索为0.25mg/天,一周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安全性逐步加量,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稳定的药物剂量作为维持剂量,普拉克索每日剂量最大增加到4.5mg/天,1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96例(D组)患者仍继续单纯服用左旋多巴治疗,不添加普拉克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显效72例(80.00%),对照组显效45例(4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及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K一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所有156株葡萄球菌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cMLS)为88株(56.4%);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iMLS)为37株(23.7%);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为31株(19.9%)。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进行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免出现错误的药敏结果,而误导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霉素B类(MLS)抗生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临床效果及研究其作为D2和D3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抑郁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抑郁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和观察组两组(A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B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罗匹尼罗),对这三组患者在对抗帕金森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予以评价。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抑郁症经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和溴隐亭治疗后,帕金森综合症的运动性方面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改善,而在非运动方面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的联合治疗对于帕金森抑郁的治疗程度获得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罗恩病(CD)并发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进行分析,观察其结果。方法随机在我院中选择150例克罗恩病并发营养不良病人,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从病人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实施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在经过营养支持之后,其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经过研究可知,给予CD并发营养不良的病人使用营养支持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进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与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在2006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收入院的74例经X线摄片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A组)和手法复位组(B组)两组,各37例,分别给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最后观察对比疗效,以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指标。结果随访至今,A组优19例,良16例,差2例,治疗有效率94.5%,发生畸形愈合1例,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1例,并发症发生率5.4%,;B组优14例,良17例,差6例,治疗优良率83.7%,发生畸形愈合3例,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3例,并发症发生率16.2%。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小儿骨科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