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多见,年龄大于70岁高发。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后外固定,固定效果欠佳,容易出现复位后再移位,主要因为无法提供有效固定装置对抗肌肉的牵拉和挤压。对严重粉碎性的桡骨远端骨折、明显压缩者容易产生各种远期并发症,如肢体短缩、慢性疼痛、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等。我院2012年-2015年对43例严重桡骨远端骨折者使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外固定架和VSD治疗严重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清创VSD覆盖联合使用外固定架的方法恢复缺损皮肤完整性,恢复患肢正常的对位对线,维系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愈合后评定足踝功能及骨髓炎的发生概率。结果16例患者皮肤均完全愈合,1例出现慢性骨髓炎,发生概率为6.25%,骨折均最终愈合,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需行关节融合术,3例发生针道感染,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足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1.25%。结论联合使用外固定架及VSD覆盖缺损皮肤的技术是治疗合并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胫骨远端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手术创伤小、慢性骨髓炎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使用U形头托专用头架时引起的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例发生面部压疮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进行颜面部压疮危险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颈椎后路手术颜面部压疮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手术时间的长短,长时间的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麻醉,失血,应激状态;潮湿及化学刺激;心理因素;护士安置体位经验不足,颜面部与头托支撑点的位置。结论合理体位安置(即颜面部与U形头托支撑点的位置应选择额部)和预见性皮肤局部护理(即额部和面颊部预防性使用美皮康,U形头托上除了凝胶防压垫,还应缠绕一定厚度的脱脂棉花),以及术中细心的体位管理对预防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实验组则采用交锁髓内钉。对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月调查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接受交锁髓内钉的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生7例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则为2例,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低,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克氏针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较实验组患者明显较差,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入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术后的并发症状明显低于常规组;身体的关节痛程度以及关节屈曲的范围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相较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屈伸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克氏针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成效,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关节屈伸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选取8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对象,其中40例采用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下简称“结合组”),另外40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架进行治疗(以下简称“常规组”),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75.5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还能明显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均配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前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后阶段改用石膏外固定;对照组全程使用外固定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愈合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15.5±3.1)显著早于对照组(20.9±3.6)周(P<0.05);试验组愈合总优良率97.5%(3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例)(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2.5%(9例)(P<0.05)。结论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早,愈合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使用外固定架联合VSD(vacuumsealing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采用外固定架联合VSD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创面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良好。结论一期使用外固定架配合VSD可使创面引流充分,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加速愈合,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简易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改良颅骨牵引架与马蹄形头架在颈椎后路手术术后舒适度。方法采用根据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alcaba研制的舒适状况量表(GCQ)及自制舒适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综合得出舒适度及焦虑状态评分,得出数据进行分组分析。该项目拟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自制舒适状况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自制量表从术后颈肩疼痛,额面部压红,眼部红肿,眼睛视物不清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得出舒适度及焦虑状态评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马蹄形头架,实验组采用改良颅骨固定牵引架,评价术后24h、48h、72h患者的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焦虑评分。结果术后24h、48h、72h患者的舒适度得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术后患者舒适度的研究,改良颅骨牵引架在颈椎后路手术术中的使用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反粗隆间型24例、粗隆下型11例。固定材料有4.0mm斯氏针、锁钉器、螺旋杆。入院48小时内行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结论力臂反弹撬拉外固定架使用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效防止髋内翻发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一个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