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sodimentationrate,ESR)结果,探讨血沉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98例住院或者门诊患者,同时用KJ828血沉检测法和传统魏氏血沉测定法对患者的血沉结果进行测定,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当血沉<10mm/h时(t=0.677,p>0.05),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差异,但当血沉>10mm/h,后(t=2.432,p<0.02),两种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手工法测定均值高于检测法。结论血沉自动检测法法对血沉结果<10mm/h数值标本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接近,而在血沉结果>10mm/h的标本中存在差异性,血沉升高的标本要结合魏氏手工法结果进行报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及管理方法。方法查阅国内有关下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术后康复治疗与护理的相关文献及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64例下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5个月,全部达到预期效果,未出现骨外固定严重并发症,恢复效果满意。结论下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系统的康复治疗,规范的护理流程,适时调整外固定的刚度等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充分发挥外固定架在治疗中的优势,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功能恢复。随着医学的发展,骨外固定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下肢骨折患者开始使用组合式骨外固定治疗1,但目前仍有许多医生或患者缺乏术后的有效康复和管理,从而没有有效发挥组合式骨外固定架在治疗中的优势,出现了许多并发症,所以下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固定术后系统、正规的管理与康复对患者预后影响非常明显,我院从2011年2月-2014年2月对64例下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系统的康复治疗,规范的护理流程,适时调整外固定的刚度等治疗,经随访全部达到预期效果,恢复效果满意。

  • 标签: 组合式 外固定 康复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222例,通过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70.27%,高于对照组56.76%,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四肢骨折 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血标本是临床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检查项目,传统的存放血标本的工具,在对多例患者采集血标本时容易遗漏或搞混淆,造成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此,设计了一种模块化采血

  • 标签: 模块化,采血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骨外固定作为治疗骨折的又一手段,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及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有感染创面的骨折、伴有多种合并症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高龄骨折及其它骨折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和价值,但它在临床应用中也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就110例单臂式骨外固定(即Bastiani改进型)治疗四肢骨折作了随访调查,出现穿钉部位感染、关节屈曲障碍、骨不连与迟缓愈合、骨折再移位、血管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共6例,现就其各种并发症作以下报告和分析。

  • 标签: 骨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并发症
  • 作者: 陆俊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是于仲嘉教授于1990年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操作方便、力学稳定、功能较全、配套完善等优点。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8年9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218例,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越来越多,术后的早期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为了预防肌腱及关节囊粘连和挛缩,软化瘢痕,恢复关节和肢体的功能,我们自制了新型防髋膝关节脱位多功能活动,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1120188971.5),成为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经过136例患者使用,感觉舒适,不易滑脱、可防患肢内收内旋及脱位,更有利于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收缩练习,避免了关节囊粘连和挛缩,软化瘢痕,更好地恢复了关节和肢体的功能。

  • 标签: 髋膝关节 脱位 多功能 活动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应用单边框架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95例患者,以原来的伤口为中心有限延长或者小切口复位,使用克氏针钢板螺钉内固定,外固定呈“H”型框架固定增加稳定性安装外固定。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95例患者在治疗6~18个月后进行走访调查,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时间6~14个月,平均时间为8个月。治疗效果参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秀82例,良好9例,合格3例,不及格1例,优良率为98%。结论高能量损伤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且微创是急诊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骨科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创伤骨科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内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外固定方式治疗。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4.47%,高于对照组的81.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患者采取外固定治疗方式可以使得骨折更快的痊愈,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手术操作简单,推荐使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严重pilion骨折患者均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从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26周(平均11.8周)。参照Maza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从疼痛步态、踝关节活动度以及软组织肿胀等方面进行功能评分,优9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 严重pilon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同期治疗四肢骨折伴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4月到200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伴皮肤缺损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均进行手法骨折复位手术和皮瓣植入手术。所有研究人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结果研究人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19例,其中真空渗液为13例,占7.69%。针孔感染的病例为3例,占1.78%,固定针松动为2例,占1.18%,断针例数为1例,占0.59%。术后随访时间为2.74±0.34年,最长时间为4年,最短时间为1.5年。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占1.78%。其中封闭性骨折为2例,占1.52%,开放性骨折为1例。结论采用外固定同期治疗四肢骨折伴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较好,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少,应加强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皮肤缺损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肌瓣联合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开放性骨折病例134例,入院后均急诊手术,骨折端恢复解剖复位后采用外固定固定。根据软组织缺损面积和部位设计合适肌瓣,以血供丰富和解剖部位邻近为原则。结果术后肌瓣、所植皮肤全部成活118例,皮肤和肌瓣部分坏死10例,单纯所植皮肤坏死6例。皮肤和肌瓣部分坏死者经换药修复8例,二次手术清创2例。术后随诊6个月到4年(平均2.2年),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不愈合发生。根据下肢肢体功能采用Johner-Wruhs评分法评价优良率94.8%。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肌瓣联合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尤其是较严重的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遵照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固定,采取病灶清除,Ilizarov环旋钮缓慢牵拉,使牵拉成骨,达到治愈骨髓炎。结果6例患者经随访全部治愈,延长长度最长达23cm,最短的6cm,平均15cm,延长时间3个月-1年,平均7个月,拆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6个月,无1例并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治疗慢性骨髓炎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痛苦小、不易复发等优点,疗效确切。

  • 标签: Ilizarov 胫骨慢性骨髓炎 骨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抑制神经外科手术上头疼痛反应方面的效果,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开颅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患者80例,所有患者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头皮局部麻醉,观察组则采用瑞芬太尼静脉注射予以麻醉处理,然后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之前、头固定时和上头之后的5min和12min的动脉压数据。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者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慢患者心率,但是瑞芬太尼的效果更为明显;在上头之后两组间的动脉压波动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可以保证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而且操作简便,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外科手术上头的疼痛反应。

  • 标签: 瑞芬太尼 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架 疼痛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采用双边外固定加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予以观察组双边外固定加压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合优良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采用双边外固定加压治疗效果显著,愈合效果良好,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双边外固定架加压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