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对食物变应原的不耐受程度,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诊治思路。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7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G(sIgG)浓度,观察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27例患者14种食物变应原s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鸡蛋>牛奶>鱼>大豆>螃蟹>西红柿>鸡肉、牛肉、小麦>玉米>猪肉、虾米>蘑菇。病例中总阳性率92.13%。结论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血清食物变应原sIgG检测阳性率高,提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食物的不耐受有一定的相关性,尽早发现患儿的不耐受食物,及时制定限食食谱,有望降低患儿的发病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物不耐受丘疹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糖尿病患者易接受的饮食治疗教育的方法。方法通过营养知识教育问卷调查表,对住院1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食物模型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并观察其教育效果。结果未经食物模型教育患者在营养知识问卷调查中得分为35—94分,通过食物模型教育后的患者营养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为89—100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物模型具有直观明了、形象逼真的特点来进行饮食知识教育,患者通过用眼看、用手模感受食物重量、体积、厚度便于掌握与实践,是一种较为满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形式。

  • 标签: 食物模型 糖尿病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探讨其病原性特征,评价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60例被确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相关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师或食物售卖者手拭子以及食物操作间涂抹样。结果全部60例食物中毒事件中,占比最大的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共16例,占比26.7%;占比第二位的致病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共8例,占比13.3%;占比第三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例,占比11.7%;其余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6例,占比10.0%;变形杆菌5例,占比8.3%;沙门菌4例,占比6.7%;志贺菌3例,占比5.0%;另有11例为其他致病原菌,占比18.3%。其中发生于春季的有12例,占比20.0%;发生在夏季的有20例,占比33.3%;发生在秋季的有24例,占比40.0%;发生在冬季的有4例,占比6.7%。结论在导致患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所有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是比例最高的两种病菌;从发生时间上来看,夏秋两季发生细菌性食物的概率较大,在生活中应当提高警惕。此外,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够迅速找出致病菌类型,找到致病污染源,对于有效控制病情,科学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食物中毒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快速检验法分析食物中毒和致微生物的有效性。方法总结了几种检验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验方式,并对介绍的方法进行逐一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快速检验法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出食物中的致病微生物。结论虽然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还应不断努力,研究出更为简便的检验方式。

  • 标签: 快速检验法 食物中毒 致病微生物 进展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的菌株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参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4789.7-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5-2012)等相关标准对72份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就诊的61例患者中,按病例定义认定为疑似病例者10人,可能病例10人,确诊病例25人,排除16人,主要症状为发热17.8%(8/45);腹痛91.1%(41/45);腹泻100%(45/45),腹泻次数最多11次/日;恶心46.7%(21/45);呕吐60.0%(27/45),头痛15.6%(7/45);头晕15.6%(7/45)。无危重症病例,所有现患病例经补液、抗菌和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现已全部出院。结论依据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食品卫生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1-1996),认定本次事件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病原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检验室检测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结果从患者的肛拭子、厨房的涂抹拭子(刀、砧板、胶篓)检出生物学特性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食用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导致的事故。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发生在我区的食物中毒事故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提出食物中毒事故调查与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一些改进手段和措施,对以后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选自我区发生的7起食物中毒的事故,食物中毒人员总共有191例,其中女性食物中毒人数91例,男性食物中毒人数100例,本次研究临时组建了中心公卫科参与调查人员为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小组,他们详细而且仔细的分析和总结了这7起食物中毒事故的有关资料,同时,发现了这些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我区发生的7起食物中毒事故资料,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不分性别、年龄和场所,但是,发生的场所在餐馆饭店的例数最多,占到57.14%,学校次之,占到28.57%。结论食物中毒可导致多种疾病,事件发生后易引起社会民众的关注,若处置不当影响范围广泛,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发生食物中毒时,应采取多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控制食物中毒的程度,今后应该针对每次中毒事件多总结经验,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食物中毒事故 处置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韶关农村地区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各变应原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韶关农村地区5596名小学生,做儿童食物过敏初筛问卷。将其分为症状组和对照组,做食物过敏详细问卷、皮肤点刺试验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观察韶关农村地区儿童的过敏性疾病及食物过敏的流行强度、症状及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完成儿童食物过敏初筛问卷的5139名小学生中,17.1%自诉曾因进食某种食物或某类食物而引起疾病或问题。选择其中349人做儿童食物过敏详细问卷,有11种食物被诉儿童进食后曾引起疾病。进食后出现症状的次数,有9.2%只发生过1次,有3.4%发生过2至4次,有4.9%发生过4次以上。各变应原及血嗜酸性粒细胞与食物过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的相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物过敏与虾、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皮炎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有明显关联。结论韶关农村地区儿童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虾、蟹、鱼、蚝、芒果。症状常累及消化系统、皮肤和呼吸系统,以表现为皮肤者最多。尘螨、蟑螂是儿童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近十二个月有喘息、曾有持续六个月的痕疹、湿疹是儿童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有兄弟姐妹是保护因素。食物过敏与虾、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皮炎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有明显关联。

  • 标签: 儿童 食物过敏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坝坝宴群体性就餐食物中毒应急检测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日我中心处置的32例农村坝坝宴群体性就餐食物中毒疫情,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整个过程及质量控制,探讨如何在农村坝坝宴群体性食物中毒疫情中最短时间内找出病原菌,对疫情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农村坝坝宴 群体性就餐 食物中毒 应急检测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的原因,明确病原体,为防控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检测依据。方法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7、《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WS280-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一法)》GB4789.10-2010对此次事件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PFGE分子分型的标准实验室规程对阳性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检测。结果从病人肛拭中分离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业人员肛拭中分离出1株金葡、食品中分离出3株金葡、病人肛拭中经荧光RT-PCR检出诺如Ⅱ型核酸阳性2例。

  • 标签: 食物中毒 脉冲场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粉店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性质和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描述性分析这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结果这次食物中毒发病经过与临床表现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征;该粉店加工过程存在严重的管理缺陷。结论加强粉店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与粉店的卫生监督,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物中毒原因,为预防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7月我县境内发生的一起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资料。结果该例食物中毒中剩余食物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6.7%;病人呕吐物和腹泻物沙门氏菌检出率为l00%;餐饮具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3.3%;厨房用具沙门氏菌检出率为55.6%;冷藏间储藏熟食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7.3%。结论沙门氏茵是引起细茵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茵之一,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夏秋季节尤多,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

  • 标签: 沙门菌 食物中毒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餐饮业食物中毒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分析,探讨食物中毒案件法律适用方面的疑惑。方法对餐饮业食物中毒卫生行政处罚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分析。结果《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餐饮业食物中毒的罚则针对性不强。结论建议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标签: 餐饮业食物中毒 法律适用 食品安全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定性及确证。结果经确认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将亚硝酸盐误当食盐投入菜中误食所引起的中毒事件。结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服务行业对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管理,防范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在病人接受治疗前后要妥善保存好食物中毒病例的呕吐物、洗胃液、腹泻便及血液等样品对实验室的检验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
  • 简介:摘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 标签: 食物中毒事件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