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宫腔填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宫腔填纱条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采用宫腔填纱条治疗后,其中58例出血情况均获得有效控制,治疗有效率为96.67%(58/60),且均保留子宫,其中有2例患者因胎盘早剥治疗无效而需实施子宫全切术。术后采用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仅3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5.0%(3/60),且经持续治疗后全部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产褥期子宫出血症状。结论宫腔填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非常显著,且能快速止血,并能良好保留子宫,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的应用与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剖宫产术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直肠给药米索前列醇和肌注缩宫素,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组常规直肠给药米索前列醇和肌注缩宫素基础上给予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比较结果。结果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组止血效果、血红蛋白浓度、术中、术后的出血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组感染概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剖宫产术患者行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效果明显,可更好改善血红蛋白浓度,减少出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顽固性嵌甲型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顽固性嵌甲型甲沟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抜甲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81.8%,复发率是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73.3%,复发率是33.3%,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顽固性嵌甲型甲沟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C-反应蛋白、24小时尿蛋白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9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对象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4小时尿蛋白水平,观察组间差异。结果CKD3期、CKD4期、CKD5期三组患者的CRP和24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CKD3期、CKD4期比较,CKD5期组患者的CRP水平有显著差异,而24h蛋白尿的水平则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CRP和24h尿蛋白水平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因子,CKD5期患者CRP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和纱条填塞用于产后出血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后出血的6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3例,一组给予宫腔球囊填塞对出血进行治疗,另一组给予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最后一组给予纱条填塞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比较这三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比较其优劣。结果三组方法的止血效果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球囊填塞止血的时间快于其他两组,能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条填塞、宫腔球囊和B-Lynch缝合止血的成功率相似均能成功止血,但是宫腔球囊填塞止血的速度要快,应对危险性出血的效果好,能达到很快的止血效果。因此在实际治疗产妇产后出血过程中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对医生挽救产妇的生命极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患者尿蛋白与尿肌酐(UPCR)比值和24h尿蛋白(U-TP)定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指标在评估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330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标本,对所有患者留取随机尿采用终点法检测UPCR比值水平,并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进行24U-TP定量检测。结果按尿蛋白定量分组,将24U-TP分为四组,第1组<0.15g/24h、第2组<1g/24h、第3组<3.5g/24h、第4组>3.5g/24h、显示随机尿UPCR比和24U-TP定量结果随分组的增加有明显增加趋势,各组24U-TP定量与UPCR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第1、2、3、4组UPCR比与24U-TP定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2、0.881、0.951、0.844(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机尿标本检测UPCR比值可作为病理性蛋白尿患者方便、准确评估尿蛋白的方法,可替代24hU-TP定量应用于监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或者对24hU-TP定量与UPCR比值结合分析,以更好的评估病情,协助临床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抗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剂类型与前两代予以比较,同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给药方式及用药剂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为11.23,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且低于第二代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主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且具有明显的药理学特征。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熟练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理学特征才能更好地为头孢菌素的合理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护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支架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准确性与优越性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支架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远程监护组和动态监护组,各40例。动态监护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远程监护组采用远程心电监护,观察两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监测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监护组的基线漂移例数、平均漂移距离与动态监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心电监护可实时准确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的进一步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