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端侧缝合联合局部应用GM1对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为周围神经长段距离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将A、B、C组建立右侧腓总神经缺损10mm的动物模型,A组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对照组);B组为神经端侧缝合修复组;C组为端侧缝合联合应用GM1修复组,与B组同样的端侧缝合方法缝合。进行大体指标观察及足印分析;术后20周进行电生理、透射电镜、甲苯氨蓝染色、HE染色、检查计算神经轴突数,测定肌湿重、肌肉横截面积比例分析。结果各组缺损远端腓总神经都有一定程度再生,在各个时期的胫神经功能指数无显著差异,A组、C组的大鼠右侧胫前肌复合动作电位、右侧运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腓总神经功能指数、胫前肌肉湿重及肌细胞横截面积比例、神经轴突数目好于B组,而C组与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1、端侧缝合术后局部应用外源性GM1修复组神经再生质量、功能恢复情况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结果均优于单纯端侧缝合组;2、外源性GM1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生长防止骨骼肌萎缩;3、端侧缝合联合应用GM1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78例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39)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n=39)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的治疗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老年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70例,将有脑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体征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无脑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体征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头颈部的侧支循环通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0例患者中65例(92.86)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有36例(51.43)后交通通脉侧支开放,有18例(25.71)颈外动脉到颈内动脉侧支开放;70例患者中未发现侧支循环的有3例,建立了1个侧支循环通路的有27例,建立了2个侧支循环通路的有32例,建立了3个侧支循环通路的有8例。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的了解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充分,以及侧支循环通路的建立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踝骨折后侧与外侧钢板固定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86例外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术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术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固定效果显著,患者能尽早恢复功能锻炼,预防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单侧Cage椎体融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髓核摘除单侧CAGE椎体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双侧侧CAGE椎体融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单侧Cage椎体融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复发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7例复发,其复发率为14%,而实验组患者随访后未发现1例复发情况,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有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术(胎儿分娩初期进行45°会阴侧切)。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会阴切除术(胎儿分娩初期进行25°~30°会阴侧切),两组患者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切口缝合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6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8.4±0.3)min,对照组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0.5±1.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占(7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按照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法进行固定,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采用Gammall型钉固定法进行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2个月X线结果显示,实验组有39例(95.1%)患者骨折愈合较好,对照组有32例(78.0%)患者骨折愈合较好,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法进行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骶支具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Cobb角10°~19°总有效100%;Cobb角20°~29°总有效82.00%;Cobb角30°~40°总有效40.00%;经对比,发现Cobb角10°~19°治疗效果明显高于Cobb角30°~40°,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能够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于轻度、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更为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指末节掌侧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的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改良掌侧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治疗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患者11例13指,其中男7例8指,女4例5指;年龄22~53岁,平均34.8岁。致伤原因切割伤3例,挤压伤4例,机械伤4例。损伤指别拇指3指,示环小指各2指,中指4指。指端软组织缺损范围0.8cm×0.5cm~1.5cm×1.2cm。均伴骨外露及甲床远端部分缺损,甲床残留约1/2~1/3。所有患者采用掌侧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和周围皮肤相近,指甲外形和健侧指相似,外观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0指,良3指,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改良掌侧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术后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单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尿道输尿管软镜(观察组,76例)与皮肾镜(对照组,76例)治疗单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住院天数、清石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单侧肾结石,其血红蛋白下降(2.4±2.0)g/L,住院(4.9±2.0)d,并发症发生率3.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大小及清石率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单侧肾结石时,可以采用尿道输尿管治疗,相较于传统的皮肾镜治疗方式而言,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天数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小等优势特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9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4)应用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n=45)应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就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1.11%,稍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2%(P>0.05)。结论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手术时间较短,痊愈快,住院费用低,且无严重并发症,兼顾了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诊断结果。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CT诊断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诊断之后,再对诊断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所有患有该病症的患者之中,有25例患者属于腰椎间盘侧型突出神经根管前壁内侧,而表现出神经根管有黄韧带肥厚的患者有20例,委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20例,其余5例患者表现为神经根管狭窄。面对患者这些病症的变化情况,需要对患者的椎间盘组织有所了解,然后再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对患者肥厚的韧带予以切除,并且扩大患者的神经通道。在对患者完成治疗之后,检查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使用CT诊断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予以诊断,诊断结果明显,并且诊断结果能够清晰的反映出腰椎间盘小关节突增生性狭窄以及肥大的症状,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能够给后期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旋转推进瓣法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98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旋转推进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健患侧鼻唇部对称性指标对称率及上唇与鼻部的主观满意评分。结果患儿术后健患侧唇峰口角距不对称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儿术后健患侧鼻底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宽对称率、健患侧鼻孔高对称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医生对患儿鼻部和上唇的VAS满意评分(7.98±1.2)分,显示手术结果较为满意。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治疗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初步改善患儿健患侧对称率,要得到更优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精细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