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应用中中药注射剂所产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8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并且针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结果108例患者当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神经系统、胃肠系统以及皮肤及附件是非常常见的,各占14.81%、19.44%、31.48%,三种器官损害占了65.73%,与其他器官损害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个体因素9例,占8.33%,输液速度过快13例,占12.04%,剂量过大、时间过长20例,占18.52%,配伍失误26例,24.07%,结果药证不相符40例,占37.04%。其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就是结果药证不相符所引起的,与其他因素相比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病情进行辨正的用药,严格了解中药药物的适应证,在用药之前应该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重视临床用药的方法准确掌握用药的剂量,加强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实时观察,重视临床药物的配伍方法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有效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分析2011—2013年南昌市第一医院中药注射剂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状况,寻找其使用规律及发展趋势,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出2011—2013年所有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相关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销售金额等,计算各类别药品的年销售金额、DDDs和DDC,并分别选取年销售金额和DDDs前10位的单品种中药注射剂,分析本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情况。结果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较2011年临床销售金额增长158%。用于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居临床使用之首。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仍然广泛,有必要加强用药监督与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相关药物不良反应( ADR )进行统计和分析, 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对医院 2009 年 1月 1 日 -2019 年 12月 31 日 收集的 21 例中药注射剂相关 ADR 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 例 中药注射剂相关 ADR 中, 60 岁以上患者 11 例,占 52.38% 。涉及品种包括注射用血塞通( 7 例)、参麦注射液( 5 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4 例)、杏芎氯化钠注射液( 2 例)、康莱特注射液( 2 例)、参芪扶正注射液( 1 例)。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其他还包括面部潮红、胸闷及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关节疼痛、寒战等。 结论: 导致 中药注射剂发生 ADR 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患者因素。通过严格遵照说明书用药、注意相关影响因素、加强 ADR 监护以及积极处理 ADR ,能够降低中药注射剂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用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时间区间为{2019.6-2020.6},成立中药注射剂规范护理内容,选取在此期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888例患者,男性500例,女性388例,分析在此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和药物相关问题。对比规范性护理前后,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分析。结果:护理前用药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