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0例肠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自制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及其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痊愈时间、住院时长、肠瘘回收量等多项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痊愈时间、住院时长、肠瘘回收量多项指标结果分别是(158.09±11.17)次、(29.40±5.13)天、(55.49±7.17)天、(12488.09±1077??57)ml,其各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瘘患者采用自制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及其护理方式后,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切口恢复,提高了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自制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肠瘘口;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103
简介:摘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可方便患者术后活动,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保证护理安全基础上还可以减轻日常护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临床应用的发展及相关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以探讨合理科学的更换时间间隔,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合理.关键词胸腔引流;水封瓶;更换时间Researchprogressonthereplacementtimeofdisposablewater-sealedbottleincloseddrainageofpleuralcavity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2-01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断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湿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痰液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相对比,前者更能够有效满足气管切开患者对于气道温化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表现。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经抽签法处理相关人群,分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纳入的患者人数相同。对照组和观察组所用的护理方式不同,两者接受的护理依次为常规人工鼻湿化护理、恒温恒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化护理,随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气道受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与气道受损发生率等数值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为其提供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模式,给出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在患者疾病症状改善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双血培养瓶培养法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因在外院行单侧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怀疑假体周围感染的32例患者行双血培养瓶培养和拭子培养,其中男性10人,女性22人,膝18例,髋14例。纳入标准:单侧初次髋膝关节置换;年龄〈80岁。排除标准:既往风湿免疫病史;既往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应用史;年龄〉80岁;2周内应用抗生素。记录阳性例数,及各培养结果的菌种类别。通过骨与肌肉感染病学会(MSIS)的诊断标准来确定患者是否为假体周围感染,计算两种培养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并通过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通过骨与肌肉感染病学会(MSIS)诊断标准有20例被确诊为假体周围感染,其中急性感染2例,慢性感染18例。双血培养瓶法培养的阳性率为19/32(59.4%),拭子培养阳性率为11/32(34.4%)。培养出的病原微生物以表皮葡萄球菌(7例)及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为主。双血培养瓶培养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0%、91.7%,拭子培养法分别为55.0%、100%。卡方检验(确切慨率法)提示两者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结论双血培养瓶培养法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及敏感性,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人病原微生物学检查中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硬度封闭式吸痰管与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损伤性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120名观察对象参与,均为我院接收的人工气道患者,借助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患者分为五组:A组,吸痰管邵氏硬度(78度),B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0度),C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3度),D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5度),E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7度),以吸引效果、气道黏膜损伤表现为比较标准,对不同硬度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吸痰有效率70.00%,B组吸痰有效率84.00%,C组吸痰有效率94.00%,D组有效率95.00%,E组吸痰有效率94.00%,其中D组吸痰有效率最高;吸痰管应用后,A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0.00%,B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2.00%,C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2.00%,D组气道黏膜损伤率21.00%,E组气道黏膜损伤率31.00%,其中A组气道黏膜损伤率最低。结论:吸痰管邵氏硬度85度时吸痰效果最好,但气道黏膜损伤率最高,吸痰管邵氏硬度78度时气道黏膜损伤率最低,因此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的视觉情况谨慎选择封闭式吸痰管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