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患者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前后HAMD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84.09%(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定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抑郁状态,加强患者身体机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IABP治疗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心理状态,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研究分析我院接诊的心内科应用IABP治疗的患者19例作为护理对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心理状态,并向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患者在术前存在的心理状态主要有焦虑、紧张和恐慌等,术后存在的心理状态是烦躁、依赖和不配合等;对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好转,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前对比存在差异。结论:在IABP治疗中,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帮助疗效提升。
简介: [摘要]近年来,由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临床护士不仅要面临紧张的工作,频繁的倒班,还要时刻保持维权的意识,由此导致其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基于临床工作性质的要求,护士值夜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频繁的倒班及高负荷的夜班工作使夜班护士身心俱疲。加之近年来出现的医闹事件,给夜班护士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护士畏惧和厌倦夜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级医院,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应关注临床工作中轮值夜班护士的焦虑状况,疏导其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士心理适应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患有银屑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进而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银屑病的患者90例,根据病人已有的先例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和在康复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结果: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90名病人进行了心理护理,发现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护理效果,缓解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病人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最后的护理效果,且大部分患者在被护理的过程中其心态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仅仅使用药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能达到最佳,想要更好的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在对皮肤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门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及心理状态。方法:选择 2021年9月至 2022年6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门诊患者30 例,采用抽样调查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32.33±2.8、抑郁评分:33.23±2.5比研究组高,P<0.05;对照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负面情绪,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60例已经确诊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60例患者对自身肺癌病情的知情程度不同,其中包括“完全知情”“部分知情”和“不知情”,每组均为20例患者。对60例肺癌患者均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选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评估工具,分别于“化疗后”“出院前”作为评估时间。结果:据评估,在化疗后“完全知情”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高于“部分知情”和“不知情”患者(P<0.05);在出院前,“完全知情”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但“部分知情”“不知情”患者在出院前其HAMA、HAM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完全知情”患者(P<0.05)。结论:对病情知情程度不同,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同,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负性情绪。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通过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分娩知识教育和疼痛管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两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提高分娩自信心,同时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讨论部分深入分析了护理干预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认为这些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初产妇的分娩体验,提高分娩质量。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中对初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差异及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