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健康饮食护理在胃癌介入治疗后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行介入治疗后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健康饮食护理在胃癌介入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改善胃癌患者的饮食状况,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背景:单一的手术、放疗、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疗效均欠佳,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MDT)越来越受重视。目的:探讨术前FOLFOX、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一2013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或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54例患者纳入研究,FOLFOX组29例,XELOX组25例。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3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RR)为55.6%(30/54),FOLFOX、XELOX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OLFOX组(P〈0.05),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FOLFOX组(P〈0.05)。45例患者经腹腔镜切除肿瘤,9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未切除肿瘤,FOLFOX、XELOX组间手术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XELOX组术后病理分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FOLFOX、XELOX方案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目的:研究螺旋CT及MRI用于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根据患者在治疗前接受检查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MRI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患者胃内病灶患者例数的检出率和胃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外病灶患者例数的检出率和胃外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接受螺旋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检出率,MRI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背景:胃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基因筛查对胃癌高危人群预警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上海某地区胃癌易感基因谱,并评估多基因危险度。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的原发性胃癌患者152例,以人口学特征相匹配的非消化道疾病、非肿瘤患者152例作为对照。采用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多态性,筛选出胃癌的易感基因,分析多基因的交互作用,采用DEMCHUK模型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估。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易感基因包括CYP2E1、NAT2M1、NAT2M2、NAT2、XRCC1194、MTHFRA1298C、VDRTaqⅠ,多因素分析筛显示胃癌的易感基因型为CYP2E1(C1/C1)、NAT2M1(T/T)、NAT2M2(A/A)、XRCC1194(T/T)和MTHFRA1298C(A/C)。除MTHFRA1298C(A/C)与NAT2M1(T/T)和NAT2M2(A/A)基因外,其他基因之间存在明显协同作用(P<0.05)。多基因危险度分析显示多基因联合的OR值与基因频率高度相关,随着易感基因数目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增加。结论:胃癌易感基因型为CYP2E1(C1/C1)、NAT2M1(T/T)、NAT2M2(A/A)、XRCC1194(T/T)和MTHFRA1298C(A/C),携带多种易感基因可明显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
简介:背景: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序中,胃癌分居第二和第三位。探索方法简便、敏感性高的非侵入性指标以筛选出胃癌高危人群接受胃镜检查是胃癌普查的有效途径。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FF3)作为胃癌筛查血清生物学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49例胃癌患者和29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FFs浓度,以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TFF1、TFF2、TFF3对胃癌的诊断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TFF3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3.57±19.49)ng/mL对(29.97±14.20)ng/mL,P<0.01],两组间TFF1、TFF2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FF1、TFF2、TFF3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56、0.56和0.83,TFF3诊断性能最高;以33.0ng/mL为TFF3cutoff值,相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3%和82.8%,预测胃癌风险的OR值为8.27。TFF3血清浓度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TFF3是一个有应用前景的非侵入性胃癌筛查生物学标记物。
简介:目的探讨经胃镜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内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在胃镜直视下对23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首先用胃镜确定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B超胃造影测出肿瘤区域胃壁的厚度。根据肿瘤的体积大小计算出需要植入粒子的数量。将^125I粒子源装入粒子枪内,进行高压灭菌,通过胃镜活检孔插入,^125I粒子专用注射针.直接刺入肿瘤组织内,将^125I粒子植入。术后进行胃镜、CT及彩超等的复查、随访。结果23例患者每例植入^125I粒子的数量8~15枚不等。接受手术1~3次。植入术均安全完成。^125I粒子植入1周后5例出现上腹部饥饿性痛伴呕血、黑便,12例感乏力,3个月后19例自觉症状消失,食欲增加,体重增加2~5kg。血液生化检查未见异常。CT、彩超复查7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消失,6例肿大的胰头较前明显缩小,肝、肺转移无明显变化,生存时间最长已超过32个月。结论胃镜直视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组织内放疗治疗晚期胃癌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以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作阳性对照。结果CK20mRNA术前阳性表达率为32.9%,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P〈0.01),而与TNM分期、肿瘤的部位、病人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CK20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干术前(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一例阳性表达,胃腺癌细胞株BCK-823均为阳性表达。结论CK20mRNA作为标志物用于检测胃癌的血循环微转移是可靠的;手术操作可促使肿瘤细胞释放入血。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水平和胃癌的关系。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间选取210例患有胃病疾病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的患者首先进行胃镜下活检,研究人员根据活检的结果将患者的病种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三组。然后对所有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来检测空腹血清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研究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和胃癌关系。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可知,三组患者的PGⅡ、G-17水平及PGR(PGⅠ/PGⅡ)水平都有明显差异,胃癌组的PGR水平要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PGⅡ以及G-17水平都要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Ⅰ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以知道PGⅡ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55/70)、82.14%(115/140);PGR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71%(25/70)、92.86%(130/140);G-17检测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45/70)、89.29%(125/140)。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联合检测胃癌患者可以提早诊断出胃癌,提高胃癌诊断率,尤其是G-17联合PGR检测。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让患者提早接受治疗,从而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的推广这种检测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OCU)与螺旋CT扫描(MSCT)用于评估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石柱县人民医院和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胃镜确诊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周内行OCU和MSCT检查,评估术前肿瘤分期情况,术后将切除组织送病检,了解肿瘤病检分期,对比OCU和MS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以及OCU与MSCT的结果差异。结果术后病检结果回报T1期14例,T2期23例,T3期29例,T4期20例;N0期22例,N1期13例,N2期27例N3期24例。经配对卡方检验可知,OCU检测T分期和N分期与病理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验T、N分期结果中高度一致,且检测T分期一致性高于N分期(Kappa值分别为0.729和0.485);MSCT检测T分期和N分期与病理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验T、N分期结果中高度一致,且检测T分期一致性低于于N分期(Kappa值分别为0.535和0.718)。OCU检测肿瘤T分期准确度为80.23%高于MSCT66.28%(P〈0.05);OCU检测肿瘤N分期准确度为61.63%低于MSCT79.07%(P〈0.05)。结论OCU和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OCU对术前T分期诊断优于MSCT,而对于N分期的诊断MSCT优于OCU,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我们通过服用西甲硅油联合链酶蛋白酶后胃镜下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及早癌检出率的变化,研究二者在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640例,随机分成研究者及对照组,每组320例。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10分钟口服10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研究者在检查前20分钟加服链酶蛋白酶及西甲硅油。由内镜室高年资内镜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可疑病变活检送病理,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清晰度、检查时间、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结果:研究组视野清晰度A+B级达90%,对照组视野清晰度A+B级6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为(6.05±1.59)min,常规组操作时间为(6.88±1.64)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45.4%,对照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链酶蛋白酶胃镜检查前口服可以使检查时的视野更加清晰,避免不良干扰.增加了内镜下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查效率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