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2002年12月~2004年4月在我院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并将其与国外类似报道比较.方法对相应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117例穿透性角膜移植.其中男性82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5.5±18.7(8~75).角膜移植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38例(33.48%),其中,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疤痕及大泡性角膜病变占第二位,各17例(14.53%),随后为移植片排斥、真菌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以及原因不明角膜白斑.圆锥角膜平均年龄为21.83±8.3(15~33),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大泡性角膜病变平均年龄为60±16.65(25~84),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大泡性角膜病变依次是角膜移植最常见原因.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 平均年龄 角膜白斑 大泡性角膜病变 疤痕 外伤后
  • 简介:目的:观察tumstatin肽对体外培养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P38MAPK蛋白表达影响,初步探讨tumstatin肽抗视网膜内皮细胞迁移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tumstatin肽(T8肽)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下RF/6A细胞(恒河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T8肽对VEGF刺激后15,30,45,60minRF/6A细胞P38MAPK蛋白水平变化。结果:Tumstatin肽对RF/6A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且可抑制VEGF对RF/6A细胞促迁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正常情况下,RF/6A细胞无P38MAPK蛋白表达,但VEGF可诱导其表达P38MAPK蛋白,而tumstatin可抑制VEGF诱导RF/6A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加入20mg/LT8肽30,45,60min时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umstatin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其作用可能与P38MAPK通路有关。

  • 标签: TUMSTATIN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迁移 P38MAPK
  • 简介:目的方法比较显微镜下与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手术疗效。随机选取孔源性RD患者48例(48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A)14例(14眼),与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B)共34例(34眼)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释放视网膜下液体后硅胶块填压及环扎,确认裂孔位于巩膜嵴上,如术中眼压过低,则玻璃体腔内注入空气或C3F8。术后定期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视网膜下液体吸收情况及冷凝反应。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A患者术后100%视网膜裂孔闭合,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提高12眼,矫正视力〈0.3者4眼(33.3%),≥0.3者8眼(66.7%),另外2眼视力不提高。其中,视网膜下液体吸收者缓慢者2眼(16.7%),6天后完全吸收。冷凝反应0级1眼(8.3%),Ⅰ级4眼(33.3%),Ⅱ级8眼(66.7%),Ⅲ级1眼(8.3%)。B患者术后100%视网膜裂孔闭合,3例未复位,2次手术后成功复位,矫正视力〈0.3者12眼(35.3%),≥0.3者22眼(64.7%)。冷凝反应0级3眼(8.8%),Ⅰ级4眼(11.8%),Ⅱ级25眼(73.5%),Ⅲ级2眼(5.9%)。结论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相对简单,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更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镜 双目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性巩膜暴露术与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疗效。方法将73例(73眼)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2。A进行单纯性巩膜暴露术,B进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比较2术前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术后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术前2翼状胬肉突人角膜缘长度差异统计意义(P〉0.05)。术后B比A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短,差异统计意义(P〈0.01)。A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B高,差异统计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性巩膜暴露术更有效。

  • 标签: 翼状胬肉 单纯性巩膜暴露术 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 复发率
  • 简介:<正>麻风病可原发或继发损害眼睛,几乎可使眼织受累,但均以眼前段为主,其中角膜、虹膜损害后果最为严重。如眼、面神经受损可引起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致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甚至眼球萎缩。麻风可使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而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最后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我们对上海地区收住麻风病人178例进行了眼疾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风病患者 麻风病人 角膜溃疡 上海地区 眼前段 虹膜睫状体炎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60以上老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对临床收治60以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70只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观察其临床疗效,包括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方面的评估.结果术后第1天,第1周,第1、3、6月眼压均控制良手术成功率高,副反应小.讨论60以上老人眼球尤其是角膜缘处发生特殊组织学改变,使其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丝裂霉素C等使用更加受限,而生物羊膜副反应较小,且可以长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60岁以上老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生物羊膜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比较面神经垂直段CT定位和解剖定位。方法15例开颅取脑后颅底标本,对面神经管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颈静脉窝外侧壁与前壁水平之间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并与64层螺旋CT测量进行比较。结果尸骨直接测量与CT测量结果分别是(3.01±0.65)mm与(3.09±0.68)mm,(10.98±1.72)mm与(10.98±1.64)mm,(3.99±1.23)mm与(3.91±1.17)mm,(8.32±1.86)mm与(8.24±1.92)mm;种方法测量值差异统计意义(P〉0.05)。结论CT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面神经管 计算机断层摄影 人体测量
  • 简介:目的:比较雷珠单抗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PDT治疗湿性AMD患者和23例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湿性AMD患者资料比较在治疗后1,3,6mo视力、OCT及FFA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3mo视力均得到明显提高,统计意义上无显著差异,雷珠单抗有2例(9%)患者在治疗后6mo出现视力回降现象,PDT患者在术后3mo及术后6mo视力变化稳定。结论:雷珠单抗和PDT治疗湿性AMD,均能有效控制湿性AMD患者病情发展并能改善患者视力,种疗法疗效比较在短期内无统计意义,但是术后6mo,PDT稳定性优于雷珠单抗。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杰金淋巴瘤(B—cellnon-Hodgkinlymphoma,NHL)中Skp2,p27和PTEN表达。方法:收集1995年到2011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化法分别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NHL(n=30)标本中Skp2,p27和PTEN表达,以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n=10)作为对照。以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作为眼附属器B细胞NHL分类标准。结果:Skp2,p27和PTE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而与病例类型有关。眼附属器B细胞NHLSkp2表达率与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著增高。p27,PTEN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著降低。随眼附属器B细胞NHL病理分级提高,Skp2表达显著增高,p27和PTEN表达显著降低。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中,Skp2分别与p27,VFEN成负相关,p27和PTEN成正相关。结论:Skp2表达升高,p27,PTEN蛋白缺失以及可能与眼附属器B细胞NHL发生有关;其中在MALT外边缘区DLBCL中,三种蛋白存在相关性。联合三种蛋白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NHL不同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附属器 非霍杰金淋巴瘤 SKP2 p27kip PTEN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
  • 简介:目的:分析泪道阻塞性疾病住院患者构成特点,探讨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4-01在我院眼科以泪道阻塞性疾病住院治疗578例709眼患者资料,对年龄、性别、族别、职业、长期居住地、泪道手术史、眼睑外伤史、眼部炎症及鼻部疾病、阻塞部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患者578例中,年龄6月~72,平均39.7±8.42。男女患者性别比为1颐1.66(217颐361)。族别方面汉族占64.2%,回族占22.3%,东乡族占11.3%,其他少数民族占2.2%。职业方面农民占62.5%,工人占17.0%,司机占7.1%,其他职业占14.4%。长期居住地方面乡村占61.3%,县镇占23.7%,城市占15.1%。未曾行泪道手术患者占87.5%,曾行次手术患者占10.6%,曾行次以上手术患者占1.9%。有眼睑外伤史患者4.0%。常见阻塞部位±次为鼻泪管、泪总管、泪小管、下泪小点。结论:泪道阻塞性疾病病因是多因素,具有性别、年龄、族别、职业、眼部炎症及鼻部疾病等因素分布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进步明确族别与发病率关系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泪道阻塞性疾病防治。

  • 标签: 泪道阻塞性疾病 疾病谱 住院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心电图改变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2009-06/2011-03在我院眼科住院113例DR患者心电图和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R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以ST-T改变为多见.非增殖期心电图异常25例(61.0%),增殖期59例(81.9%),差异显著.在心电图异常DR患者中处于增殖期病例比例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与心电图正常相比,心电图异常也伴有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与正常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显.结论:DR作为糖尿病严重眼部并发症多伴心血管系统病变发生和血糖控制不良情况.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液功能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成:A20个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20+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术前,术后1mo,术后3mo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价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泪膜功能变化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结果病人术后lmo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多,差异统计意义(P〈0.05),而术后SchirmerI与术前相比无统计意义,术后3moBUT,SchirmerI,CFS与术前相比无统计意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早期对泪膜功能有影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早期对泪膜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

  • 标签: 翼状胬肉 泪膜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干眼症患者睑板腺情况。方法:选取2015-11/2016-04就诊于我院干眼症患者301例598眼,按年龄分为8,分别为A~H。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各组干眼症患者睑板腺腺体缺失情况、腺体形态变化、睑板腺开口阻塞及睑酯情况,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睑板腺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睑板腺腺体缺失,各组之间腺体缺失面积比较,差异统计意义(χ~2=336,P〈0.05)。A腺体数目无减少,B~H各组之间腺体数目减少比较,差异统计意义(F=36.4357,P〈0.05)。腺体形态从40开始逐渐变细,其与年龄呈反相关。睑板腺开口阻塞情况及睑酯性状,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客观精准地检查出干眼症患者睑板腺情况,提供不同年龄段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变化规律量化结果,为干眼症病因诊断提供判断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睑板腺 干眼症 眼表综合分析仪
  • 简介:目的探讨2种治疗萎缩性鼻炎手术方法优劣.方法100例萎缩性鼻炎随机分为2,56例行鼻腔黏骨膜下充填硅胶术(A),44例行鼻前孔缩窄术(B).结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鼻前孔缩窄术高于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P<0.05),并发症鼻前孔缩窄术明显少于鼻腔黏骨膜下充填术(P<0.05).结论鼻前孔缩窄术治疗萎缩性鼻炎安全有效,要优于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

  • 标签: 骨膜 萎缩性鼻炎 鼻腔 手术治疗 并发症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压抑膜遮盖与眼罩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弱视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采用种方法治疗53例大龄儿童弱视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压抑膜遮盖法治愈率为15.6%,好转率为62.5%,眼罩遮盖法治愈率为9.5%,好转率为52.4%,种治疗方法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弱视依从性好,其实际应用效果优于眼罩。

  • 标签: 弱视 压抑膜 眼罩 遮盖疗法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白内障术前剪睫毛与不剪睫毛分析,探讨更适于眼科患者术前眼部备皮方法。方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和对照,每组50例(50只眼)。实验不剪睫毛,同时应用粘贴手术巾,对照术前剪睫毛,比较间眼部刺激症状及眼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比较统计差异;间均无眼内炎发生。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不剪睫毛同时联合用粘贴手术巾有利于减轻眼部刺激症状,无眼内炎发生,较剪睫毛更适用于眼部备皮。

  • 标签: 白内障 剪睫毛 比较
  • 简介:目的:用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法比较4%多聚甲醛固定液、4%戊二醛固定液和Davidson固定液固定豚鼠眼球固定效果,筛选最佳眼球固定液和固定时间。方法:取正常豚鼠眼球分6,每组5只,I眼球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24h、域眼球放入4%戊二醛固定液固定24h;Ⅲ~V眼球放入Davidson固定液分别固定3、6、24h;遇眼球在Davidson固定液中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中再固定48h。常规制片、PAS染色、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固定效果。结果: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固定效果最为理想,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再固定48h固定效果与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固定效果接近,这固定液固定眼球切片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结论:Davidson固定液对豚鼠眼球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种固定液,豚鼠眼球用Davidson固定液固定后,可将其转移到中性甲醛中长期保存,其固定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固定液 眼球 PAS染色 Davidson固定液
  • 简介:丙烯酸酯和硅胶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这种晶状体各有优缺点,本文综述了它们在本身材料(化学和物理特性)、植入特性、白内障术后效果和并发症(视功能、生物相容性、眼内炎、后囊膜混浊和晶状体钙化、前囊膜收缩和位置变化)、联合手术中应用(与硅油黏附性、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等方面的比较

  • 标签: 丙烯酸酯 硅胶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目的:评估和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常规爆破、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核硬度芋~郁级白内障159例159眼,随机分为常规爆破41例41眼、扭动爆破63例63眼及扭动持续55例55眼,分别采用常规爆破、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2wk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累积能量复合参数(cumulativedissipatedenergy,CDE)以及最佳矫正视力情况。结果:术后2wk,芋级核和郁级核常规爆破CDE均明显少于扭动爆破和扭动持续P〈0.05);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常规爆破明显大于其余,差异统计意义(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爆破模式、扭动爆破模式及扭动持续模式均能有效、安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手术,视力提高无明显差异,但相比较而言,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效率更高,对角膜内皮保护也更好。

  • 标签: 超声乳化摘出术 常规爆破模式 扭动爆破模式 扭动持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