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简介:众所周知,凝血酶是在凝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酶,其通过特异性水解血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而发挥凝血作用。而直接凝血酶拮抗剂(Directthrombinantagonists)可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其选择性高、作用于凝血途径单个酶的某一部位,可固定剂量口服或皮下给药。无需检测;且为非动物源性,无携带病原的危险,疗效和安全性更加优化。但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也具有潜在而致命的缺陷:如戊聚糖钠血浆半衰期长(17小时),一旦发生大出血并发症时,不能被硫酸鱼精蛋白所逆转。此外,应用希美加群患者中部分人出现肝酶升高和过敏反应。因此,直接凝血酶拮抗剂的利弊相依、优劣并存。有鉴于此,关键在于临床上如何循循善谤,妥善安排,展现优势,规避风险.方可历经百用而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