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PC)观察44例HCC、85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的12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l25),糖原153(CAl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l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铁蛋白(Ferritin),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HCC患者血清中AFP、CA199、CEA、CA125、CA242、Ferri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肝炎和肝硬化有(P<0.01,P<0.05),44例HCC患者血清有41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93.18%),85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22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25.88%),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有5例血清中出现肿瘤标志物。试验还发现CPC检测HCC的阳性率高于单项AFP检测的阳性率。结论CPC检验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率。
简介: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的应用是抗癌治疗的一个有效发展方向。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是将适合的聚合物载体、生物可降解的连接体以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癌药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型抗癌药物的发展方向。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PG-PTX),将传统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聚谷氨酸接连起来,是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中极具代表性的药物。PG-PTX偶合物能够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活性,增强紫杉醇治疗的安全性和效能,以及改善单独应用紫杉醇引起的不良药动学特性等。因此,PG-PTX偶合物的应用对于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Cyelin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生存素(Survivin)及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地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寻找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66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CyelinE、MMP-9、Survivin及PTEN的表达情况,12份大肠健康黏膜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结果66例大肠癌中CyelinE、MMP-9、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76%、71%,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上皮的表达(8%、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明显低于大肠健康黏膜中的表达(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CyelinE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9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FEN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yelinE、MMP-9、Survivin及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一些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CyclinE、MMP-9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上调与PTEN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协同作用,检测这4种基因蛋白对于评估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酶.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因此认为端粒酶激活对于维持多数肿瘤组织细胞增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端粒酶也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抑制端粒酶的策略不少,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端粒酶RNA的模板作用就是一个切入点;抑制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则可能是抑制其活性的另一手段.另外,一些可能的端粒酶抑制剂亦已见报道,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激酶C抑制剂,细胞分化诱导剂等.尽管不少机制尚待明确,但前景依然光明.
简介: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肾脏功能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排出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可自由透过’肾小球基底膜,且披近曲小管吸收,同时无’肾小管的分泌,在所有组织中产生速率是恒定的,不受人体肌肉量、代谢、年龄、性别及炎症等因素的影响,是反映GFR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肾功能降低的综合征,是对急性肾衰竭的扩展,在肾脏发生生物学、组织学标志物改变即可定义,本病强调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 2019版)中明确了 AKI的检查项目,如肝肾功、 24h尿蛋白定量、腹部超声、肾脏血管超声、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eutrophirgelatinase- associatedlipocalin, NGAL)等, NGAL在机体多个部位表达,主要经由肾脏代谢,正常健康状态下,机体尿、血 NGAL的水平较低,而在肾损伤发生超早期,即可见 NGAL水平的急速上升,本文主要就 NGAL在 AKI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并选取最佳用酶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酶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酶对蜈蚣粉的酶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酶。结果胃蛋白酶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酶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酶在4种酶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酶解工艺最佳用酶为胰蛋白酶,其次是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而胃蛋白酶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简介:目前认为肿瘤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失活或原癌基因激活有关。另外,缺陷DNA错配修复系统和体细胞突变的迅速积累,导致上皮组织稳态受到凋亡和有丝分裂过程失衡的干扰,凋亡抑制导致增殖增加和基因损害细胞清除减少[1]。众多研究表明多种基因表达产物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血浆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在治疗期间的变化。方法以152例MPP患儿为对象,分析患儿病例资料,并测定入院时和恢复期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s-CRP)和SLPI。结果所有患儿胸部X线均可见片状阴影,临床以发热(92.11%),咳嗽(83.55%),肺部啰音(71.05%)为主要表现。患儿进入恢复期后,中性粒细胞数和hs-CRP分别为(3.7±1.6)×109/L、(6.8±2.4)mg/L,较入院时显著下降(t=3.973、7.482,P〈0.05)。恢复期WBC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t=0.124,P〉0.05)。入院时SLPI为(9.2±4.6)ng/mL,恢复期SLPI为(12.7±6.3)ng/mL。恢复期SLPI较入院时显著升高(t=3.664,P〈0.05)。治疗7d后,治愈86例(56.58%),好转64例(42.10%),无效2例(1.32%),治疗有效率98.68%。住院时间4~18d,平均(10.2±3.6)d。所有患儿出院时,各项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临床体征消失。结论MPP患儿在发病期间,以咳嗽、高热、肺部啰音为主要症状,X线可见片状阴影,白细胞未见异常变化,但是中性粒细胞、hs-CRP和SLPI有异常表现。
简介:化合物YSY-01A是一种新合成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增殖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仍不清楚。本实验旨在评价YSY-01A的抗肿瘤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证实,YSY-01A能够显著抑制大肠腺癌细胞HT-29的增殖(P〈0.05),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实验表明,YSY-01A能够把HT-29细胞阻滞在G2/M转换点上,显著地上调cyclinB1,Wee1,p-cdc2(Tyr15)及p53,p21,p27蛋白的表达(P〈0.05)。当YSY-01A浓度高于0.5μM时,HT-29会显示出典型的细胞毒症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本文用于机制研究的药物浓度均低于此值。总之,YSY-01A对HT-29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与G2/M转换点阻滞有关。
简介:化合物YSY-01A是一种新合成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增殖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仍不清楚。本实验旨在评价YSY-01A的抗肿瘤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YSY-01A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P〈0.05),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实验表明,YSY-01A能够引起SK-OV-3细胞G2/M周期阻滞,显著上调cyclinB1,cdc2和p-cdc2(T14)等蛋白的表达(P〈0.05);YSY-01A亦可抑制由TNF-α引起的NF-κB核转位,同时上调IκBα、下调IKK和Gadd45α的表达水平。总之,YSY-01A对SK-OV-3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与G2/M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同血清肌酐(Scr)相比,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稳定期以及出现术后感染时,监测肾功能变化时的应用比较。方法50例肾移植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感染发生时及第2天血清中CysC和Scr的浓度,同时选取20名健康人和20例非肾移植感染者,检测血清中CysC和Scr的浓度作为对照。采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和非肾移植感染患者的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术后前3天内CysC和Scr都下降(P〈0.05),随后各监测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身比较,术后感染组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时,CysC比Scr早升高;术后感染组CysC和Scr较肾稳定组都升高(P〈0.01);根据ROC曲线,感染组Cys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曲线下面积均优于Scr(P〈0.05)。结论肾移植后,CysC能早期、灵敏、准确的判断肾功能变化,是优于Scr的一种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