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手术指征,显微手术治疗入路选择、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及术中、术后相关药物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例伴癫痫发作脑裂头蚴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病例术后病理学分析等确诊为脑裂头蚴病,且完全符合文献中提及的关于脑裂头蚴病的诊断标准。术后未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随访6~40个月,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化验未见复发,均无癫痫发作发生。结论个人史、MRI特点、病理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指标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脑裂头蚴病的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显微操作,术后药物治疗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及脑裂头蚴复发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图对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脑损伤和预后所产生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胆红素脑病的患儿40名作为观察组,同样选择单纯高胆红素败血症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都直接进行aFFG监测,并比较治疗后的效果,可以看出患有BIND的评分将会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异常的比例要比观察组低。从表2中针对aEEG检测结果和有无脑病的一致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EEG异常和患儿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结论 患有高胆红素患者的aFFG表现和无脑病相比将会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该患儿的aFFG检测结果也和临床分期以及BIND有着很强的一致性,在真正监测时可以直接为患有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患儿提供早期的诊断依据,以便提升参考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效果上的差异。方法:于我院血透室2020年2月份到2020年12月份入院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净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净化优质护理模式,从SF-36评分、护理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尿素氮水平予以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相比略低,护理后皮肤瘙痒评分(25.24±4.52)分、(25.24±4.52)分,尿素氮水平(11.42±3.63)mg、(15.44±5.24)mg,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影响不一致。若能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强化血液净化效果,故而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共筛选87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遵循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3例、44例。比较各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与生活质量(DQOLS)。结果 患者瘙痒程度,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更低。干预前DQOL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低。结论 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瘙痒缓解,同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包含45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另外45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炎症因子、钙磷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及钙磷代谢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净化与灌流相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减少炎症因子含量,并优化钙磷代谢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共筛选87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遵循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3例、44例。比较各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与生活质量(DQOLS)。结果 患者瘙痒程度,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更低。干预前DQOL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低。结论 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瘙痒缓解,同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