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印证与自由心证并非证明模式,而是裁判者确定证据的证明力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所遵循的裁判方式。印证应事实查明活动的要求而产生,以非实质化的证明活动为支撑:依据印证裁判,强化了查明事实真相的要求,忽视了程序正当性的保障;依据印证裁判,局限于证据之间关系的形式审查,亦加剧了我国庭审证明的形式化,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机械、僵化,严重挤占了其自由心证的空间。印证与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构造、追求案件客观真实的诉讼理念等具有共生关系,在支撑印证运转的制度空间中很难为自由心证寻找生存的空间。伴随着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庭审证明实质化的落实,应让法官的裁判方式回归自由心证,并通过弱化对证明力规则的依赖,强化控方的严格证明,强调辩护权的行使和保障,改造合议庭的构成,强化裁判文书的公开和说理等制度改革实现法官的自由心证。同时,印证应退出证明模式的舞台,作为一种证据分析方法,其本身的精细化、科学化应该得到特别的强调。
简介:在我国,辩证的观点和唯物的观点,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思想基础,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根本的保证作用。然而,这一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它凝积着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众多的思想家和理论工作者终身奋斗的心血。下面,仅就毛泽东同志对我国辩证唯物思想的普及和发展作用,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一、矢志研究哲学,用哲学教育提高民族思想素质毛泽东早在湖南公立师范求学时期,就认为改革旧中国,首先要重视民众的思想教育,根本的是从哲学教育入手。他在《给黎锦熙的六封信》(简称六札)中提出:“愚以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伦理学,根本变换全国之思想,比如大纛一张,人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闻,则沛夫不可御矣。”毛泽东认为,一旦哲学和伦理学得到改造并普及,“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世之法”。“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