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9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疗效,术后随访1年时,预后良好组33例(67.3%),预后不良组16例(3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次全切除(OR=5.56,95%CI:1.21~25.44,P=0.027)、术后未行放射治疗(OR=9.24,95%CI:2.05~41.75,P=0.004)是术后癫痫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故而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相关癫痫患者,全切除肿瘤及术后行放射治疗有利于癫痫的控制。

  • 标签: 癫痫 低级别胶质瘤 术后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SEEG RF-TC)是一种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微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开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该临床治疗的应用,邀请了该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形成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认为,SEEG RF-TC适应证应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以治疗为目的,另一类主要以定位致痫灶为目的兼顾治疗,其电极设计方案也要依据手术目的而具体设计。其安全性较好,对致痫灶局限的如下丘脑错构瘤、脑室旁灰质异位结节等效果较好,对其他类型的局灶性癫痫如海马硬化、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等亦有一定疗效,或起到预测手术切除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射频热凝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拟提供一套方便癫痫患者进行院外长期监测的便携式脑电图设备,从而建立一个用于癫痫数据监测与联合诊疗的医联体平台。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级医院)和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下级医院)癫痫中心门诊的29例患者,其中确诊癫痫28例,痫样发作1例。使用便携式脑电图仪采集脑电图,每周采集一次,随访3个月。记录发作次数、发作形式、用药种类、脑电图导联数及阳性率。患者病历资料及脑电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存储至云端数据库,构建医联体平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可基于该平台实现对癫痫患者数据的分级诊断和资源共享。结果便携式脑电图仪采集的脑电数据伪迹较少,可以监测到完整的睡眠周期,且能记录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29例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共进行148次脑电图监测,监测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85例,脑电图阳性率为57.4%。全面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阳性率(84.9%)较局灶性发作者更高(42.1%)(P<0.01);使用2~3种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及3个月内发作次数频繁的患者,脑电图阳性率也更高(P<0.05)。医联体平台中的上级医院医生根据发作情况和脑电数据作出诊疗建议:11例无发作患者及4例发作与脑电图均改善的患者,分流至下级医院继续随访;14例发作控制不佳和(或)脑电图持续痫样放电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调整用药。下级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医联体平台查看诊疗建议,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及随访。结论结合便携式脑电图仪,本研究建立了一个针对癫痫患者的医联体平台,从而达到长期监测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

  • 标签: 癫痫 便携式脑电图仪 医联体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我院医院和门诊2009年8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癫痫共患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治疗组1以抗癫痫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采用抗癫痫药物+氟桂利嗪治疗。研究评估(1)癫痫控制效果;(2)头痛缓解率;(3)患者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两组癫痫控制效果相似,P>0.05;(2)治疗组2对比治疗组1头痛缓解率更高,P<0.05;(3)治疗组2对比治疗组1副作用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氟桂利嗪治疗癫痫共患偏头痛的疗效确切,但副作用也比较多,需注意把握用药剂量,加强监测。

  • 标签: 氟桂利嗪 癫痫共患偏头痛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致痫灶局限于中央区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评估的53例诊断为局灶性中央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切除性治疗与非切除性治疗(皮质热灼、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的热凝毁损及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癫痫预后及治疗后的肢体功能改变。结果53例患者中男33例,女20例,患者年龄3~45(19±11)岁。30例患者最终接受了切除性治疗,23例患者接受了非切除性治疗。切除性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非切除性治疗组,Engel Ⅰ级率比较为83.3%(25/30)比39.1%(9/23)(P=0.011)。切除性治疗组术后1周[73.3%(22/30)比 21.7%(5/23),P=0.006]和3个月[30%(9/30)比 0,P=0.016]肌力下降发生率均高于非切除性治疗组。结论在诊疗过程中,结合多模态检查方法有利局灶性中央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定性定位诊断;而立体定向脑电图在该疾病的诊断、功能定位及治疗中都存在着较高价值。切除性治疗仍是当前最有效的终止癫痫发作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着更高的术后功能障碍的风险。

  • 标签: 癫痫 药物难治性癫痫 中央区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幼年热惊厥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灰质体积(GMV)的影响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41例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mTLE-FC)、42例无原始促发因素的mTLE患者(mTLE-noIPI)以及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被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T1WI)全脑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获得灰质体积(GMV)脑图,并比较3组受试者GMV差异(P<0.01,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最后使用Spearmen秩相关分析探讨mTLE GMV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正常对照被试,各mTLE患者表现出广泛GMV降低,主要表现在致痫灶侧海马、丘脑、颞叶及双侧小脑。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海马、杏仁核、颞下回及对侧海马、海马旁回、内扣带回GMV减少较mTLE-noIPI患者更明显。同时,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杏仁核及海马GMV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381,P=0.014),而mTLE-noIPI患者则无下降趋势(r=0.081,P=0.611),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杏仁核及海马萎缩趋势显著大于mTLE-noIPI患者(P=0.029,置换检验)。结论mTLE患者存在以海马为主的双侧大脑半球广泛灰质结构损伤;既往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脑损害更加广泛和严重,且随病程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更加明显,提示幼年热惊厥相关mTLE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癫痫,颞叶 海马 惊厥,发热性 形态学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术中唤醒技术下的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术治疗局灶性癫痫的患者,因致痫灶位于功能区,切除性手术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采用国内较新的激光消融术结合术中唤醒技术,术后患者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术后6个月癫痫发作消失。

  • 标签: 癫痫 药物难治性癫痫 唤醒麻醉 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产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MRgLITT)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使用国产MRgLITT系统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22例。术后即刻评估毁损容积比,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并随访,临床疗效评估采用Engel分级标准以评估该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有效性。结果22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45(24±13)岁。癫痫类型包括:内侧颞叶癫痫(MTLE)5例,下丘脑错构瘤(HH)3例,局灶皮质发育不良(FCD)7例,其他类型 7例。手术时间101~308(173±49)min,手术出血1~5(3.7±1.6)ml,手术后3~10(5.5±1.8)d出院,平均毁损容积比为92.6%。其中仅2例患者(顶叶FCD)术后出现一过性对侧肢体无力,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4~168 d。Engel分级Ⅰ级者13例(59.1%),Ⅱ级者2例(9.1%),Ⅲ级者2例(9.1%),Ⅳ级者5例(22.7%)。短期无发作率分别为MTLE 5/5和FCD 4/7。结论国产MRgLITT系统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微创、安全、可靠,对MTLE、FCD短期疗效更好。

  • 标签: 癫痫 药物难治性癫痫 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 癫痫预后
  • 简介:摘要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为代表的痴呆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占晚发癫痫病例的20%,许多不明原因晚发癫痫的脑内存在AD病理特点,表明AD合并癫痫研究的重要性。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AβOs)近年来因其在AD病理早期阶段的突出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从AβOs对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膜上各类与癫痫发病联系密切的离子通道的作用方面进行综述,发现AβOs抑制某些钾离子通道的表达和活性,上调钠离子通道的活性及表达,调控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及谷氨酸受体通道,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通道从而影响神经元及回路兴奋性,在产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同时也引起神经网络的过度兴奋甚至是癫痫易感性增加。最后,总结了部分目前临床上常用抗癫痫发作药物对AβOs引起神经元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旨在为AD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癫痫 β-淀粉样蛋白 寡聚物 离子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对功能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病灶进行适形热凝治疗的癫痫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热凝毁损的癫痫患者资料。对影像学和脑电等术前评估手段证实为功能区FCD且病灶范围局限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SEEG电极植入。在设计电极植入方案时,使用软件重建三维MRI影像和病灶三维形态,使电极触点尽可能充分覆盖病灶。SEEG监测确定毁损靶点和脑皮质电刺激预判安全性。刺激参数采用预毁损和永久毁损参数相结合,毁损模式采用单根电极相邻触点间直接毁损和多根电极邻近触点间交叉互毁相结合进行逐点毁损。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年龄2~30(15±9)岁。MRI显示FCD病灶累及中央前回19例,累及中央后回3例,累及左侧额盖3例,同时累及中央前后回1例,同时累及左侧额盖和中央前回2例。病灶长径长1.2~4.0(2.2±0.7)cm。置入SEEG电极7~12(9±2)根;其中穿过病灶内的电极数2~8(5±2)根。治疗时热凝总靶点数6~83(29±18)个,电刺激出功能的靶点有0~21[M(Q1,Q3)][3.5(0,5)]个;其中直接毁损靶点数为6~58(23±13)个,交叉互毁靶点数为0~30[3(0,6)]个;分做2~5次完成热凝。热凝过程中有11例(50%)立即出现肌力下降;1例(4.5%)出现语速减慢;3例(13.6%)热凝结束后出现肌力下降;但只有1例(4.5%)遗留长期轻偏瘫后遗症。随访6~42(20±10)个月,Engel Ⅰ级17例(77.3%),Engel Ⅱ级3例(13.6%),Engel Ⅲ级2例(9.1%)。结论SEEG引导下的适形热凝治疗范围局限的功能区FCD癫痫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适形射频热凝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药物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多电极立体交叉射频热凝毁损(RF-TC)治疗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采用SEEG引导下立体交叉RF-TC治疗的7例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依据症状学、头皮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等术前评估考虑致痫灶位于岛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岛叶电极行立体交叉RF-TC治疗。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7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进行随访,截止至末次随访,4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消失(Engel ⅠA级),2例患者术后稀少简单部分发作(Engel ⅠB级),1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Engel ⅢA级)。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右侧下肢感觉减退,右侧上肢肌力减退、言语不清及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SEEG引导的立体交叉RF-TC治疗是对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技术可作为开放性致痫区切除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 标签: 癫痫 岛叶 立体定向脑电图 三维 射频热凝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和基于球谐函数点分布模型技术,比较分析内侧颞叶癫痫(mTLE)海马体积和表面局部形态的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至2019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66例mTLE患者[男31例,女35例,年龄17~48(28±8)岁],以及8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男38名,女42名,年龄19~46(27±7)岁],采集全脑结构磁共振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3DT1)数据。分别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测量海马体积,基于球谐函数形状技术测量海马表面形态改变,比较分析mTLE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海马萎缩模式;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mTLE海马形态学变化与病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TLE组病侧海马体积明显减小(Z值:-1.55±0.57比0.38±0.58,P<0.001),并与病程呈负相关(r=-0.297,P=0.016)。表面形态学分析精细地显示,mTLE患者病侧海马萎缩主要发生在海马的头部、中部外侧和后尾部,其位移值与病程呈明显负相关(r =-0.336,P=0.006),并与海马灰质体积呈正相关(r=0.336,P=0.006)。结论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展示海马体积整体减小,而基于表面形状的形态学测量可描绘海马萎缩的局部形态学变化。

  • 标签: 癫痫 内侧颞叶 海马 形态学 表面形态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