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谜贵别,简单的说就是:猜谜时,谜底不是对谜面的名词解释,而是一种可以认可的“从别处想”的手段。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别,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清代著名谜家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中说:“面有本意,底作别,乃谜之正格”。

  • 标签: 别解 谜面 名词解释
  • 简介:借助谱问题的规范变换,给出两个(1+1)维的孤子方程的达布变换;利用与(2+1)维mKP方程的关系,进而得到mKP方程的N次达布变换与精确

  • 标签: MKP方程 达布变换 精确解
  • 简介:例190如图1,是由例184局第3回合黑改走车3进l而构成的“棋形”局面,续拟红攻法如下:1、帅四进一将4平5只能平将保象,如改走车3退6,车四退二,红胜定。2.车四退一…………此着退车为闲,为换先做准备,因本“棋形”黑双象受制,只能动将,通过换先达到控将目的,逼其动车,形成在“棋形”转换中寻求攻击“切入点”,而步入佳境。

  • 标签: 象棋 下棋手法 棋艺 棋局
  • 简介: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知识,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往往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更方便,更简洁。题目如图1甲,一物块在£=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1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析由图1乙可知,在v-t图像中,某段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值表示相应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 标签: 动能定理 动摩擦因数 高中物理 最大高度 已知量 图线
  • 简介:《集韵》所著“韵例”,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集韵》一书收字、注音和释义等的原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解读《集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尝试梳理“韵例”中涉及的《集韵》的主编、与《说文》的关系、广引先儒旧音、“俗作某非”的正字标准及其所指,以及改类隔切为音和切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加以申

  • 标签: 《集韵》 韵例 申解
  • 简介:语言的象似性指人的经验结构在语言结构上的反映。语言的象似性普遍多样,主要分为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两类。本文探讨了语言象似性的各种类型以及英汉互译的方法,目的使译文获得"形神皆备"的效果。翻译拟象象似性时,要在不违背译入语表达规范的同时,尽量传递出原文的音、形、意;翻译隐喻象似性时,要根据英汉隐喻中来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的程度,分别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阐释等方法。

  • 标签: 语言象似性 认知 拟象象似性 隐喻象似性 翻译
  • 简介:《论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歧颇多。文章从同一时期用例的角度提出"异端"当为歧技小道,进而指出"攻"字当训为"治"。通过指出"也已"为句末语气词,故以辞例推出"斯"为承接连词,"害"当释为祸患。连起来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应当释为"专治歧技小道,乃是祸患啊"。

  • 标签: 论语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辞例
  • 简介:2014年“形”图腾(2)双象难题分变例局表述(三)分变例20局(例148)如图1,是由主变第18回合黑改走象7进9而构成的“棋形”局面,续拟红攻法如下:1.帅四平五…………至此黑有两种应法,分述如下:

  • 标签: 象棋 下棋手法 棋艺 棋局
  • 简介:该题知识点主要涉及不等式恒成立,参数的分类讨论,求分段函数的最值,去绝对值等相关知识,综合考察学生对分类讨论,统一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控能力,是高考中传统的经典题目.

  • 标签: 值函数 巧解 漏斗 不等式恒成立 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
  • 简介:庄子是一个与孟子一样的善于讲故事的人,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他们都能够讲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而且,他们的高明之处,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用故事来表现他们的观点、信念与思想。《庖丁牛》一文也是如此。《庖丁牛》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技艺之道的故事,最让人称道的是庖丁牛的"三重境界"。从最开始的"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标签: 文惠君 逍遥游 三重 善刀而藏 只缘身在此山中 知止
  • 简介:1.金属单质参加的反应例1钠、镁、铝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得在标况下生成的氢气体积相同。求这三种金属物质的量之比。

  • 标签: 金属单质 物质的量 稀硫酸 反应 体积 氢气
  • 简介:关于“浮力”章节中的液面变化问题,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普遍感觉较难,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液面变化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V排的变化(若有学生不理解,可现场演示或通过乌鸦喝水故事帮助理解):若V排变大,则液面上升;

  • 标签: 液面变化问题 转换法 巧解 “浮力” 解题过程 解题方法
  • 简介:【基本图形】如图1在△ABC中,点D在边A日上,点E在边AC上,点F在边BC上,且DE//BC,EF∥AB,令AABC的面积为S,△ADE的面积为S1,△CEF的面积为S2,□BDEF的面积为S3.则有如下结论成立:①√S=√S1+√S2;②S3=2√S1S2.

  • 标签: 图形 面积 ABC ADE CEF S3
  • 简介:淡化特殊技巧,提倡通性通法,这是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趋势,但是也并不是说要一味追求通法,摒弃妙.在数学解题中,考生应摆正通法与妙的关系,在通法中求妙,融妙于通法中.通法是思维的收敛,妙是思维的拓展,两者完美结合,能不断培养考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 标签: 数学解题 数学命题 创新能力 考生 思维 通性
  • 简介:所谓"数上构形"就是根据函数式的特点,赋予这些函数式以几何意义,构造出对应的图形,从几何的角度研究代数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从图形上可以直观地看出问题的,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而某些形如f(x)〈(或〉)g(x)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通过分别作出f(x)和g(x)的图像,只需满足f(x)的图像在g(x)的图像的下方(或上方)的条件即可满足f(x)〈(或〉)g(z)“恒成立”.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例,说明“数上构形”的应用.

  • 标签: 恒成立 数形结合 代数问题 解题方法 函数式 几何意义
  • 简介:新课程中极坐标方程的引入,不仅让我们感受数学的艺术性,欣赏了那些奇妙的曲线及其方程,而且还会强化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极坐标方程恰当地引入到圆锥曲线问题中,解答过程往往能化繁为筒,下面就谈谈极坐标方程在圆锥曲线中的妙用.

  • 标签: 圆锥曲线问题 极坐标方程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 新课程 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