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玻璃的历史一路走到今天,各种玻璃的工业制品早已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现在,玻璃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在这里,我仅仅是把玻璃从大工业玻璃产业中抽取出来,把玻璃当成一种材料,运用在雕塑创作中,用纯艺术形式来表现。

  • 标签: 造型能力 艺术形式 生活必需品 综合材料 中央美术学院 工业制品
  • 简介:手工艺是一种蕴涵人类文明之始的工艺文化,更是一种创意装扮人们生活、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正如日本学者柳宗悦所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曾经非常熟悉的传统手工艺已离我们远去。

  • 标签: 手工艺 工艺文化 艺术创作 工艺美术
  • 简介:故宫作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皇家宫殿,凝聚了近六百年的朝代变迁与人世沧桑。故宫题材纪录片以北京故宫为表现对象,或表现故宫的建筑,或表现其文物,或表现与其紧密相关的人与事。从1950年至今,故宫题材纪录片总共将近二十部。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纪录片艺术手法的探索,故宫题材纪录片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 标签: 北京故宫 纪录片 题材 变迁 流转 中国文化史
  • 简介:北宋历代的帝王对书画收藏都颇为热衷,宫廷内外均有书画储藏的机构。书画通过搜访、进献等方式"进入"到宫廷储藏系统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通过各类观画、赏赐活动再一次"流出"宫廷。本文旨在探讨与宫廷书画流转机制相关的"进入"、"储藏"、"流出"等相互关联的环节,从而深入理解北宋宫廷书画鉴藏机制。

  • 标签: 北宋 宫廷书画 收藏 流转机制
  • 简介:时尚是一种潮流、一种趋势,它可以是一个物品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最终它以一种"符号化"的物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本文针对"时尚符号"在现代社会的产生与流转进行论证,尝试从社会根源上去挖掘"时尚符号"产生和流转的原因,目的在于从本质上把握"时尚符号"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时尚符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标签: 时尚符号 现代社会 商品 现代设计
  • 简介:1972年,年近60的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9-29——2007—7-30)以其特有的理性和“日常的方式”纪录了《中国》。然而,这部纪录片却引发了一场中意外交事件和在中国持续了一年多的大规模的全国性批判运动。如今,纪录片《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大师晚年的影像,同时也将当今的中国与32年前的中国穿插对应,为大师、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命面貌流转的记忆。晚年的安东尼奥尼,专心于绘画,他的画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莫名的相似。大师说:“对于中国,我尊重,然后热爱。”在当下,世界急速发展着,许多值得珍视的东西慢慢变得不重要了,大师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依然有一些人栖息在大师曾为他们营造的梦境里,久久不愿离去。当大师通过一部纪录片向我们走近的时候,《中国》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 标签: 《中国》 纪录片 流转 生命 刘海平 安东尼奥尼
  • 简介:一、世界向中国历代传统文化精髓致敬2015年或许注定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元月8日,备受全球瞩目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中国:镜花水月”(China:ThroughtheLookingGlass)盛大发布会,宣布其2015年服装艺术部春季特展将于2015年5月7日至8月16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以“中国:镜花水月”为主题,旨在诠释几个世纪以来,神秘、凝萃的东方文化与电影,戏曲催生的艺术创作与想象,解构东西方时尚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及演进史。

  • 标签: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龙袍 北京故宫博物院 变迁 流转 工艺
  • 简介: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湖州人。景炎二年(1277)移居杭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始撰写《志雅堂杂钞》。稍晚,在《杂钞》基础上,改定体例,开始撰写《云烟过眼录》。

  • 标签: 流转 交易 元初 鉴藏 撰写
  • 简介:法隆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藏有大量飞鸟、奈良时期的佛教造像,是日本佛教的艺术宝库。在东亚佛教文化圈中,基于信仰与仪轨而创制的佛教图像有着基本固定的程式与要求,凭借着直观且易于理解的优势,伴随着信仰的传播而蔓延至各地。然而,因各地风土、时代与区域的差异,佛教图像亦呈现出有意味的变化,固有的样式或被打破,或被其他样式替代,试图传达各自的宗教意图。

  • 标签: 法隆寺 摩尼宝珠 佛教造像 木构建筑 仪轨 摩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