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邓之诚在北大史学系任教近四年,1931年6月悄然离开。其原因显得扑朔迷离,甚至邓本人亦不明所以。实则,邓氏于1927年9月"国立京师大学校"时期入史学系任教,与先后掌校政的"浙派"和"新文化派"都甚为疏离。故四年来,邓氏每周上课至十小时而始终不得"教授"。1931年傅斯年负责史学系的改革,教员大幅更换,学术异同往往决定进退,是为主要推动力。因邓氏在史学系学生中深得人心,任事也颇勤勉,校方颇有顾忌。后"史一学生事件"发生,有诋邓氏"不堪任教"语,且斥诸报端。终至邓氏自动辞职,校方虽有挽留却已乏诚意,他的去职实为整个史学系人事革新中的重要一环。邓氏离开北大后,史学系的课程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他专任燕大史学系后史学观念渐倾向旧派,对胡适、傅斯年等多有抨击。
简介:<正>为纪念南京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本刊1992年第一期,特选用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通饬保护人民财产令》原件作为封面,以飨读者。本件系内务部档案,行文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廿八日(1912年3月16日)。当时内务部负责管理地方行政、选举、赈济、慈善、福利、人口、土地、警察、出版、卫生及宗教等事务,并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地方长官。本件档案由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内务部次长居正签署,全件内容为:各省都督、各军政分府鉴:案奉大总统令开,规定保护人民财产令五条如下:(一)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以内之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二)前为清政府官产,现入民国势力范围者,应归民国政府享有;(三)前为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
简介:现代社会正处在高速运动状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输方便快捷。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出现了科技信息社会化,这就促使档案工作走向社会信息系统,亦要求把档案作为一种特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传递和利用。近些年来,各级档案部门面向利用者积极主动地提供利用档案,在为领导决策、编史修志、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显而易见的。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研发,又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目前,鉴于社会对档案和档案部门了解甚少,以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尚未能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和足够重视。加之档案信息在运行中的加工处理程度和传输渠道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很好地加以解决,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开
简介:与近代中国中央政府相对照,新中国外交无疑出现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体现于外交战略、外交政策方面,也体现于外交制度层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部的组织创设、人事安排自然是考察此时期外交制度的重点之一。在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外事机构源流、人事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外交部组建与新中国外事机构的基本状况、外交部初建期部内高层人事问题、驻外使团组成情况三个方面对外交部的组织人事问题进行具体考察。本文认为新中国外交部的基本架构与自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机构激进化与集权化的演变趋势是一致的,模仿苏联的程度不宜估计过高;但也有明显的颠覆性,一度中断了外交领域组织人事的专业化传统。同时,外交部在中共的整个组织体系中具有一定特殊性,但外交干部在中共干部队伍中总体处于较边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