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陕西省建设厅主持编纂的《陕西省志·建设志》,于1999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全志近百万字,对陕西先秦至“八五”期间的建设事业进行了全方位记述,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总结回顾本志的编纂实践,体会良多。
简介:
简介:子。一位文化名人激活一座古老山城。大作家沈从文之于湘西凤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
简介:广西军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第一轮军事志的编纂工作,历经8年编印出版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此后,军区各级领导注意发挥军事志的功能作用和历史价值,重视组织指导机关和部队读志用志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面就如何拓展修志工作业务,利用所掌握的资料为社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谈谈对读志用志的认识与实践.
简介:《江苏名镇志》、《江苏名村志》是两部反映江苏优势和特色的省情书。乡镇和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础。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比较发达的农村经济,使江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小集镇,其中许多都是古镇、名镇。它们在悠悠岁月中,形成了各自
简介:《广州市志》(1840~1990年)已出版发行多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届所修的《广州市志》(1991~2000年)为其“续志”,在时间断限上紧密衔接。因此。续志在篇目的设计及内容的记述上。要有“续”的观念,对前志要有继承性。但由于《续志》要记述的时空对象,与前志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续志》所记述的内容及设计的篇目又必然有所创新。
简介: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贵阳市志·民族志》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贵阳市志·民族志》(以下简称《民族志》)几经增删,最后以10章约23万字的篇幅定稿。其内容根据各民族在贵阳境内存在历史的长短、人口的多寡,记叙了苗族、布依族等10多个民族的源流、迁徙和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汉族,则未设专章记叙,这是因为汉族迁入情况很复杂。
简介:地方志书是资料性著述,资料搜集工作要从读志用志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搜集,使编修出来的地方志书真正地好用、可用、多用。
简介:大规模的方志事业在中华大地掀起已经历时20多个年头,一大批省、市、县及各类专志破土而出,先后问世,形成20世纪中国文化战线上一道规模浩大、瑰丽多彩、博大精深的风景线。方志事业贵在持续,生生不息,与时俱进。传统的修志期限,众所周知,清代为60年一修,民国为30年一修。
简介:由省方志委组织编纂、原省物资厅承编的《福建省志·物资志》2008年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志由概述、物资机构、物资流通计划、生产资料市场、金属材料流通、机电产品流通、化工建材流通、生产资料综合服务、物资再生利用、外向型物资流通、企业管理、转制与扭亏脱困、教育与科技、信息报刊学会13章和附录组成,共57.6万字,是福建省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载全省物资流通历史的专业分志。
简介:由省方志委组织编纂、省政府台办牵头,福建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承编的《福建省志·闽台关系志》,日前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简介:《洛阳市志》第16卷《牡丹志》自1998年4月闻世以来,在史志界和花卉园艺界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1998年6月12日以“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为题发了专电,国内几十家报刊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播发了《牡丹志》首发式实况。'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牡丹志》与牡丹花配合展出,引起世博会和众多参观者的注意……。
简介:《洛阳市法院志》暨《洛阳市志·法院》志稿编纂工作于2003年4月始,到2004年5月,历时1年余,完成了初稿撰写、修改任务,计13章、21万字,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了1991年-2000年10年间我院广大干警加强审判工作,推进法院建设,为洛阳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历史现状和精神面貌。
简介:《李庄镇志》于2006年5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78万字。在2008年获四川省第十二届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是志书类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乡镇志。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涤陈近日在《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5期(9月20日出版)撰文《读地方志的几点感想》,其中5处对《洛阳市志》第10卷(即《财政·税务·金融志》)注重挖掘历史资料预以高度肯定,并对加强研究、应用这些重要史料提出希望。
简介:3月19日上午,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续修《广州市志·人物志》征求老同志意见座谈会。市志办程慧主任、陈泽泓副主任,原市志办正、副主任甄炳昌、唐文雅,首届《广州市志·军事志》主编陶焕文以及市志原副总纂饶展雄、谭绍鹏,市志办退休老同志李仲伟、欧安年,首届《广州市志·人物志》主编钟嫦英以及有关编纂人员共14人参加了会议。
简介:西夏钱币是我国历代钱币的有机组成部份。它对研究我国钱币制度和货币经济,特别是对研究西夏钱币制度和货币经济,乃至西夏文字和铸造工艺,都有重要的意义。而探讨西夏钱币中西夏文钱的发现和认识,则是开展这一系列研究的基础。
简介:古代有两种史官,太史以记录为主,瞽嚎以宣讲为主;讲史的特点是从“事”、“义”两方面对原始史书进行阐释,其所谓“辞多”、“捷敏辩给”、“繁于文采”、“雕琢”等特点,改变了原始史书的简略以及“微言”的表达,使其具有“文胜质则史”的状态。后世史学的发展方向:一是进一步提高叙“事”能力,二是史书撰作不再局限于“记言”、“记事”,对历代典章制度等文化建设的记载,也成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文胜质则史”的史学意义,
《陕西省志·建设志》编后感
浅议城市区志续写与编写部门志、专业志的关系
从文-尊文-崇文
浅谈对读志用志的认识与实践
《江苏名镇志》《江苏名村志》序
《续志》对《前志》的继承与创新
新编《广东省志·人物志》简介
《贵阳市志·民族志》编辑后记
从读志用志看志书资料工作
《洛阳市志·工业志》出版发行
从《普陀区志》看续志得失
《福建省志·物资志》出版发行
《福建省志·闽台关系志》正式出版
《洛阳市志·牡丹志》在洛阳牡丹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评《洛阳市志·牡丹志》
领导重修志 修志见成效——洛阳市法院志编纂工作汇报
《李庄镇志》与中国名镇志丛书之《李庄镇志》述评
知名学者倾谈读志用志 《洛阳市志》再展昔日风采
市志办召开续修《广州市志·人物志》座谈会
西夏钱币中西夏文钱的发现与认识——兼论洪遵《泉志》的钱图问题
胡大雷:《“文胜质则史”论——兼论史书“书、志”体例的生成的文体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