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急性A型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随访结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主要是切除主动脉中的内膜易破裂、撕裂部分,对剥离内膜进行修复,然后行人工血管移植置换/成形,并建立起主动脉管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心肌缺血、心瓣膜病变进行处理。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8例,发生呼吸衰竭、肺部感染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延迟苏醒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所有患者在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要降低ASAAD的病死率,尽早手术是关键。术式的选择要根据夹层破口范围、位置、根部增宽、主动脉瓣等情况来决定,“手术简化、效果良好”是基本原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及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2年6月至2021年9月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TEVAR治疗的TBAD合并肾动脉受累患者330例。根据主动脉 CTA 影像,将一侧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5型:真腔型(肾动脉开口完全起自真腔),假腔型(肾动脉开口完全起自假腔),双腔型(肾动脉开口起自真、假双腔),挤压型(肾动脉开口与真腔相连,但肾动脉开口受到内膜片极度挤压),开口型(肾动脉开口有内膜破口)。双侧肾动脉受累分型分为7型:真真型(真腔真腔型),真假型(真腔假腔型),真双型(真腔双腔型),真口型(真腔开口型),假假型(假腔假腔型),假挤型(假腔挤压型),双双型(双腔双腔型)。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是不同肾动脉受累分型术后肾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双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组间术后肾功能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比较双侧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组间30 d内及远期临床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组与非重度损伤组患者全因病死率。结果患者年龄(53±11)岁,其中男性276例(83.6%),女性54例(16.4%)。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肌酐(术前:H=18.686,P=0.005,术后:H=18.101,P=0.006)和胱抑素C(术前:H=17.566,P=0.007,术后:H=10.433,P=0.016)水平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假型组最高;但其术前术后变化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内随访显示,术后急性肾损伤(χ2=15.623,P=0.007)、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χ2=15.523,P=0.010)、术中内漏发生率(χ2=17.935,P=0.004)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假型组最高(分别为2/9、5/9和5/9)。远期随访显示,全因死亡(χ2=14.772,P=0.011)、非主动脉源性死亡发生率(χ2=15.589,P=0.008)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患者术后远期全因病死率高(17.7%比4.8%,P=0.009)。结论肾动脉受累分型不同的TBAD患者肾功能水平存在差异,TEVAR对TBAD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患者TEVAR远期全因病死率高。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一种半横断升主动脉暴露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半横断升主动脉暴露法具体实施方案是心脏停搏后纵行切开升主动脉,将主动脉窦部左、无交界上方2~3 cm处斜行切开,另一侧在窦部上方3~4 cm处将主动脉外膜略斜向上切开至离肺动脉交界2~3 cm处,3针进行悬吊牵引暴露根部结构。全组56例患者行升主动脉替换术6例,Bentall术4例,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硬象鼻支架置入术15例,主动脉窦部重建+升主动脉替换和全弓替换+硬象鼻支架置入术22例,Bentall+全弓替换+硬象鼻支架置入术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此方法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能良好显露根部结构,同期行Cabrol引流减少出血风险,明显降低死亡比例,方法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对于急性A型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其临床疗效研究。方法从2016年至2017年,8例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在我院行了DavidI手术,均行David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6岁,全部为男性。1名患者进行了单纯David手术,1例患者进行了半弓替换,2例患者进行了杂交全主动脉弓置换,其余4名患者进行了全弓替换。平均随访时间为24±6月观察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30天内死亡及随访期间死亡;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41.305(189±37)min;心肌阻断时间111-219(144±37)min,术后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49(21±13)月,随访期间无患者需再次手术及死亡,主动脉瓣无反流3例、少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1例。结论David手术为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年轻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治疗选择。目前我们的数据表明这一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有经验的心脏中心这一术式用于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近中期瓣膜相关事件很少见,主动脉瓣功能在近期随诊中表现稳定。
简介:摘要40岁男性患者,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行手术治疗。术后纵隔引流液培养提示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考虑合并复杂纵隔感染。行纵隔清创引流术,负压封闭引流,培养导向的抗感染治疗,多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术后57天好转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我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30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手术时间选择在急性发病1周以后,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针对性专科病情监测及健康宣教等。结果30例患者成功植入覆膜支架,病情均得到控制,恢复良好,随访1年生存率100%。结论对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 95%CI: 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 95%CI: 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 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调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8例超声心动图和增强CT明确显示升主动脉受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其中10例术前猝死,作为实验组;其余38例未发生术前猝死,作为对照组。摘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相关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等数据,查阅相关文献,列出与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猝死关系密切的变量。先将各变量用单因素分析以P<0.25为标准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变量进一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以P<0.25为标准,筛选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变量有BMI、血清总胆固醇、夹层累及主动脉窦部及假腔血栓化四个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BMI和夹层累及主动脉窦部两个因素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呈正相关,而假腔血栓化与术前猝死呈负相关趋势。结论临床医师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中应快速准确评估BMI、夹层累及主动脉窦部及假腔血栓化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最佳手术时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创伤性主动脉夹层(TAD)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Stanford B型TA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35~83岁[(56.2±12.9)岁]。主要为胸背部创伤,患者均接受TEVAR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肝素使用量、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脏器并发症等。比较术前、术后1 d脑钠肽、尿素氮、肌酐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CTA),主要观察支架的位置、术后逆撕、截瘫及内漏发生等情况。主动脉CTA测量术前、术后6个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大直径、远端主动脉真腔直径,明确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5.9±6.3)个月]。手术时间为60~200 min [(96.7±30.7)min],术中出血量为20~45 ml[(31.1±6.8)ml],术中肝素使用剂量为0~0.53 mg/kg[(0.4±0.1)mg/kg],术后ICU住院时间为1~7 d [(4.7±1.3)d]。7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胸腔闭式引流、气道管理及抗感染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并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予以药物治疗好转。术前、术后1 d患者的脑钠肽、尿素氮、肌酐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A复查示支架位置满意,没有逆撕、截瘫等严重并发症。1例Ⅰ型内漏,瘤体未进一步扩大,患者病情稳定。术后6个月夹层动脉瘤直径为(34.4±5.0)mm,较术前的(38.2±5.6)mm缩小,远端主动脉真腔直径为(26.8±4.6)mm,较术前的(22.6±6.0)mm扩大(P<0.05或0.01)。结论TEVAR对心功能、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动脉重塑良好,是治疗Stanford B型TAD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