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行切口复位固定术治疗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普通组。纳入2015年1-5月收治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实施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普通组为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目的:选择不同固定方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某医院所接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方式(DHS)治疗的50例,Gamma钉固定的18例,国产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的26例。对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三种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就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引流量等方面,采用PFN固定方式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固定治疗方式(P<0.05)。结论:PFN固定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下地负重时间短等优势,较其他两种固定方式而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PF-LAP)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PF-LAP)与观察组(PFNA),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有效性。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各项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临床上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总有效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2.0%,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10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4.0%,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JOA肢体功能评分是10±2.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1.2),P<0.05。结论结果表明,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PFNA组58例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DHS组58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DHS组显著减少(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5.17%比20.69%,P〈0.05),2组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93%比80.03%,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耗时短、失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DHS与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PFNA组43例,DHS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PFNA组较DHS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有优势。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和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前者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5年1-2015年5月行切口复位固定术治疗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普通组。在同一时间纳入收治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实施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普通组为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隆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95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45例(PFNA组),动力髋螺钉(DHS)50例(DH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X线暴露次数、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低于DHS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X线暴露次数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Harris法髋关节功能评定方面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O.05);PFNA组发生2例股骨干骨折,1例髋内翻,1例内固定失效;DHS组发生1例股骨干骨折,4例髋内翻,3例内固定失效;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应用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下地时间早、并发症少等特点,PFNA对骨折端的血液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