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初步探究直流微电场对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种植体模型,加载直流微电场,4周或8周后分别进行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的测量,扭矩值的测定,硬组织磨片的分析。结果:实验组种植体接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小梁间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及第8周实验组大鼠种植体的平均旋出扭矩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周实验组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种植体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升高明显(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加载电场后,骨组织向种植体表面延伸生长,高倍镜下可见其形态类似于"伪足"。直流微电场组其标本钙化及未完全钙化骨组织密集,与种植体的附着密度大,骨质致密,且骨质成熟度高,而对照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稀疏,新生骨小梁间隔明显偏大,小梁间的网格状结构明显不如实验组密集,骨成熟度及与种植体的粘附程度均稍差。结论:直流微电场可增强SD大鼠胫骨种植体周骨密度,促进骨结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配合常规综合康复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tDCS治疗组和常规综合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综合训练,tDC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应用tDCS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评估(DOSS),以及吞咽功能(FDS)评分,同时检验2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感染指标[(包括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并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DOSS评分和FD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的DOSS评分和FDS评分分别为(6.20±1.62)分和(46.15±18.82)分,显著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和感染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的营养相关指标Alb和Hb以及感染指标WBC和CRP与常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疗法与常规综合治疗相结合可更好地改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并减少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认知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皮质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行为学特征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观察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将观察组、模型组大鼠制成认知损害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则同期注射生理盐水。制模后观察组大鼠给予tDCS干预,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电极放置方法同观察组,但期间不予电刺激,3组大鼠均连续干预16 d。待干预结束后采用穿梭箱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于制模后第30天时各组大鼠均断头取脑,观察其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同时测量海马颗粒层厚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被电击次数[(60.5±6.67)次/min]较模型组[(145.8±19.31)次/min]显著减少(P<0.05),寻找平台时间[(50.4±3.68)s]较模型组[(91.9±3.09)s]显著缩短(P<0.05),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23.3±3.56)次/分]较模型组[(15.3±3.43)次/分]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3.47±1.07)μm]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5.17±1.49)μm]明显增加(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实验大鼠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与被电击次数、寻找平台时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能导致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可能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具有一定相关性;tDCS可改善认识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皮质神经元结构恢复、增加海马颗粒层厚度有关。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创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发生普遍性、时间紧迫性、程度严重性等特点。急性创伤时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患者可能因为焦虑或兴奋等因素使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效果不佳,而传统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和神经阻滞易产生较多并发症,使创伤性疼痛的控制仍充满挑战。近年来随着脑功能刺激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为代表的脑功能调节技术在治疗慢性偏头痛、纤维肌痛、脑卒中患者肌张力下降、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等神经、精神疾病方面展示出巨大潜力。有文献报道tDCS对缓解急性创伤性疼痛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就tDCS治疗急性创伤性疼痛的可能机制、适应证、临床疗效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急性创伤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治疗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度的影响。方法:抑郁症病人取样65例,均为我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4月收治,盲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帕罗西汀治疗,n=31)和研究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帕罗西汀),比较总有效率,观察认知功能、抑郁度变化。结果:治疗12周,研究组认知功能(26.07±0.79)分,总有效率94.12%,比常规组(24.52±0.68)分、70.97%高,抑郁度(8.79±3.20)分,比常规组(12.57±2.15)分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急性细菌性性结膜炎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每天用氧氟沙星+利巴韦林直流电离子导入患眼,2次/d,连用7d,氧氟沙星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均用至病情控制为止。结果从治疗到病情控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均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耐受性好且安全无创的大脑物理刺激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某些常见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的使用规范,有必要制定临床治疗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根据截至2021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发布tDCS在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使用所致障碍、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疼痛、帕金森病、脑卒中和癫痫治疗的专家共识,并介绍了临床上tDC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描述了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希望为tDCS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促进该治疗技术未来的规范发展。
简介:目的:观察直流电导入转移因子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直流电导入转移因子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并与口服息斯敏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直流电导入转移因子疗法较口服息斯敏效果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直流电导入转移因子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无痛苦,见效快,治疗彻底,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