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6年间临床诊断为TIA的97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颈内动脉系统TIA组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治疗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中TIA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的几何均数为3.31d,发作持续时间为12.32min,发作持续时间是否超过1h与能否复发或进展为卒中无显著关系;TIA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CT发现脑梗死灶的阳性率为29.4%~50%,MRI阳性率为100%;随访89例患者3个月发现,脑梗死发生率为4.5%;两组患者在发病到就诊时间、持续时间、危险因素、CT阳性率及脑梗死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存在共同的临床特征,多数TIA患者不能及时就诊,发作持续时间几何均数接近文献报道水平;发作持续时间是否超过1h不影响3个月预后;CT阳性率低于MRI.早期积极治疗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供血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DSA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共49例,观察患者前后循环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分析TIA与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81.63%)存在不同程度的责任血管病变,其中颅内段狭窄28例(57.14%),颅外段狭窄10例(20.4%),动脉瘤1例(0.02%),烟雾病1例(0.02%)。结论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可能是TIA的常见原因,DSA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TIA发作中止,14d内无复发;4例14d内仍有TIA反复发作,但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仅2例出现皮下注射部位紫癜,停用后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不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解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广大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8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其中,男性44例,年龄在44-71岁之间,女性37例,年龄在52-81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2例患者中,治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2%,对照组39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1%。结论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2.9%、护理满意度100%,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71.4%、护理满意度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均未出现跌倒、坠床等事故,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 2016年 4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各 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92.9%、护理满意度 100%,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71.4%、护理满意度 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均未出现跌倒、坠床等事故,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