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复杂性肾结石病史,结石成分等临床特点,为其诊疗及预防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期间118例复杂性肾结石病例,对患者病史、既往史、结石化学成分及尿常规、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7例(5.9%)接受过定期规律体检,97例(82.2%)从未曾接受过健康体检,64例(54.2%)曾有结石病史,86例(72.9%)以疼痛、血尿及发热等不适症状为主诉,92例(78.0%)伴有泌尿系感染,18例(15.3%)伴有肾功能不全,结石成分中含钙结石94例(79.7%),感染石55例(46.6%),含尿酸结石28例(23.7%)。结石以混合成分为主,其中感染石与草酸钙的混合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共51例(43.2%)。结论应通过定期规律体检提高早期诊断比例,控制结石进展,根据不同结石成分,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必须重视抗感染治疗,以减少患者损伤,降低结石复发率。
简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是对一系列疼痛状态的描叙.其特点为似乎与任何已知的创伤或其它损伤过程中时间及程度不相符的局部持续性疼痛(自发/或诱发)。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辅助检查,而治疗则常常需要多学科多技术的联合。现本文就其诊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性肛瘘再手术临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8例复杂性肛瘘再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对其通过对患者手术术式与再手术术式及过程的分析,总结复杂性肛瘘再手术原因。结果68例复杂性肛瘘再手术患者中,内口处理不当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57.3%(39例),主、支管盲腔遗漏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23.5%(16例),创面引流不畅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16.2%(11例),假性愈合造成的再手术患者占2.9%(2例)。结论复杂性肛瘘再手术原因主要为内口处理不当、主、支管盲腔遗漏及创面引流不畅与假性愈合等,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对内口正确处理,将创口敞开引流做好,术后换药应根据规范进行,这些都是治愈复杂性肛瘘避免其再复发的有效路径。
简介: [摘要 ] 目的 比较分析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 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实验组行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结果 实验组手术后、痊愈后及 6个月随访 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 86.7%,对照组为 63.3%,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为( 22.5±4.6) d,对照组为( 31.4±4.7) d ,实验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很好地保留肛门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检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探讨其与健康人的菌群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复杂性肛瘘组),并按1∶1配比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腺源性肛瘘诊断的标准,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2)术前已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炎性反应、炎性肠病等;(3)复杂性肛瘘的定义为符合下面情况之一者:瘘管跨越2/3及以上的肛门括约肌;包含两个以上的外口或瘘管;既往已行肛瘘手术后确认复发者。排除标准:(1)合并有炎性肠病、慢性腹泻或便秘、糖尿病、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等;(2)克罗恩病、外伤、特殊感染(如放线菌病和结核病)等引起的肛瘘;(3)近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益生元、益生菌等可能影响肠道微生态制剂者;(4)认知缺陷不能配合者。提取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V4高变区,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进行Alpha多样性和LEfSE数据分析,其中Chao指数或ACE指数越大,表明微生物区系的预期物种丰度越高,Simpson指数越小或Shannon指数越大,表明微生物区系多样性越高。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饮酒吸烟史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两组的测序和质量控制、Alpha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及其丰度分析以及LEfSE分析。结果复杂性肛瘘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主要优势菌都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分别占93.4%±32.0%和87.4%±41.2%;在属水平上,复杂性肛瘘组的普雷沃菌属(4.9%±7.4%比0.1%±1.1%,P<0.001)、巨细胞菌属(3.9%±8.2%比0.5%±4.2%,P<0.05)和毛螺菌属(2.6%±5.7%比0.1%±3.4%,P<0.05)的丰度明显更高,而变形菌属(0.02%±4.2%比9.3%±14.4%,P<0.01)、肠球菌属(0.02%±2.3%比9.3%±19.6%,P<0.05)、拟杆菌属(24.7%±9.9%比29.8%±9.1%,P<0.05)和克雷伯菌属(0.4%±4.2%比3.9%±7.3%,P<0.05)相对更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杂性肛瘘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更丰富,表现为ACE指数更高[(293.30±44.00)比(218.75±33.83),t=102.069,P<0.001],Chao指数也更高[(318.40±41.99)比(250.00±46.38),t=77.818,P=0.028],Shannon指数更高[(3.36±0.29)比(2.43±0.34),t=9.657,P=0.001];而Simpson指数更低[(0.103±0.013)比(0.131±0.013),t=5.551,P=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韦荣菌科、Selenemondales 及厌氧菌纲(均属于厚壁菌门)的菌株总体上对两组样本肠道菌群差异的影响最大(LDA 值均>4)。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杂性肛瘘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更丰富,提示某些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在肛瘘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