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的带来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污染,这些污染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污染的情况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也相应的有所不同。可以说,在早期工业化学品比较少的时候,污染是比较小的,甚至说没有污染。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增多,人们在使用完之后,就会将这些物品丢弃,经过一段时间没有处理,就会对当地造成污染。虽然说,污染的地方也有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进行着分解工作,使得污染程度慢慢的降低,但是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其能力大大减弱。本次主要研究的是微生物解磷能力,通过不同污染源的情况进行分析。
简介:以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选择远、近潮沟2个不同潮水水淹区域设置样线,对研究区3种建群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短叶茳芏(又称咸草)(Cyperusmalacceusis)和蔗草(Scirpustriqueter)下18个沉积物剖面分层取样,研究闽江河口湿地远、近潮沟区不同植物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芦苇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储量最大,咸草下沉积物次之,蔗草下沉积物最小;芦苇、咸草和蔗草下0~60cm沉积物中有机碳储量平均为10045.7t/km^2、9706.9t/km^2和5303.9t/km^2;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储量与植物种类及生物量密切相关;近潮沟区蔗草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大于远潮沟区,而远、近潮沟区芦苇和咸草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波动变化,且差异不明显,其近潮沟区有机碳储量小于远潮沟区。3种植物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呈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n=36,r=-0.8041,p〈0.001),其与盐度、pH不相关。
简介:2010年我国将要实施中国第四阶段排放要求,围绕我国汽油质量规格的制定石油界以及汽车界正在展开激烈的讨论。我国汽油与国外汽油质量相比,烯烃较高,而芳烃大致相当或略低。汽油中的烯烃、芳烃易在发动机进气阀、燃烧室形成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本文从清净性的角度,用实验室模拟手段以及Ford2.3L标准发动机台架研究了汽油芳烃对进气阀以及燃烧室沉积物的影响。
简介:摘要:老挝热带雨林地区水系发育,该地区在进行地球化学勘查中应首选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本文以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老挝热带雨林地区的应用为例,详细论述了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及异常解译,通过对异常进行解译得出成矿有利地区,指导地质找矿。
简介:Camp等对Milliken(2014)的细粒沉积物和沉积岩成分分类的讨论,是受欢迎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这一重要课题的机会。然而Camp等并没有提到作为这种分类基础的概念模式:原生颗粒组合的成分对于控制着地下岩石总体性质演化的化学和力学变化途径来说,是一种关键的预测因素。如果人们承认颗粒成分与成岩作用之间的这种基本联系,那么Camp@提出的异议虽然有意义和值得讨论,但也不应该用于阻拦对所提出分类的全面试验,因为可选择的其他分类都没有涉及这种基本联系。这一分类对于与页岩(石油、天然气和C02的储层和封盖层)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全岩性质预测具有潜在价值,同时支持更广泛地了解细粒沉积物在地壳沉积部分流体流动和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简介:对南海南部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82。陆架浅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非常低,不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生产力情况,这可能与沉积类型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有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表明,其不仅能反映出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的古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能指示上升流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来追踪上升流发育和变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研究区域中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中放射虫和海绵骨针较硅藻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可能是由于硅藻易被溶解并易被其他生物体摄食的缘故。在有上升流发育的海域,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基本上均表现出较高的丰度,这与高的生物硅含量相一致。
简介:摘要: 围海造地是一个有效制造平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方法,也是沿海地区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一背景下,沿海各地纷纷把发展的空间推向海洋,兴起了围填海造地热潮。频繁的填海活动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生态系统破坏、地质灾害以及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等(。大规模工程建设和围填海活动改变了海岸、海湾和河口的自然形态,从而引发水动力环境、冲淤环境等变化,进而引起重大的生态问题。为了解海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差异,探究其与环境的潜在联系,选择某地区海域,设置海域生态监测站,以期为我国海洋工程建设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简介:依据对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187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的黏土矿物含量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伊利石为优势矿物,平均含量为60.3%;次之为蒙脱石,平均为14.9%;高龄石平均含量13.5%,绿泥石平均含量为12.3%。黏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型次之;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主要为陆源成因,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和长江的供给。Q型聚类分析显示,现代黄河物质及老黄河物质主要沉积于研究区东北部北纬29°30′以北地区,长江物质主要在研究区西部及中部区域沉积。
简介:本研究以杜塘水库大坝断面沉积物为对象,通过对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好氧/厌氧连续培养模拟试验,比较灭菌与非灭菌条件下,上覆水中氨氮和硝酸盐氮的浓度变化以及沉积物中氨氮和总氮质量分数的变化,并分析培养前后沉积物中与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变化,研究微生物对氮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菌组沉积物氨氮和硝酸盐主要通过上覆水-沉积物浓度梯度作用力进行扩散释放,较快达到平衡;而未灭菌组氨氮和硝酸盐的释放受溶解氧浓度影响,缺氧环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促进反硝化作用以及氨氮的释放,沉积物中含有10^4CFU/g的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暗示着沉积物中微生物作用下的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较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