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巨细胞病毒UL144对SD幼鼠肝细胞损害的影响及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取健康SD幼鼠24只,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空载组和UL144组(实验组),空白组不做处理,空载组尾静脉注射空载腺病毒,实验组SD幼鼠尾静脉注射携带有UL144蛋白的慢病毒。RT-PCR法检测各组中UL144 RNA,ELISA法检测caspase-8、caspase-12和Toll样受体(TLR4)表达情况,HE染色检测肝脏细胞的变化,TUNEL法检测SD幼鼠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三组幼鼠肝脏内的UL144 RNA、caspase-8和TLR4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166、97.287和67.624,P均<0.05),其中实验组的UL144 RNA、caspase-8和TLR4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823±0.080、0.305±0.004和0.880±0.068,高于空载组及空白组(P均<0.05)。实验组、空载组和空白组的caspase-1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27±0.005、0.116±0.003和0.104±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6,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7.68±0.37、2.26±0.24和2.3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427,P<0.05),实验组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均<0.05)。结论巨细胞病毒UL144可能通过激活TLR4并介导效应分子caspase-8诱导了幼鼠肝脏细胞的凋亡,内质网应激通路caspase-12没有参与。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HLA型别识别不同巨细胞病毒(CMV)抗原肽亲和力与发生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146例allo-HSCT患儿移植后6个月内发生CMV再激活、CMV感染、CMV组织器官病的数据,分析其与供者HLA型别识别CMV抗原肽差异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的146例移植后患儿中HLA型别与PP65单独高亲和力82例(56.16%),移植后发生CMV感染34例(41.46%);IE-1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0例;无明确亲和力多肽2例,感染0例;PP65+IE-1高亲和力型52例,移植后感染13例(25.00%);与PP65和PP50共同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3例;未遇到仅与PP50高亲和力HLA供者。与仅携带PP65高亲和力等位基因组比较,伴有IE-1高亲和力HLA位点供者移植后表现出更低的CMV感染发生率(22.81%对41.46%,P=0.029)。结论CMV PP65和IE-1高亲和力型别HLA类型覆盖约99.8%的供者,选择CMV抗原肽IE-1高亲和力型别HLA供者或可降低儿童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CMV感染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HLA型别识别不同巨细胞病毒(CMV)抗原肽亲和力与发生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146例allo-HSCT患儿移植后6个月内发生CMV再激活、CMV感染、CMV组织器官病的数据,分析其与供者HLA型别识别CMV抗原肽差异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的146例移植后患儿中HLA型别与PP65单独高亲和力82例(56.16%),移植后发生CMV感染34例(41.46%);IE-1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0例;无明确亲和力多肽2例,感染0例;PP65+IE-1高亲和力型52例,移植后感染13例(25.00%);与PP65和PP50共同高亲和力型5例,移植后感染3例;未遇到仅与PP50高亲和力HLA供者。与仅携带PP65高亲和力等位基因组比较,伴有IE-1高亲和力HLA位点供者移植后表现出更低的CMV感染发生率(22.81%对41.46%,P=0.029)。结论CMV PP65和IE-1高亲和力型别HLA类型覆盖约99.8%的供者,选择CMV抗原肽IE-1高亲和力型别HLA供者或可降低儿童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CMV感染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等,探讨婴儿CMV肺炎的临床与诊治特点、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本院南沙分院儿科及新生儿科收治的40例婴儿CMV肺炎。并分别对其治疗前后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等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汇总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CMV-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血CMV-DNA;影像学资料包括胸部平片、肺部CT和头颅核磁共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病变筛查等;并在肺炎的基础治疗下均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40例患儿中,男性20例(50.0%),女性20例(50.0%);年龄1~6个月有37例(92.5%);春季发病5例(12.5%)、夏季12例(30.0%)、秋季13例(32.5%)、冬季10例(25.0%)。临床表现为咳嗽38例(95.0%)、发热6例(15.0%)、喘息10例(25.0%)、呼吸困难5例(12.5%),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有17例(42.5%)。所有患儿均接受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血CMV-DNA定量治疗后显著降低[(0.058±0.021)×103拷贝/ml比(12.400±7.030)×103拷贝/ml](P<0.05),血CMV-IgM抗体转阴率为95.0%(38/40),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发现婴儿CMV肺炎主要发病年龄为6个月以内,主要发病季节为夏秋冬季;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和发热;合并肺外器官损害最常见的有肝脏和血液系统,少数有听力、视力和脑发育的损害;CMV感染的治疗首选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效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近年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而获得性CMV感染大多数无症状或一般症状轻,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CMV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CMV感染,有导致患儿死亡或致残的危险性。人是HCMN(hurrmancytomegalovirus,HCMV)的唯一宿主,儿童是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近几年来,关于CMV感染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关系已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CMV的检测,探讨CMV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简介:目的: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及其母亲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CMV-IgM、CMV-IgG;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尿及其配对母乳中CMV-DNA。结果:58份患儿母亲的乳汁中,有46例阳性(占79.31%),46例阳性母乳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39例(占84.78%),12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5例(占4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血清IgG阳性及通过吸食感染的乳汁是婴儿获得CMV感染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中心送检死胎,尸体解剖发现左、右侧脑室明显扩张,多个脏器组织切片内见巨细胞包涵体,脑实质呈明显病毒性脑炎改变,病理解剖诊断:播散性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脑室扩张畸形。尸检提示:(1)临床上对于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孕母,应更积极地进行产前辅助检查,明显发育异常胎儿可选择终止妊娠。(2)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巨细胞病毒晚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手段。
简介: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计54例。将上述5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维生素C保肝,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熊去氧胆酸10mg/kg.d,分3次服用。连续应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儿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丙转氨酶几项指标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能保护肝细胞,刺激肝胆分泌,促进黄疸消退,明显改善患儿受损的肝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尿液标本保存时间给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带来的影响。方法:采集本院自 2015年 8月至 2016年 8月期间纳入的 32份不同水平含量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阳性标本 ,包括高载量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阳性标本、中载量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阳性标本、低载量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阳性标本,保存于 4℃环境下 3天、 7天、 14天,均予以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结果:在此次纳入分析 32份尿液标本检测中均可成功检测,显示检测中不发生假阳性与抑制的现象,在第 0、 3、 7、 14天所有样本的总体检测情况均不发生明显下降或者上升的趋势,存在可靠的稳定结果,但在不同尿液标本保存时间下采取 t检验方式处理所有样本 ,巨细胞病毒 DNA载量之间, P> 0.05,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结论:保存于 4℃环境下 3天、 7天、 14天尿液标本的巨细胞病毒 DNA检测载量不发生显著降低与上升的现象,具有稳定可靠的结果。
简介: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眼前节感染常表现为角膜内皮炎和前葡萄膜炎。hCMV角膜内皮炎可能与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um cell,CEC)中hCMV的复制或前房相关免疫偏离有关。治疗需针对炎性成分和病毒本身,可全身或局部使用更昔洛韦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hCMV前葡萄膜炎常表现为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和Fuchs综合征。hCMV对CEC和小梁网细胞较高的亲和力常引起CEC密度降低和难以控制的高眼压,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继发性青光眼。当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和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及时行抗青光眼手术等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02-206)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风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孕早期及优生咨询门诊指导优生,为减少先天畸形婴儿出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00例育龄期女性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和IgM抗体,巨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的感染状况。结果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在各种年龄段的易感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风疹病毒易感率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在35~39岁间人群易感率最高,为13.66%。结论应提高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产前筛查。对IgM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孕妇可采用羊水或脐血等方法对胎儿早期宫内感染的分析诊断。
简介:目的总结婴幼儿感染巨细胞病毒(CMV)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7例CMV感染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以“发热、咳嗽、鼻塞”就诊者5例,占29.4%;以“听力障碍”就诊者2例,占11.8%;以“全身皮肤黄染”就诊者6例,占35.3%;以“早产”就诊者2例,占11.8%;以“纳差”就诊者1例,占5.9%;以“肌张力增高”就诊者1例,占5.9%。结论CMV感染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故对原因不明的黄疸、视听力障碍、血小板减少、运动系统发育迟缓等情况,应警惕CMV感染。
简介:患者男,37岁。1997年2月始左环指掌侧近侧指间关节处长一肿物,渐大,后有约花生米大小。1998年2月在当地医院做手术切除。术后月余原刀口处又长出一不规则肿物,又去当地医院给予切除。术后20天再次复发,再次手术给予肿瘤切除。瘤体送病理报告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1998年4月来我院就诊,查体见: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及,无压痛。左环指近节掌侧可见一纵行刀口,长约1.5cm,已愈合,局部无红肿。胸部摄片正常。左手摄片正常。B超肝脾肾无异常。随即在臂丛麻醉下行右环指切除术,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