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在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微血管患者中抽取出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无微血管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餐前及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及时掌握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微血管,为临床疾病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 标签: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做好水平比较。方法:通过选取本次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依据WHO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和分型,其中2型DM无微血管(常规组)、2型有微血管患者(研究组)人数分别为50例,做好HCY水平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浆HCY水平分析,其中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中HCY水平分别为24.90±2.30、28.40±2.10,经比较,t=6.590,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能够更好地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研究
  • 简介:随着对脑血管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核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测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脑小血管(SVD)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SVD是隐匿性渐进发展的,所以以往人们对它往往认识不足。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与SVD有着密切的关系,SVD的后期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文就SVD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变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心脑血管疾病有许多早期表现,值得老年人注意:①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活动时加重。②心前区疼痛或左肩部放射性发木发痛。③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④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⑤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病变 心脑血管疾病 胸闷气喘 心前区疼痛 早期症状
  • 简介:糖尿病血管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氧化应激增强、多元醇通路活跃、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

  • 标签: 氧化应激 多元醇通路 非酶糖基化PKC 内皮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患者与无脑血管患者之间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探讨糖尿病外周血管与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患者133例为观察组,无脑血管患者6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是否存在脑血管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存在颈动脉斑块者为66.17%(88/133),多于对照组的42.42%(28/66),且观察组中颈部血管严重程度更重,观察组颈动脉内膜毛糙者为24.81%(33/133),无病变者为9.02%(12/133),对照组颈动脉内膜毛糙者为33.33%(22/66),无病变者24.24%(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0,P=0.030)。观察组中存在下肢动脉斑块者为72.93%(97/133),多于对照组的42.42%(28/66),且观察组中下肢血管严重程度更重,观察组下肢动脉内膜毛糙者为22.56%(30/133),无病变者为4.51%(6/133),对照组下肢动脉内膜毛糙者为33.33%(22/66),无病变者24.24%(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3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及下肢血管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1.098(1.051~1.146)、1.240(1.015~1.515)、3.802(1.094~13.212)。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患者,其外周血管更严重;高龄、血糖控制欠佳及下肢血管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且下肢血管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脑梗死 外周血管疾病 颈动脉疾病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状动脉微血管(CMVD)动物模型中比较SPECT与PET心肌血流定量指标,以明确SPEC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雌雄不拘、体质量(20±5) kg的萨能奶山羊7只,通过微球栓塞建立CMVD动物模型。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天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动态心肌血流灌注显像(DMPI),并于造模后第2天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13N-氨水PET DMPI。对比造模后SPECT与PET显像的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心肌血流储备(MFR);并将造模后与造模前SPECT定量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7只实验羊中4只显像完全。造模后SPECT和PET测得的实验羊左心室(整体)的RMBF (ml·g-1·min-1)、SMBF(ml·g-1·min-1)与M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2±0.27和1.29±0.20;0.74±0.19和0.99±0.26;0.53±0.16和0.76±0.10;t值:3.121、1.195、1.930,均P>0.05);在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SPECT和PET测定的RMBF、SMBF和MFR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182~2.734,均P>0.05)。Bland-Altman分析示SPECT与PET检测上述定量指标的一致性较好,2种方法测定RMBF最多相差0.63 ml·g-1·min-1,SMBF最多相差0.66 ml·g-1·min-1,所有点均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MFR最多相差0.56,有14/16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造模后与造模前SPECT所测左心室RM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0.27和1.57±0.36;t=0.166,P>0.05),而造模后左心室SMBF和MFR较造模前减低(0.74±0.19和2.34±0.89,0.53±0.16和1.39±0.31;t值:3.836、6.309,均P<0.05);SPECT测定的LAD、LCX及RCA造模前后相关指标比较结果也与上述类似(RMBF t值:0.191、0.235和0.195,均P>0.05;SMBF和MFR t值:0.411~19.911,均P<0.05)。结论SPECT DMPI与PET DMPI测定的CMVD动物模型RMBF、SMBF、MFR一致性好;SPECT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可以评估CMVD的血流灌注情况。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山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细分为微血管组和无微血管组,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等数量的体检健康的儿童为对比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通过数据的计算和对比,观察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对糖尿病患儿微血管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比组,微血管的糖尿病患儿明显高于无微血管患儿。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有利于预防和监控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变化,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评估中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无微血管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检测,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临床可以将其作为糖尿病微血管检测的重要指标,及时对其进行监测,加强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引发急腹症的CT诊断,提高血管原发病灶的诊断,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0例,将100例确诊为急腹症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急腹症患者进行CT检查,在检查后观察引起急腹症的原因,总结分析CT检查结果。结果表1结果显示,在经临床初步诊断中,其中40例急性炎症;9例消化道穿孔;肠梗阻12例;肠套叠6例;胆管结石7例;泌尿系结石12例;外伤10例;血管4例;随后经多排螺旋CT检查后,40例急性炎症;9例消化道穿孔;肠梗阻10例;肠套叠5例;胆管结石7例;泌尿系结石11例;外伤10例;血管8例,尤其是血管的患者中,4例(4.00%)增加到8例(8.0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各种急腹症CT检查后,清晰显露患者全身情况,对血管导致急腹症提供有力证据,并在经CT检查后可给予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进行治疗,增加治疗疗效。

  • 标签: 急腹症 血管病变 多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息肉状脉络膜血管(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一种常见于亚洲人群的视网膜疾病,眼底镜下表现为橘红色结节性病变,可合并有浆液性或血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及视网膜下出血。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是其临床诊断金标准,OCT及OCTA等技术的兴起提供了PCV诊断的新思路,OCT能清晰地分层显示异常分支血管网(branching vascular network,BVN)所在层面,且因其无创性及便捷性为随访带来极大便利,临床也针对PCV的OCT特征制定了诊断标准。PCV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抗VEGF、玻璃体切除术及联合治疗方案,其中以抗VEGF或联合PDT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为规范PCV诊疗,本文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03-110)

  • 标签: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微血管患者,50例为无微血管患者,随机选择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展开研究。分析并检测所有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等。同时,分析并研究所有患者糖化学红蛋白检测对其糖尿病微血管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等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患者是否出现微血管,将研究组患者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微血管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中,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可及早的判断患者微血管的情况,指导临床中糖尿病患者的后期治疗,糖尿病微血管评估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评估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作者: 李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讨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及饮食控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6月份到2021年6月份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及饮食控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患者来说,这样的治疗方式是有积极影响的,可以控制患者饮食,调节心态,防止抑郁,从而使得治疗更加高效,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化护理;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血糖及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防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血尿酸(UA)等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PV、PDW、FPG、TC以及TG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LDL-C、HDL-C以及UA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PV、PDW、FPG、TC以及TG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患者血小板及血脂参数存在异常,需要密切进行监测。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小板参数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Lp(a)水平,并与5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5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合并症组血清Lp(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合并症组血清Lp(a)则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即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合并症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增高可能与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清脂蛋白(a)
  • 简介:摘要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病程终末阶段有截肢和死亡的高风险。严重肢体缺血是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最晚期阶段,骨骼肌肉的新生微血管的形成和血流恢复能力降低,外周肢体缺血肌肉的情况更为恶化。影像学技术已经成为临床评估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骨骼肌微血管的新型诊断手段。作者就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骨骼肌微血管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糖尿病 骨骼肌 微血管 诊断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