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病史摘要:患儿,男,8月,因“咳嗽10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不剧烈,4-5声/次,干咳为主,无明显昼夜差异,伴气促,R50次/分,偶有吃奶中断、大汗,无吐奶、奶量下降,无发热、口唇发绀,无腹胀、腹泻等,于门诊治疗,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止咳等药物口服5天,咳嗽有所缓解。入院前1天出现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咳嗽,夜间咳嗽为主,气促加重,渐出现奶量下降(较前下降约1/3),有呻吟、吭声呼吸,伴剧烈哭闹或咳嗽后口唇发绀,病呈中精神反应渐差,大小便外观未见异常,为进一步就诊收治入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随机方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性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好转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蒙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患者DCM,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螺内酯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美托洛尔片治疗8周;治疗组:对照组的治疗上加蒙药新-II 、阿拉坦额勒斯-8散、依曼章古-3汤、绍沙-7味丸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蒙医证候改善情况、LVEF(射血分数)值、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NT-proBNP(N端B型利钠肽)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0%、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蒙医症候积分都有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值都有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值均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可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蒙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确切且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两组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给氧、静卧)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5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与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远期效果相当明显,对需要长期依耐洋地黄、利尿剂、尤其是体制差、年龄偏大,同时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病人更为适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35例)和对照组(n= 35例),两组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给氧、静卧)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6%,对照组为 5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2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与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远期效果相当明显,对需要长期依耐洋地黄、利尿剂、尤其是体制差、年龄偏大,同时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病人更为适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及对心律失常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行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治疗的9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常规西药治疗,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给予阿替洛尔等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一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阿替洛尔等常规药物治疗,并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等分析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天。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具备临床实用性。
简介:摘要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猝死。DCM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后5年、10年内无移植生存率分别为54%~72%、46%~62%。诊断时左室射血分数较高、病因为心肌炎提示预后较好,诊断时年龄偏大、有心肌病家族史、心律失常、严重二尖瓣反流、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越大、心胸比例>0.65提示预后可能较差。儿童DCM治疗以药物为主,以心室逆重构及改善长期预后为目标,主要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部分患者药物治疗后心脏功能和大小可以恢复正常;而伊伐布雷定、心肌代谢药物、丙种球蛋白也被报道可改善心功能。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比卡鲁胺(50 mg口服、1次/d)联合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10.8 mg皮下注射、1次/3个月)治疗,27个月后将戈舍瑞林改为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75 mg皮下注射、1次/月)。治疗第3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体力下降;第36个月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右心房直径分别为48和45 mm,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直径及右心室直径分别为49、57和2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28%,实验室检查示B型脑钠肽前体4 533 ng/L。考虑为比卡鲁胺所致扩张型心肌病。停用比卡鲁胺,继续按原剂量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并予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螺内酯。1个月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示左、右心房直径分别为40和44 mm;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直径及右心室直径分别为44、53和29 mm,左心室射血分数36%,B型脑钠肽前体1 539 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