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腕关节镜诊治腕背侧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腕背侧囊肿病人行腕关节镜的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为关节镜下完成,随访6-13个月,平均7.8月,腕关节无明显瘢痕,无感染,无功能影响,有2例复发,其中1例较细小,未做特殊处理,1例行开放手术切除。结论随着腕关节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腕背侧囊肿的微创治疗得到广泛开展,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结节囊肿行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结节囊肿行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氦氖激光照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愈25例(62.5%),显效9例(22.5%),有效率为85%;对照组治愈11例(27.5%),显效15例(37.5%),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单纯药物治疗,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结节囊肿痤疮效果更佳,既安全又有效,值得深入探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0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年龄19~6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予以囊肿完整切除及韧带关节囊修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以支具外固定于腕背伸20°~30°的腕关节功能位,支具远端固定至2~5掌骨远端、近端固定至前臂中段,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需每日主动屈伸活动。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及术后3年腱鞘囊肿的复发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估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中发现,本组40例患者中,14例腱鞘囊肿的蒂部起源于伸指肌腱腱膜下方的破损处,26例蒂部起源于腕关节韧带或者关节囊的破损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囊肿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3.755、Z对照组=-2.449, P值均<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678, P<0.01)。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有6例腱鞘囊肿复发。结论腕部腱鞘囊肿患者在完整切除囊肿和腕部韧带修复的基础上,采用支具外固定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腱鞘囊肿的复发,短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双线十字缝合错位打结加压法在腱鞘囊肿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和分析了57例双线十字缝合错位打结加压法治疗腱鞘囊肿病人的方法、机理及疗效。结果57例病人拆线后,56例囊肿消失,一例囊肿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大小,继续加压包扎一周,囊肿消失,随访一到两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双线十字缝合错位打结加压法治疗腱鞘囊肿具有治疗简单、损伤小、费用低廉、疗效好等特点,病人容易接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治疗期间,联合应用支具外固定、开放手术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择分组对照思路进行研究设计,项目立项、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5月、2022年1月,研究资料选择院内确诊登记的40例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患者,设置组别为研究组(n=21)和常规组(n=19),比对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腕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组内患者复发时间相对更长;比较两组腕关节恢复情况,研究组各项参数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治疗期间,将支具外固定、开放手术方案联合应用,更利于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减轻不适症状。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3岁,汉族,因右上腹疼痛2周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功能指标轻度升高,肿瘤标志物正常,腹部CT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胆总管囊肿。患者拟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胆囊管中段呈孤立性囊性扩张,近端胆囊管走行于胰头后方并以锐角汇入胆总管,遂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鉴于分离易损伤胆总管,决定中转开腹行胆囊管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管囊肿。术后1周,肝脏转氨酶恢复正常,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