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据文身史书记载,刺青这东西起源于尼罗河畔,进而流传至全世界。这个观点有些令人不服.谁不知道我国古代越国人酷爱文身,不过屈指算来,两河流域似乎比古越还要早上那么几年,也就只好作罢,暂且将这东西算作舶来品。书中还有一个观点却是不得不令人信服——文身的起源。与原始宗教有关。本来么,宗教讲究的就是一个“信”字,除了宰杀些牲口、活人祭祀外,在自己身上留下些标志似乎更能显示虔诚,以致现如今还有些人动不动就拿些家伙向自己身上招呼。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身以其伤害小、标识清晰、持久逐渐取代了自残,但归根结底,它们无外乎表现的都是自己内心对宗教的忠诚与痴迷。
简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网络宗教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发展迅速,高校大学生因其自身特点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宗教的冲击。新时期网络宗教呈现“一化两度三性”的特点:虚拟化;参与度、开放度;互动性、随意性、跨界性。网络宗教存在的影响: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增强对大学生的宗教渗透;网络宗教中的“垃圾”难除,负面舆情愈演愈烈,极端思想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非法宗教活动“线上、线下”双联动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策略:把控主流意识形态,抢占网络宗教舆论主导权,推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加强网络宗教监管,建立高校网络监督和防范体系;整合高校网络宗教教育资源,构建“六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模式。
简介:[摘 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历史规律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加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地方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和贯彻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主要手段。在前期详细的调研基础上,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思政理论课内容教学,全面拓展素质教育渠道和开展咨询答疑活动等方面加大力度,为有效提高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践进行探索并进行反思。
简介: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殷切期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担当”正是关涉信仰价值观,对青年而言,长本领长本事还远远不够,唯有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前进同向同行,才能使奋斗获得时代助推力,才能将个人获得转化为家国前进动能。为了应对这种新变化,研究者和教育者们审时度势、深入研究、积极应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把信仰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鉴于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指导,探索引导大学生信教问题的途径与对策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简介:全球化,从最基本的含义来讲,是指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地区超越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地理的分割,形成相互制约、联系紧密的国际社会或世界共同体的一种全球整合现象。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由彼此孤立、分散走向彼此联系、相互制约是一种必然的进步的趋势。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十分漫长曲折的历程,它是在一体与多元之间的矛盾冲突中逐渐展开的。当今举世瞩目的全球化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他们将会进一步谋求控制世界政治格局,在全世界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