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地面和高空、卫星TBB、多普勒雷达和GFS(0.5°×0.5°)逐6h再分析等资料,对2011年6月10日江西省西北部一次短历时暖区暴雨中尺度结构及发生维持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下发生在梅雨锋南侧的暖区暴雨,边界层急流和低空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增强低层热力不稳定;高空分流区使大气动力不稳定发展,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为MCS维持提供了必备的不稳定机制;中低层热力不稳定,中高层对称不稳定,形成此次对流性强降水。2)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非锋性斜压带、能量锋的抬升作用为MCS生成和发展提够了启动机制。3)低层强盛的水汽输送、层结不稳定和地面持续而强的中尺度抬升使得多个雷暴单体在江西省西北部连续传播,形成"列车效应",降水强而集中。4)在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暖区对流性强降水发生在强低层辐合与强高层辐散相重迭的区域。

  • 标签: 暴雨 暖区 MCS 中尺度锋区 维持机制
  • 简介:利用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CLOUDSAT和CALIPSO卫星主动遥感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3个典型区域不同云类型的宏观及微观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祁连山和天山地区的年均总云分数分别为62.8%,65.2%和73.4%;3个区域的积状云在夏秋季节发展旺盛,而层状云在冬春季节占主导地位。云层垂直方向的概率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和季节变化特征,其峰值位于2~6km之间。各个区域云液态水含量自云底向上有明显的递减趋势,夏季天山和祁连山地区低层具有丰富的云水资源,峰值分别达0.47mg/m3、0.38mg/m3。各个区域的云液态水含量峰值以冬季最小,夏季最大。对应的液态云有效粒子半径平均值位于8~16μm之间。降水云的有效粒子半径随高度上升具有明显的递减趋势,而非降水云则存在较弱的增加趋势。这种云层垂直方向上的结构变化对降水有直接影响,是评估人工增雨潜力的重要依据。

  • 标签: 人工增雨 主动卫星遥感 云分数 云水含量 有效粒子半径 垂直分布
  • 简介:建筑与气象关系十分密切,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无不受到气候的巨大影响。搞建筑施工,就要研究应用建筑上的气候条件,为建筑设计提供可靠的气象依据,使建筑物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趋利避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1露天施工极易受天气影响修建水渠、水库、堤...

  • 标签: 气象关系 建筑施工 混凝土养护 冬季施工 水化作用 相对湿度
  • 简介:系统在Windows98/2000环境下使用VB6.0开发.程序力求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注重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防雷工程设计中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使用该平台,不仅节省了防雷工程设计人员大量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是推动防雷设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重要条件.

  • 标签: 建筑物防雷 防雷工程 防雷设计 工程设计 平台 设计人员
  • 简介: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文章从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要点、评价报告制作的文本格式、评价的结论及技术要点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全过程,明确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项目,总结和归纳了各项目在GB50057-2010中的依据和规定.

  • 标签: 建筑物 防雷 设计评价
  • 简介:结合防雷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金属屋面做接闪器的具体要求,提出雷电防护中应该注意的引下线和接地问题。

  • 标签: 金属屋面 雷电防护
  • 简介: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的要求,通过分析防雷设计图纸审核要点,进一步提高审核质量,从源头把好防雷工程质量关。

  • 标签: 防雷类别 防雷区 等电位 接地
  • 简介: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击风险评估是既有难度又有意义的研究和业务工作。作者通过对某兵器工业医院的雷击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工作,阐述了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方法、数据收集过程、计算公式和应该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了思考。

  • 标签: 雷击风险评估 建筑物 自然灾害 国际减灾 雷电灾害 业务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贵德县34所中小学校舍校址的鉴定案例,提出如何做好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措施。

  • 标签: 学校 防雷 安全
  • 简介:高土壤电阻率建筑小区,一般都由若干单体建筑组成。涉及每一建筑所在土壤电阻率可能存在差异,区域越大也许土壤电阻率差异越明显。如果某一幢建筑遭受强雷击,可能雷击高电位反击效应殃及相邻建筑的家用电气与电子设备。舟山某商住小区的土壤电阻率实测值300~1000Ω·m、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5.6~36.0Ω之间不等。就舟山某商住小区采用了换土、外引接地布置、使用降阻剂和等电位连接技术的降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整个建筑小区建筑接地装置形成联合共地,阻值降低到0.39Ω,说明高土壤电阻率建筑小区上述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高土壤电阻率 建筑小区 雷击 反击 联合接地 降阻
  • 简介:结合江西省南昌市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案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物对周边建筑物雷电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高层建筑物的存在将减小周边较低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危害的概率,具体减少的程度与建筑物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高度有关;由于新建高层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远远大于周边较低建筑物,雷击时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周边建筑物电器设备损害的概率要大大增加;新建高层建筑物的管线与原较低建筑物的管线不可能完全分开,原建筑物管线可能流入的雷电流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新建高层建筑物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原周边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加强屏蔽与综合布线、等电位连接。

  • 标签: 雷电防护 高层建筑物 雷电环境 影响
  • 简介:水工混凝土在干旱环境下的干缩变形、抗裂性能对水利工程的影响较大,本文采用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交互作用来模拟高温干旱环境,采用典型工程渡槽和面板混凝土配合比配制试验用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了渡槽混凝土、面板混凝土的干缩、力学强度、抗裂特性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对已建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在长历时干旱环境下的干缩变形性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长历时高温干旱 水工混凝土 水工建筑物 干缩变形 开裂
  • 简介:根据近两年来对新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工程的检审实践,分析了目前绍兴市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工程在设计、监理、施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国标GB50057~94(2000年版),通过对建筑物防雷区(LPZ)的划分及对等电位的连接导体和SPD的估选,介绍了建筑物在LPZ交界面处、LPZ空间内及接地系统中等电位连接的正确方法。

  • 标签: 建筑物防雷装置 等电位连接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体
  • 简介:利用2012年吉林省气象局两栋办公楼之间的风场观测资料,与2012年长春气象站风场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两栋楼办公楼之间通道处存在狭管效应,对风具有汇集作用。利用CFD技术(Fluent软件)对两栋办公楼周围风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Fluent模拟的风场与实测风场基本吻合。由模拟风场计算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知,办公楼中间风口顶部40m高度为建筑物周围风速最大的区域,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39.0W·m-2,具备一定风能资源的可开发性,同时证明了利用实测风场结合CFD模拟风场计算已建成建筑物周围的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建筑一体化 CFD 风能资源 开发
  • 简介:建筑施工和砖瓦生产主要在露天状况下进行,直接受气象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风、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尤为明显.笔者在长达十年的气象服务实践中,着意收集这些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近年来,吉安地区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和砖瓦生产企业采纳本文观点并结

  • 标签: 砖瓦生产 建筑施工 气象服务 气温变化 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
  • 简介:本文通过西宁市高层建筑物雷击事故的调查分析,并结合规范规定、西宁的地理环境和雷击发生实际,提出了西宁地区高层建筑物最上部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和保护高度的计算方法。

  • 标签: 直击雷 防护 高层建筑 西宁地区
  • 简介: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分别耦合传统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模拟了2001年冬季北京冠层大气的动力、热力特征,并和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更能细致描述建筑群对城市冠层大气的动力、热力作用.由于建筑群的动力、热力作用,使北京城区的温度升高,风速减小,湍流动能增强,形成了明显的增温区、阻风区和湍能增强区,中心均位于城区高大建筑群附近,并向郊区递减.

  • 标签: 城市冠层 动力效应 热力效应 建筑群
  • 简介:文章对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间隔距离、过渡电阻及跨接、电缆埋地敷设时装设SPD及SPD冲击电流值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规范》的规定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间隔距离公式中所引用的击穿电压值并非定值,而是与其它参数有关的变量,按实际情况考虑计算出的间隔距离与利用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规范》关于跨接的规定没有考虑到螺栓大小对过渡电阻的影响;在审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时,以单体为考虑对象,容易忽略审查全线埋地电缆的另一端配电箱内是否安装SPD;安装有独立接闪器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接闪器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两种情况下,《规范》中SPD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因引用了不同规范的规定而略有差异,且采用公式计算得出的Iimp会因不同防雷分类所致雷电流取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当无法计算时均规定Iimp取12.5kA,这不符合《规范》的分类原则及相关规定。

  • 标签: 规范 间隔距离 击穿场强 过渡电阻 冲击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