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反杜林论》第一九、十、十一章,是恩格斯针对杜林提出的永恒真理观、永恒道德观和超阶级、超历史的平等观作出的科学批判,通过分析批判,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道德观和平等观,论述了道德和法的社会历史性。是恩格斯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文献,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具有重要地位。《反杜林论》第一九、十、十一章在论述道德和法的历史性部分,论述了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独断论,阐明人类思维的本质性矛盾和发展动力;阐述了道德和法的观念'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阐明了平等观念是历史的产物。恩格斯对杜林主义的批判和关于道德和法的社会历史性的论述,对我们今天有重要启迪和指导意义。

  • 标签: 恩格斯 道德 历史性 启示
  • 简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在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坚持制度自信,主要源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以人为本”原则,制度运行的“和合”智慧以及制度评估的“绩效”标准三维度。从本质上看,“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价值理性”、“和合”智慧体现了制度运行的“情景理性”,“绩效”标准则对应了制度评价的“工具理性”。这三理性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三重维度 自信 “以人为本”原则 价值理性
  • 简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党的十九大在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党情、国情和世情变化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方位 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 新时期 党情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和政治勇气打破既有格局,继往开来,锐意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的治国理政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此,本刊特推出2016年点选题之二,供广大作者参考。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研究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3.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 标签: 重点选题 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 政治勇气 战略布局 发展总体战略
  • 简介:人民主体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建构者,他在领导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从力量主体、权利主体、评价主体、价值主体四维度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扩大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理论空间和理论深度,提升了党坚持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撑。深刻分析和把握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内涵的四意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人民主体 价值观 内涵
  • 简介:值此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之期,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宣传邓小平思想、理论与生平,以更加成熟、更富创新的学术成果助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本刊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本刊特推出2016年点选题之一,供广大作者参考。1.邓小平方法论研究2.邓小平历史观研究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4.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5.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6.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研究7.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 标签: 重点选题 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建设 改革发展任务 两个飞跃 方法论研究
  • 简介:科学、哲学、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内部三性质的关系:科学是力求价值中立的对客观存在的研究,哲学是对人存在意义的探求,意识形态是具有特定价值倾向性、并维护自我肯定性立场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为哲学和意识形态提供知识基础,意识形态为科学和哲学确定价值前提和价值规范,哲学则不满足于上述两种确定的理论话语,而要在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和张力中对理论加以反思和批判.开显人类自我创造的新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这三性质是辩证统一的,但如今它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受到充分重视,而其哲学性相对受重视不足,哲学的反思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故而应当成为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科学 哲学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内在一致的三逻辑:新时代与新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实践逻辑。把握以上三逻辑,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发展的根据,也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地位的基础。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逻辑
  • 简介:《如何读诗》是伊格尔顿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诗论作品,也是继《文学理论导论》之后的第二本教材类著作。围绕"何为诗歌"和"如何读诗"这两个重要问题,他从诗歌本身的"物质性"和"话语性"视角,揭示当代诗歌批评在话语和语言、内容和形式、意义和符号、语境与文本、经验与体验之间的范式危机,探讨诗歌本身的修辞传统、语言形式、物质内涵和阅读方法。该书呈现出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审美意识教育的理论转向。

  • 标签: 伊格尔顿 《如何读诗》 诗歌批评 物质视角 形式政治
  • 简介:如何撰写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一部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材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呈现,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解读史。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历史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历史形成,比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叙述的原则。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 哲学传统
  • 简介:马克思宣告宗教批判已经终结,继而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转向对现实的批判。本文旨在探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如何一以贯之地推进其宗教批判思路,分别从三个层面考察宗教批判“道成肉身”转化成了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由此揭开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实质的神秘面纱。以宗教批判为线索来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在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和其与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之关系所作出的批判性反驳,此外,对于研究改革开放视域下中国社会意识变迁之哲学基础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宗教批判 拜物教 资本主义
  • 简介:自从1998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改新方案出台以来,加快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三进”(即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步伐。为适应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各省(区)教育厅(委)纷纷组织编写“两课”统编教材,在众多版本的同类教材中,陕西省教委组织13所高校编写的由陕西师范大学郭欣根教授任主编,由卢烈英、宋忠泰教授审定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以表述准确、体系严密、敢于创新等特点使其成为同类教材中较好的一种。

  • 标签: 精心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中共中央 毛泽东思想 创新
  • 简介:《社会学大纲》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可以从"文本之外"与"文本之内"两个向度来加以评估和总结。从"文本之外"来看,李达在中国率先确立了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他撰写的《社会学大纲》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行世后在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从"文本之内"来看,《社会学大纲》不仅精心构筑了一个严整而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自觉地运用了史论结合的论述方式和批判的历史主义方法,而且在中国开创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为"实践的唯物论",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综合这两个向度,完全可以判定,《社会学大纲》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早期标志性成果之一。

  • 标签: 《社会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贡献
  • 简介:延安民主之花为何没能结出"中国民主化"之果?这是赛尔登与纪保宁等西方学者颇感困惑并试图解开的难题。本文通过考察他们对这一难题的解答,认为他们对于延安民主的理解并没有超出自由主义民主的视阈。只有超越自由主义民主之视阈,才能认识到延安民主之实质并非单纯的民主,而是通过对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运用向人民主权理想逼近。从这一视角去理解延安的民主新路,可以彰显出延安民主对于当前中国民主实践之独特价值。

  • 标签: 延安 民主 自由主义民主 群众路线
  • 简介:只有以"异化劳动"而不是"异化"为核心范畴,从方法论、本体论、认识论三维度重新阐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历史哲学,才能科学揭示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进程中的"积极过渡"作用。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出发,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问题进行批判,以"劳动"取代"绝对精神"而赋予了历史辩证法以物质性的内蕴。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的思想与西方哲学史上的本体论理论混为一谈,但对于"真正的历史"而言,劳动之于自然界、人自身和社会的生成价值,使得这一关系性范畴在本体论意义上得到了确证。为论证共产主义生成这一历史之谜的答案,马克思提出了许多较为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到经济运动和其他因素的矛盾作用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

  • 标签: 异化劳动 历史辩证法 劳动本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维度的视域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双重意蕴:它不仅变革政治经济学的术语,使之'正立过来',而且探寻'解放何以可能'的现实道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所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纯粹的科学认识',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行动','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标签: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